Friday 6 June 2008

戏剧盒《漂移》

新加坡的华人也许已经很久没有需要想到自己是不是华人这个问题,这些年来,“华人”的概念与“种族”、“语文”、“政治倾向”等等有着牵扯不清的关系,而人们的应对,也许就是完全不去思考。反正,“身份/认同”不是什么有实际意义的问题。一直到有一天,人们在每一个角落都遇到刚从中国来的中国人,餐馆、商店、学校、购物中心、地铁里、街道上,甚至组屋的走廊上。

这也许是当下最直接的经验,但一个人遇到另一个好像和他一样,可是又好像和他不一样的人的时候,他就开始需要思考自己到底是谁。戏剧盒的《漂移》就是从这个点开始,接下来,戏剧的发展,让观众发现慢慢的这个点往外延伸,形成一个网络,不仅是空间的网络,还是时间的网络。换句话说,不仅是地理的网络,也是历史的网络。编导最聪明也最有深度的地方,就是在于这个错综复杂的网络的创造和编织,让观众看完了整个戏,看到这个网络的形成,可是,却又没有为观众可能心中最焦急想知道答案的那个问题,提供一个解决之道。

地理的这个部分比较直接,当下的经验之中,也很明显可以看到感受到。当剧中提到素芬在60年代因为在此地参加左翼运动而逃回中国时,整个剧开始把历史视角带进来,后来还有更多的历史脉络,让我们看到新加坡华人的遭遇和认同,是怎样一个“漂移”的概念。很有意思的,是由土生华人 Victor 叙述山尼拉乌他马的故事,又为华人身份的意义,带来一个在地的视角。不过,有意思的是,剧中的故事主要不是讲述苏门达腊王子发现淡马锡,而是讲他杀鹿的故事。这个视角,因此不会变成华人和原住民二元化的对峙。编导将重心转移到人与自己内心的挣扎,避开了本质化的危险。

导演处理富有诗意,叙事方式多变但又保持流畅。看到一半,以为将会是一直平平淡淡地叙述下去直到结束,却又在没有注意的时候,节奏开始改变,一个接一个的情绪推高出现。也就是说,我已经没有在理性地分析,而是感性地被戏剧带着走。但是又不一直都是这样。整个过程,我一直在理性和感性之间,投入和抽离之间,感受和思考之间,漂移。

4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确实是值得一看的一部戏。我同意这部戏具有网络化的特征。很欣赏那个布景一直将漂移和半空的意向强调着。那半空中的演员恍如一个在观察挣扎在现实中的我的自我,这样戏中的反省具有了丰富的双重意义。整部戏涉及的内容非常丰富。移民现象的反思,新旧移民的关系,身份的困惑,女性问题,文革时代,全球化的面孔,对历史的反观,生命的哲思;演员表演时处理写实和意识流或者说现实和心理,一个演员同时扮演几种身份时的表现力,音乐、数码背景在戏里的使用……,整部戏非常的具有“混杂”性,多种元素的注入必定使戏丰富,却也因此带来一个无法跳出的弊病:主题因此变得模糊,尽管仍能辨析出来。
谁是移民?身份的认同最后回归到生命的方向,人生旅程这个层面上进行了思考,这大概是让人觉得此戏最有意义的贡献。有一点象显影“见龙卸甲”,前面都是铺垫,只为了解释最后的那个“圆圈”的禅意。此戏也颇有禅意。因此整部戏最后又让我感觉到那个半空的是佛,他手指一点,一面宝镜中出现了世间众象,只为了让看的人参悟、顿悟。(菩萨和戏的每一幕的名字显示出强烈的禅意)
戏很混杂,我说的也自然就有些混杂了。:)
然而主题也仍然是有的:这部戏值得看。

Anonymous said...

上文中的“显影”是“电影”之误。更正之。

Anonymous said...

感觉上,此圆圈非彼圆圈。


Anonymous said...

看戏(舞台剧)就是这么有趣,
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视角 :)

看到的、感受到的,
会在人的脑子里一直酝酿。
酝酿,就如生命的变化,会转变。。。
没有固定的“模子”。

**模子,英语可译为~form/pattern/mould/die...
(很玩味,当die作为名词时是~金属模子/印模,但当它变成动词时,字义却变成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