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27 November 2009

华艺节2010 | 戏聚现场 新加坡华语剧展



滨海艺术中心与戏剧盒将在2010年的华艺节呈献 戏聚现场,共同回顾新加坡华语剧场的发展历程。第八届华艺节定在2010年2月19日至28日举行。这个委约节目是一个创举,是对新加坡华语剧场走过80余年岁月的献礼,透过华语剧场的发展,回望自1920年代初剧场中人的艰辛耕耘及每一个闪亮时刻。

戏聚现场:新加坡华语剧展 将以五个不同的形式,呈现不同时期的创作及其社会文化语境,同时探寻新加坡华语剧场的定位,以及它在不同环境中的回应与呈现方式。戏聚现场 是滨海艺术中心委托并联同戏剧盒制作的项目,由戏剧盒艺术总监郭庆亮和新加坡学者/剧作家柯思仁联手策划。

演出现场

四部具有特殊时代意义的作品,由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导演执导。

国家艺术理事会青年艺术家奖(2005)得主李邪,将改编新加坡已故剧作家郭宝崑的经典作品《棺材太大洞太小》,并以非传统的剧场氛围,即以丧葬形式进行,让自由就座的观众也成为演出的一部分。

英语剧团 Cake 的娜塔莉(Natalie Hennedige),则将首次执导华语剧《市中隐者/气息尚在》,以不同的观点,诠释剧作者柯思仁1996年的作品《市中隐者》里不安分的人在不安分的世界里徒劳的渴望。

演员/导演苏佳亮将重新解读吴文德1996年由卡夫卡(Franz Kafka)作品得到启示而创作的《变形记》

香港得奖导演邓树荣将执导林春兰在1992年于实践话剧团(即实践剧场)剧本创作室完成的《后代》

展览现场

对新加坡华语剧场的历史与发展的一次发人深省的回忆总集。由柯思仁策划,新加坡著名建筑师陈家毅和他的团队设计的展览,将在滨海艺术中心的Jendela视觉艺术展厅举行。这个展览,让观众目睹历史的瞬间与过往,加上装置艺术与空间、灯光、声音、文字等媒介的融合,获得不一样的印象与感受。

生力军现场

呈献学校戏剧团体的创作成果。这个部分,也是表达学校戏剧活动对剧场发展作出贡献的推崇与感谢。

剧本演读现场

从战前到今天的本地创作剧本中挑选精彩的片段,让观众看到华语剧场这些年来的多元面貌。

研讨会现场

聚集新加坡、台湾和香港的剧场工作者、评论家与观众,对新加坡剧场进行一场深入的交流与讨论。

戏聚现场 的演出与研讨会门票,以及华艺节其他演出的门票,将从2009年12月1日起在滨海艺术中心售票处(电话:6828 8377)和全岛各处的SISTIC电脑售票处(电话:6348 5555)出售。另外,公众也可上滨海艺术中心网站 www.esplanade.com 购票。

Monday 23 November 2009

即将落成的综合娱乐城

无论是称为综合娱乐城,还是赌场,每一次隔着海湾面对,这一组建筑,总是让我无法不拿出相机,将它拍下来。这样的图景,就只是存在刹那,每一天都完成多一点。这一个傍晚,从天光尚在,到夕阳西下,到夜幕低垂,不同的光线,造就不同的景观。前后的时间差距,其实也没有很久。多年以后,当这组建筑完全闪耀着灯火,回过头来,重看这个建筑进行中的图景,那又将是别有一种滋味。

谢谢我的LX3,最佳的拍摄时间,是从傍晚六点三刻到七点一刻。亲爱的读者,你可以猜一猜,我是站在什么位置拍摄的。





Thursday 19 November 2009

7-11

全世界的7-11应该都是24小时全天候营业的吧。某个晚上,在乌节路上看到的这家,竟然把铝制拉门关上了。7-11的招牌还在亮着。这是怎么一回事?



走近一看,门上贴着一张字条。



其实,我是看到店员将门拉下,才引发我的好奇心。他离开的时候,还一直回过头来看。想来这家店里只有一个店员,要上厕所的话,只好暂时停止营业了。奇怪的是,怎么会只有一个店员呢?难道店员都不必上厕所的吗?尤其是夜班,或者还有其他的事情需要照应,一个店员怎么照顾得来?可能是原本还有一个店员,先去了厕所,许久没有回来,这个店员才不得不去找他?还是有其他我无法猜到的情况?

Tuesday 17 November 2009

乌节路的灯光亮起

还有一个半月才是圣诞节,乌节路的灯饰已经装上并亮起,虽然还没有由哪个部长正式主持亮灯仪式。我逛乌节路,往往是从中间开始,最先看到的就是 Paragon. 这里的大门每年都会有一棵高大的圣诞树,以明亮玻璃墙为背景,是我最喜欢的圣诞景点之一。



整条乌节路的上空都装上灯饰,今年的颜色比较温暖,也衬托热闹的气氛。星期六的晚上,路上的车子非常多,交通非常拥挤。人行道上也很拥挤。我不常来乌节路,不知道是因为人们都来看灯饰,还是向来就这么多人。还好,这个晚上比较凉爽,人多了也不觉得太过烦躁。



今年最引人瞩目的亮点,应该就是刚刚开幕的 Ion Orchard 了。果然是最多人,而且不少就在建筑前聚集聊天或者拍照。整座建筑都是玻璃墙,整面墙都亮起了灯,的确让黑夜增加缤纷色彩。



亲爱的读者,你现在正在地球上的哪个城市?你那里的圣诞装饰已经完成了吗?你准备怎么度过圣诞节?

我希望能够很安静很安静的度过这个日子。我希望能够很安静很安静的度过日子。

Friday 13 November 2009

下台一鞠躬

两年前,十一月一日,当上中文系代主任一职,我还开玩笑说这个 acting 的工作是我的专长。没想到,这么一“表演”,就是两年有余。这些日子以来,一直希望很快可以不必站在 spot light 之下,也不必任由那些看不见的导演、监制之类的人在幕后摆布。这个日子终于到来。

今天,十一月十三日,是我“表演”的最后一天。以后,也许还有别的形式的表演,那是以后的事了。不必再表演,可以做一些原本想做而不能做的事。最想做的,是再次染头发。哈哈。今天在系里的聚餐时问大家,应该染什么颜色。两个选择:绿色或者紫色。后来有老师说,紫色看起来就是我的颜色。哈哈。如果真的染了紫色,以后在校园里,就不会被认出来了!到时,我就是“市中隐者”了。

btw, 我的剧本《市中隐者》会在明年重演。请注意下个星期的报纸。

Tuesday 10 November 2009

咖啡店的租金

常常光顾的一家咖啡店,坐落在几座组屋之间,最近,新开了一摊鸡饭。这家咖啡店,平时的顾客并不多,在用餐的时候,还能够找到位子。附近也没有其他的商店,也许这是顾客零落的主要原因。

吃了几次,鸡饭的味道好像似曾相识。有一天,跟鸡饭摊的助手聊起,才知道原来他们是从市中心搬过来,而我曾经蛮常光顾他们在市中心的鸡饭摊。

“为什么要搬来这里?”我问。

“市中心的租金,每个月要九千,这里的租金,才一千六。”

“哇,差那么多啊!”我吓了一跳。“可是,这里的人这么少,生意不是少很多?”

“人是比较少,可是,赚得比以前多。而且,可以不用请那么多人。”

我心里算了一算,的确,租金和人工,应该就占了这种小生意的大部分成本。如果这两方面都减少许多,虽然营业量减少,盈利倒是可能增加的。如果是我的话,为什么不工作轻松一点,而赚多一点钱?这可是符合效率原理的啊。

市中心的鸡饭摊,月租要九千元。听说,这还不算是非常高的。

我想起当年我住在锦茂区,就在巴刹旁的咖啡店,应该类似现在的市中心,一个鸡饭摊,月租要八百元,大家已经觉得是天价了。那是30年前的事。那时,一盘鸡饭是一块钱。现在,一盘鸡饭是两块半。

30年,租金涨了超过十倍,鸡饭售价涨了两倍半。非常简单的算术题。这盘生意要怎么做啊?

这些年过去了,经济增长了许多,可是,有些人的生活素质却下降了。这样的数学题,对我来说是太难了。我不懂得计算。

Wednesday 4 November 2009

不会改变的剑桥



收到ZC寄来的明信片。他刚到剑桥,是三一学院的学生。这是三一学院通往大学图书馆的后门,那条笼罩在迷蒙烟雾中的小路,就叫做 The Avenue. 他说,S将我当年穿的黑袍给了他,他将穿着出席入学晚宴。那是13年前的往事了啊。我初抵剑桥,黑袍也是买二手的。在我之前,不知道有多少人穿过,行礼如仪的随着院长走进饭堂。一列穿着黑袍的学者与学子。恐怕800年来都是如此行礼如仪。三一的这道后门,当年我也是常常穿过,虽然我不是三一的学生。那种烟雾迷蒙的氛围,完全没有改变。这张照片,也许是很多年前拍摄的,也许是今年刚刚拍摄的。完全没有不同。我走过, S走过,现在ZC走着。前前后后有多少人啊,走过的是完全相同的这道门。



如果有朋友到剑桥,天气好的话,几乎都会带他们到这个地方,离开剑桥市不远的 Grantchester. 那里有一个果园,可以在苹果树下喝茶。XL去年到剑桥读硕士,我叮嘱她一定要到这个小村庄的果园。这是她刚刚寄来的明信片。Grantchester 也是一个一百多年来都没有改变的地方。有改变的话,大概是苹果树长大了,或者老了。想来XL是很享受剑桥的生活,她刚刚在夏天毕业了。她应该也很想念这一年的剑桥。

今年是剑桥建校800周年纪念,可惜我没有机会在这个时候重返旧地。ZC和XL都刚好碰上了呢。明年吧,明年我肯定会来的。没有碰上800年也没有关系。再过800年,我想,剑桥还是有些地方是不会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