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27 February 2007

跟我的前妻谈恋爱

当第二场戏的灯亮起,观众席里“哇”的一声,只见台前摆了一张餐桌,桌上摆着一个火锅,热腾腾的冒着烟。一会儿,演员就从汤里舀起鱼丸和蟹条,希里呼噜的吃了起来。

过了几场,又有一场厨房炒菜的戏,演员拿起菜刀刷刷的切菜,把锅子烧热了,下了油,就希里沙拉地将青椒和鸡蛋下锅炒了起来。没多久,整个剧场里都弥漫着炒蛋的香味。我后面的一个观众低声说:“真的是炒蛋的味道呢!”

这是上海话剧中心在“华艺节”演出的戏。舞台上非常写实的布置成一个家居的环境,有客厅、卧室、厨房和浴室,家具和用具一备俱全。我想起十几年前也是上海来的戏剧《公用厨房》,也是炒菜的味道飘在整个维多利亚剧院的观众席之中。

上海人真的那么爱吃吗?爱到要把食物的味道带进剧院里吗?我在亚洲、欧洲、美国的城市看过各种大大小小的剧场演出,还从来没有看过写实成这个程度的呢。

上海的戏却有两台。

Sunday 25 February 2007

多元文化环境里的农历新年

《联合早报》 2007年2月25日

刚刚过去的农历新年,是新加坡华族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无论是祖籍何省何县,是土生土长还是新移民,是接受华文、英文还是马来文教育,几乎都参与这场盛大的展示种族文化色彩的仪式/表演。

可是,往往也是在这个华族色彩在现实空间与媒体世界里铺天盖地的时刻,我总要想起新加坡还有近四分之一的非华族成员。他们怎么看华族的新年?他们在这个以华族为大多数的社会中怎样找到自己的位置?他们和华族之间的交往互动怎样进行?他们是不是有什么期望和保留?

就在农历新年前两个星期,圆切线主办了一个论坛,主题是1945年至1965年的学生生活与活动,邀请了曾经经历那个时代的韩山元和许黛安主讲。他们分别叙述当年华校和英校的学生生活,展现饶有趣味的华、英校生活内容的对比。许黛安说,她和韩山元虽然生长在同样的一个新加坡,却好像是两个不同的世界。

华校生和英校生,无论是在学校或是后来进入社会,具有吊诡意味的,的确是在同一个时空中的两个不同的世界。可是,新加坡只有两个“世界”吗?

论坛举行后,有一个部落格记下了当天讨论的内容和格主的想法。引起我的注意的,是一个马来族读者的回应。他说,他可能是当天唯一的马来人,前来听讲是因为有兴趣知道不同族群怎样看待(共同的新加坡的)历史。接着,他说,可以预料到的是,当天的讨论极少触及少数“种族”。他最后提出一个问题:“如果作为大多数族群一分子的你,问说是不是值得留守在这个地方,那么,你认为那些少数族群的成员会怎么想?”

圆切线论坛的出席者中有马来人,对我来说,是意外的惊喜。论坛提供了全场华、英语即席通译,让只懂得讲华语或英语的出席者得以沟通,也使这个马来族出席者有机会能够听到主讲人和其他出席者的想法。

这个马来人在当天的论坛没有发言,却在某个部落格中写出了他的感受。显然的,即使论坛提供了即席通译,他也感到不自在。这种感受,并不是解决了语言沟通上的技术问题就会消失的。

韩山元的演讲中也提到,在1950年代,不少华校生学习马来语。在一个反殖民统治与争取独立的时代中,华族热切的盼望与各族共同建设马来亚文化。我们的父母辈或者祖父母辈也有经验,华族学习马来语和马来族沟通,少数族群也用福建话和华族沟通。不过,这种情形在独立后以英语为共同语的政策之下,逐渐消失了。

当天,圆切线论坛是在国家图书馆的十六楼举行,同一个时候,在一楼有一个纪念马来学者/知识分子Syed Hussein Alatas 的聚会,主办者是一个年轻的用马来文讨论社会文化课题的团体。圆切线的论坛中,用华语和英语讨论着新加坡的两个世界,而同一个时候,距离不远的地方,有另外一个使用马来语的世界。

我能够体会那个马来族出席者的感受,就像我在农历新年,想起非华族的新加坡人可能会有的感受。作为大多数人的族群,当我认为我有权利和理由展示我的文化或种族色彩时,不自觉之中,很可能就对少数族群形成了压迫感。不过,反讽的是,这个社会里好像没有任何一个人是绝对意义的大多数。每个人很可能在自我展示的时候,都特别要找一个自我边缘化的位置。

我往往提醒自己,即使我在很多方面是属于这个社会中处于边缘位置的少数人,譬如说,我是学人文而不是学理工的,主要讲华语而不是英语的,理想主义而不是务实主义的,等等等等,作为华族,我就是一个多数族群的成员了。作为多数人,无论如何,都应该付出比别人多的努力,来使少数人在这个社会中找到一个比较自在的位置。

Saturday 24 February 2007

暗恋桃花源

昨晚看《暗恋桃花源》。当幕一打开,江滨柳和云之凡荡着秋千讲话,江滨柳一开口,台上的演员的脸就变成金士杰的脸,讲话的语气就变成金士杰讲话的语气。我没有办法不想起1986年在台北看的那个《暗恋桃花源》。也许是我看金士杰的表演看得太多了,闭上眼睛都能够清清楚楚记得他的声音表情。当年演出的李立群和顾宝明,一样是那么清清楚楚。

整个演出,看《暗恋》部分时我无法忘记金士杰的样子。可是,很神奇的是,看《桃花源》部分时,我完全不记得李立群和顾宝明,甚至连他们的名字也没有闪过我的脑海中。我从头到尾笑得歇斯底里。当年看《桃花源》是也笑,不过是知性的笑,而看明华园的演出则是感性的笑。

20年,世界已经有了那么大的改变。20年前,“桃花源”对赖导和他那一代的人来说,也许是一个遥远的现实 (distant reality) ;现今,舞台上的“桃花源”则是一个疯狂的反讽 (hilarious irony) 。

我从来没有看一个戏看得那么激动而开心过,即使是20年前的那一次。

年初一煮的菜:卤汁

本来上一回要写两道菜的食谱,写完一道之后,太累了就没有继续写。现在把另一道也公诸于世,让食家在“理论上”评鉴一下吧。

卤汁:最重要的当然是金兰酱油啦,以一份酱油加十份水的比例做底。里面加丁香、八角、白胡椒粒、冬菇蒂、老姜、蒜头(整个不剥皮),煮滚了之后,把第一次要卤的肉(我用的是鸡肉块)放下去,小火煮四十分钟到一个小时(看是什么肉而定,鸡肉稍短,猪肉则要久一点),然后关火让肉闷着入味。

这样就可以了。重点是后续。这锅卤汁,可以一直循环使用,非常环保呢。不过,首先要把卤汁里的所有渣滓用筛网隔掉,装在密封的容器里收在冰箱。下次要用的时候,可以再酌量加酱油和各种配料。如此一般,就可以用上好久好久。记得要每两三个星期就拿来用一用,否则放在冰箱里也会发霉的呢。

接下来的几天,我就卤过猪肉丸、三层肉、包菜、broccoli 和豆干。想到什么就可以卤什么,非常方便。烫一个面,加一汤匙的卤汁,噢,太美味了。

嘿嘿,明年过年,我就可以少准备一道菜,各位等着吃我用这锅“卤汁精”卤出来的美味佳肴吧。

Thursday 22 February 2007

年初一煮的菜:鱼鳔汤

年初一,中午煮一餐,晚上又煮一餐,累得当天晚上睡到半夜两点头痛痛醒了,还好找到止痛药,吃了再回头睡,总算睡到天亮。放假前从办公室拿了两大袋文件回家,接下来两天,就在家里啃这些文件,竟忙得没在部落格上说到底煮得怎样了。说不定读者以为真的煮得太糟了,所以没敢在这里报告。

不过,煮得好吃还是不好吃,还是让别人说吧。我忙得没有拍照,就把其中一道鱼鳔汤的简单食谱记下来,免得以后(也许是明年过年)忘了,还要想破头脑要煮什么菜。你们有兴趣的话不妨试一试,不过我没有担保好吃就是了。

上汤:鸡骨两块(奢侈一点的可以放一大块鸡胸肉,我是节俭惯的所以没放)、一把白胡椒粒、一把枸杞子、几个干贝(数目视干贝的大小而定)、几个蚝干、几块老姜,放在水里,水滚之后,小火煮2至3个小时。煮好后,先把煮上汤用的所有材料捞起来(这时大概都已经煮成一沱烂渣了)。

鱼鳔:用开水烫过,稍浸让鱼鳔变软。切块(多大块看你的客人的嘴巴有多大啦,我的家人都是樱桃小嘴,所以我切的小块)。

其他汤料:香菇切细丝(越细越好,多细就看刀工了),瘦猪肉切丝(或者鸡肉丝也可以,不过不是用来煮上汤的那块,那块大概已经变成鸡肉尸了)。我忘了买,不过还可以加冬笋丝。

最后准备:在汤里加蛋白(要一面加一面搅汤,蛋白才会成丝状),加薯粉让汤变得浓稠(薯粉当然要先在冷水中溶化啦,否则汤里就会有“粉圆”了)。最后,加上切好的鱼鳔、香菇、瘦肉,稍煮一下(不要煮太久,否则鱼鳔会溶掉),就大功告成了。

上菜时:可以在汤里加一些切碎的青葱点缀(据说芫茜的味道更配合鱼鳔汤呢)。要记得提供黑醋(要买到好的黑醋不容易,我用浙醋并不理想)和胡椒粉给客人自己酌量加哦。

Saturday 17 February 2007

年夜饭

今天是除夕,家里的年夜饭这几年都是和舅舅、舅母一家人一起吃。我家里只有父亲和我,妹妹婚后要到婆家吃年夜饭,除夕的午餐就和我们家人先吃过了。晚上,父亲和我就到舅舅家,就在不远,只隔了一条大马路。表妹婚后也到婆家吃年夜饭,今晚吃饭的是父亲、舅舅、舅母、表弟和我。明年如果还去吃年夜饭的话,就会多一个人了,因为表弟四月要办喜事了。

每次到舅舅家里吃饭,舅母总是会煮两倍到三倍的人数都可以吃得饱的食物。今晚也不例外。

首先是捞鱼生。现成的鱼生礼盒,还外加一份三文鱼(而且显然比附在鱼生礼盒里的三文鱼要好得多),以及从三瓣柚子中剥出来的果粒(我被吩咐负责这项工作)。

鱼生算是开胃菜,主菜共有五道,都是过年菜。第一道是排骨发菜香菇,第二道是大虾,第三道是冬笋鱼鳔猪肉丸,第四道是猪肚汤,第五道是菠菜鲍鱼。




其实,吃了鱼生我已经有点半饱的感觉了,看到这么丰富可口的菜色,我还是不能拒绝,大概吃了我平时食量的两倍。

明天轮到我煮了。中午妹妹、妹夫和两个小外甥女回来拜年吃午饭。下午舅舅、舅母、表弟、表妹、表妹夫会来给我父亲拜年,然后留下来吃晚饭。我今天下午已经开始准备了,明天得忙一整天了。不过有人来家里,忙是忙,总是开心的。至于我煮什么,要看看明天做出来是不是成功。如果成功的话,我就会 blog, 否则就免了吧。

除夕夜就快过去了,祝各位新年如意,健康幸福。

Thursday 15 February 2007

圆切线论坛“逍遥游”的回响

圆切线在2月3日主办了一个论坛“逍遥游:1945—1965年的中学生活与活动”,邀请曾经经历那个时代的许黛安和韩山元主讲。

三天之后,有一个 blogger 写了他/她当天听了演讲和讨论之后的想法: http://ampulets.blogspot.com/2007/02/when-youre-64.html

引起我的兴趣的,是一个马来族读者的回应。他/她说,他/她可能是当天唯一的一个马来人,前来听讲是因为有兴趣知道不同族群怎样看待(共同的新加坡的)历史。接着,他/她说,可以预料到的是,当天的讨论极少触及少数“种族”。他/她最后提出一个问题:“如果作为大多数族群一分子的你,问说是不是值得留守在这个地方,那么,你认为那些少数族群的成员会怎么想?”

我有一点惊讶,不过蛮高兴的,有一个马来人出席了当天的论坛。首先,我想到的是,圆切线尝试努力促进不同语言族群之间的沟通,尽量提供全场中、英通译,就算是为了这个马来听众(当然还有好些只听懂英语或华语的华族听众),就已经是很值得了。

其实,当天韩山元也说到,在1950年代,不少华校生学习马来语;华族和马来族之间的沟通,是使用马来语,而不是现在这样使用官方由上而下强制规定的英语。 [根据官方说法,英语是 “neutral language”,不过,什么叫 “neutral” 倒是值得思考与讨论。] 我们的父母辈或祖父母辈也有经验,少数族群在和华族沟通时,也有使用福建话的。这种情况,各族使用福建话或马来话交谈的情况,在某一个社会空间里仍然存在,那就是组屋邻里的咖啡店,只不过差不多是局限在比较是上了年纪的人之间。

1950年代到1960年代初,执政的本地人宣扬“马来亚意识”,左翼活动家信仰“马来亚意识”,人们也努力实现“马来亚意识”。不同阵营对于“马来亚意识”的诠释和想象显然有所差异,不过,在当时的社会空间里,这种意识转换成相当有效的自动自发的沟通意愿和沟通方式。

历史上的那一章,后来就没有继续写下去了。

为什么?那是一个学术议题,我在别的场合都这样那样的讨论过,也都批评过。这里不说。我这一个时刻想的是,有没有什么努力可以重新接着写那40多年前嘎然而止的一章?

我的个人生活空间里,是有印度族、马来族朋友,而且是很好的朋友。我们有共同的话题,共同的关注,共同的感受,同时也尊重彼此之间的差异。强行用“种族”产生的意识形态的分界线,在这种语境中,并不怎么发生作用。

[BTW, 2月3日当天,圆切线的论坛在16楼的 The Pod 举行,楼下也在举行一个纪念马来学者/知识分子 Syed Hussein Alatas 的聚会,主办者是一个年轻的用马来文讨论社会文化课题的团体 “The Reading Group”。其中一个成员 Azhar 是我蛮谈得来的朋友。圆切线的活动和这个纪念会的告示,是写在同一个牌子上的。不过,牌子上全都是英文字,没有中文,也没有马来文。]

可是,一旦进入社会空间,不同种族、语言的“社群”的概念就马上建立起来,而且形成互不涉入也互不侵犯的壁垒分明的范围。“社群”可能实际上被边缘化,而也可能成员把自己想象成被边缘化;在主流/中心的都是他者。那种对立的关系,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很轻易的就形成——无论是想象的还是现实的。

好像是蔡明发还是郭建文说的,every one is being marginalised in Singapore.

新加坡的“想象共同体”中,每一个人都想象自己是被压迫者。这样的想象是有来由的,而且也是在其他的时候表现在社会行为和人际关系上的。这是后话,以后有机会再说吧。

Monday 12 February 2007

有电话功能的相机

我的部落格上放了好些照片,最近这几个月的,多数是用我新买的行动电话拍的。

对于这个“有电话功能的相机”,太满意了,也太喜欢了。还没有在部落格上亮相过,到底是什么款式的电话呢——就是这个白色的 sony ericsson 的 K618i. 漂亮吧?只有 M1 客户才能够买得到的哦。



我从一开始用行动电话,就用 M1,从来没有换过。不用 Singtel 只是因为不愿意用“最大的那家公司”。不过,在新加坡,哪一家电话公司不是跟政府有关的呢?哎,自欺欺人罢了。



电话上的 wall paper 是妹妹在几年前送给我的生日礼物(一只大概有四尺高的长颈鹿)的头部照片。这只长颈鹿放在我的客厅电视旁,非常显眼。最近刚买了一棵铁树给他作伴,看起来很有一点非洲森林的感觉呢。

这张照片的特殊效果也是用这支电话里的功能作出来的呢。独一无二的 wall paper! 嘿嘿,羡慕吧。

Friday 9 February 2007

南侨遗址



有一天经过 River Valley Road 附近,转了一个弯到小路,来到南侨遗址。南侨的校园还没有作其他用途,只是废置已久,野草都长得很茂盛,倒还可以看到球场和生锈了的篮球架。有读者是南侨的校友吗?当时充满活力和生气的校园又是什么样子的?如今就只剩下一支门柱,面对马路的一面写上校名“南侨中学”,另一面写上“民国二十五年”的字样。

我的母校公教中学的建筑很幸运的还没有拆掉,那三座在 Queen Street 的。不过外观和格局也已经改得和从前不一样了。有谁完全没有母校搬迁、拆建、甚至关闭的经验的吗?那你真是太幸运了。

Sunday 4 February 2007

结婚晚宴

每次在结婚晚宴上,我最无法忍受的时刻,是晚宴司仪请全体出席的亲戚朋友起立鼓掌,欢迎新郎新娘的到来。那好几分钟,新郎新娘又刻意表演以超慢的步伐,在聚光灯之下,从宴会厅的入口,走到台上。全场几百个人,有新人的朋友、晚辈,更有新人的父母、长辈。所有的人痴痴的站着,往往脸上流露出不知所措的神情。掌声总是显得勉强,开始时稍为大声,后来就稀稀落落,跟策划表演的人的原意,总是有着无法拉进的距离。席间,总会看到几个脚力不胜的老人家,没一下子就坐下来,或者根本就不站起来,在那些无聊而东张西望又不好意思坐下来的客人之间,显得特别有尊严。

说我古板吗?我可是从表演的角度来看的哦。

作为一场表演,导演显然并不是很清楚表演的动机和效果。如果演员想要有 standing ovation,是必须表演能够打动观众,才会有的回报的啊。想想如果在演出时,突然有一个司仪出来,叫观众起立鼓掌,而戏又本来就不好看,那会是怎样的一个尴尬场面?如果演出有特别嘉宾如戏剧界元老之类,请他们起立鼓掌……读者们,请自己想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