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有看北京奥运会开幕的前半部。从运动员进场开始,我才坐在电视机旁。对于很多观众来说,这个部分应该没有前面张艺谋导演的那些部分那么精彩有看头。可是,我却最喜欢看这个部分。
我看着每一个国家的队伍,擎举着他们的国旗,像散步一样悠闲的走进运动场。他们是这个盛会的焦点,也应该如此。他们代表着各自的国家,无论接下来的几个星期,是得奖还是没有得奖,他们都是国家和他们人民的骄傲。这些年来的奥运,运动员的入场,是那么轻松悠闲,你也可以说是队伍散漫,完全排不成队伍。可是,我却看到这种散漫的美。那种拘谨的排阵入场方式已经不流行了。这种散漫,象征着运动员的个体性被尊重和释放。看着每一个运动员,四处张望、挥手、拍照,神情各异,有的比较腼腆,有的比较兴奋,有的比较拘谨。我看到的不仅是一个一个一共204个国家队伍,而是成千上万的个人。
接着下来,北京市长和奥委会主席的致词,中国国家主席的宣布开幕,都平实、亲切、感人。八位前运动员,拉着奥运旗进场,绕场一周,也都让人佩服主办者对于曾经为国家做出贡献的运动员的尊重和敬意。他们在过去的杰出表现,的确是应该值得全场十几万人的注目和鼓掌的。
开幕礼的最后一个项目,就是火炬传递的最后一程。全世界都在猜测和期待,这个高潮节目将会是如何进行,而谁又会是最后一棒点燃圣火的人。一棒接一棒,观众又看到一个接一个的杰出运动员。这些运动员和他们手中的火炬,同样的让现场观众注视和仰望。
最后一棒,终于揭晓。那是李宁。也许很多人和我一样,都觉得那是很适当的选择。我也充满敬仰之心,等待李宁点燃圣火。
突然,李宁的双脚腾空,接着就在鸟巢的棚顶,被钢索吊着,作出跑步的动作,绕场一周。那的确是意想不到的节目,也的确是非常 spectacular. 可是,我的心里却也突然有种悲凉的感觉。一个运动员,最根本的精神,是把他的身体的潜能发挥到极限,并由此来表现他的杰出。可是,李宁被吊着钢索,模拟跑步的动作,看在我的眼里,他竟像是在无力的挣扎。运动员的精神,使用个人的体力和意志力,克服地心引力,现在,用钢索把李宁吊起,竟像是对于他的体力和意志力的一种嘲讽。
在这个节目里,李宁已经不是一个运动员,而是一个导演发挥想象的道具。的确,这个节目很精彩,可是,精彩的是导演的设计,而不是运动员。导演一心一意要作出让人叹为观止的表演,可是他忘了,无论是怎样的表演,都不应该忘了这次表演的语境,那就是,这是奥运会,焦点应该是奥运精神和运动员,而不是某个导演的某个表演。这样的表演,恰恰就背离了以人为本,以运动员为重心的精神。
别的运动员的出场,我们看了,记得的是运动员。可是,李宁的出场,观众很可能记得的是表演的戏剧性,而忘了李宁作为一个杰出的运动员。本来,最后一个出场点燃圣火的运动员,使大家期待最受到尊重的一个。现在,他的光芒被表演所掩盖,我只能说,那真是一个无奈的反讽。
5 comments:
我晕 这是一个懂点艺术的人该说的话么……象征意义不会不懂吧 中国嫦娥奔月 夸父逐日的传说不是没听说过吧 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的口号不是没喊过吧……
突出了口号和象征,却迷失了运动员自身。的确是一种悲哀。
不过,我早不把奥运当成个人意志的盛宴,而觉得它是一场国家意志的斗艳。
再退一步,我们谁不是“戏子”,谁不是“组织”的“活道具”?
看到李宁被吊着钢索,模拟跑步的动作,其实觉得难度挺高的,觉得那并不简单且很费力。。。
的确,这场奥运的出发点已不是~如何突出原来奥运的精神,而变成是中国要向世界展示它的能力的一场演出。。。
让我另眼相看的,是看到中国人不计较并协力要办好一件事情的团结士气。希望这样的精神不仅是运用在奥运上,而对于搞好社会风气,人文精神上也会如此。。。
非常同意。个人感觉这次的奥运开幕式虽然突出了恢宏澎湃的气势,华丽浪漫的氛围,但在突现奥运精神和个体风采方面比较单薄。看了太多人海战术的大型表演,观众可能会有视觉疲劳,只记得震撼人心的画面,而缺少了以人为本位的关注和升华。
还好吧。运动员的身体,也是长年累月依循竞技的规则塑造的。最快最高最强——想象哪一天规则消失了,就变成没有用武之地的躯体...
我相信,演出势必意味着不同参与者的融合与制衡。不然,或许可以尝试丢一本剧本给每一个演员,不经排练,直接聚集然后演一场看看效果?
Ying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