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新竹好一阵子,活动的范围局限在交通大学附近,最远的去到清华大学大门外的夜市。JP说,新竹的城隍庙是一个应该到访的地方,而且还有精彩多样的庙口小吃,找一天带我去看看。
在台大念书的时候,曾经到过新竹,当时安排在新竹的唯一景点,就是清华大学。我还记得,曾经在大门口写上校名的白色纪念碑前拍照留念。校园里有一个成功湖,面积比交大的竹湖大概大上三、四倍。湖边不少成年树木,树干斜斜的倚向湖边,枝桠都快贴近水面,末梢又转而往有阳光的方向生长。这种树木与湖水相依相生的景观,让我想起不久前去过的河内还剑湖。清大校园之美丽,恐怕成功湖是主要的因素吧。
除了清大,当年也没有到过新竹其他的地方。那个年代的大学生,尤其是作为中文系学生的我,向往的是清幽雅致的景观境界,对于民间世俗,兴趣好像不是太大。
有一天,天气好得不得了,就决定要到新竹市区看看。拿着SF借给我的新竹市地图,从交大三招所出发。首先,决定换一条路线,不走平时常走的光复路。从交大北大门开始,在校园内往西走,来到体育馆,穿过交清小径(连接交大与清大的人行小路),经过清大学生宿舍区,绕过成功湖,从大门出来,就是清大校门外的夜市区。地图上说,沿着光复路往西走,一直走一直走,就会到达市区了。
出发前看地图估计了一下,从交大三招所到清大夜市,平时走20分钟左右,如果继续走下去,到达城隍庙,大概还需要多40到50分钟。光复路是连接县与县的要道,车子很多。下午的气温不低,路上的电子温度计显示摄氏23或24度,走着走着,我把薄外套脱下,穿着一件短袖T shirt, 竟也开始冒汗。
我的时间估计得蛮准的,大约是走了40分钟之后,我就来到火车轨道前。越过天桥,就进入新竹的旧市区。地图上标示的第一个古迹,是迎曦东门。竹堑(新竹旧名)在1827年建了东西南北四个城门,后来市区改建,三个拆了,只剩下这个东门。
现在,东门孤立在一个大型的交通圆环之中,虽然有地下道穿过圆环,让人们可以接近,多数的情况,人们只是隔着车水马龙,遥望历史留下的痕迹。
继续穿街走巷,不久,就来到城隍庙的所在地点。这里非常热闹,许多售卖小吃与各种商品的小店。城隍庙在哪里?
从这张照片,可以看到小吃店后面,左边是城隍庙的屋顶风檐。这座建于1748年的城隍庙,清朝末年曾经是全台湾最高级别的城隍庙,所以称为“都城隍庙”。要拍城隍庙的全景吗?那是不可能的,因为庙的前院,建了永久性的蓬盖,里面是新竹著名的五花八门的小吃摊。如果要进到庙里,先要穿过各个小吃摊,听到此起彼落的叫卖声,婉拒殷勤但不无礼的拉客招术,才能够来到香火鼎盛的庙殿。
新竹有名的小吃之中,我最想吃的有两种:鱿鱼羹和肉圆。
这些年到台北,几乎都会到师大路吃客家鱿鱼羹。特别的是,鱿鱼不是那种褐色的鱿鱼片,而是鱼浆做成的浅灰色的鱼肉块。师大路的那家,我觉得很好吃,总是会回头,也介绍朋友去吃。
看到老板娘端上这碗鱿鱼羹,呵,我才知道什么叫做鱿鱼羹!碗里有四种东西,除了鱼肉块(白色而不是浅灰色),还有深褐色的鱿鱼片、浅褐色的炸过的面团、白萝卜。吃起来各种咬劲口感都不同,有的脆,有的软,有的Q,极有层次感。碗里撒了切碎的芹菜,更是让满口生香。
吃着的时候,突然想起,不吃鱼丸和鱼饼的QL,不知道吃不吃这种鱼浆做成的鱼肉块呢?有机会要带他来尝一尝。呵呵。
吃过鱿鱼羹,接下来吃肉圆。
用粘米粉、番薯粉、太白粉混合做成的皮,有弹性又不粘牙。里面的肉块(不是肉碎),香而微甜。准备的过程中,要把肉圆整个放在清油里泡过。那个淋上去的浅红色浆料,大概就是肉圆繁复味道的秘密吧。
吃过小吃,在城隍庙附近走了几圈,还无意中逛到差不多收摊的菜市场。想起大四那年,住在永和,常常做饭,也常常到附近的传统菜市场买菜。好像总是要在出国读书的时候,比较可能自己做饭。台北如此,剑桥也如此。
天黑之后,逛到新竹火车站附近。这个火车站我倒是来过几次。前几年,高铁还没有通车,从台北到新竹,总是搭火车。其实,也没有很不方便,而且,台湾的火车通常都准时,服务很好,位子也舒服。
1913年建成的新竹火车站,看起来蛮宏伟壮观的,曾经是台湾三大火车站之一(另外两个是台北和基隆)。我对火车站有一种特别的钟爱,无论是搭火车,还是在站里闲逛,或在站外远观。火车曾经是最重要的远程交通工具,也是各个阶层的人共同出没的公共空间。许多电影和小说中描述20世纪中之前的火车站,不是悱恻缠绵,就是惊心动魄。火车站可以是一百个不同的大时代小故事的共同开幕场景。
那是另外一个叙事了。
4 comments:
老师,这么远的路程用走的真得很厉害! = 0
感覺好像昨天啊!每一張照片和文字都是過去的曾經。一直都在幻想回去的那一天。
哈哈哈。
老师,有没有去猫哥的kopitiam?
吼~老師不來高雄
菊姐不愛你,余爺爺也不愛你了!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