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28 October 2006

范克里夫水族馆



范克里夫水族馆 (1955-1991),比起国家剧场的寿命,稍为长了几年,主要原因,恐怕是水族馆并没有像国家剧场那样,挡着国家发展翻新的进程。可是,水族馆的寿终正寝,却也逃不过发展的意识形态。它的关闭,是在圣淘沙的海底世界落成之后。也就是说,当一个新的生命诞生之时,旧的生命可以结束了。

国家剧场的建筑风格,带有国家诞生的喜庆和自豪,星星月亮的符号,被放大得令人窒息。相比之下,水族馆的现代主义风格,平实而亲切。虽然材料不同,却与被拆掉的那座红砖的国家图书馆相似,和周围的环境和谐生长一样,不让人感觉受到威胁。

看来,虽然是同一个时期的建筑物,范克里夫水族馆和国家图书馆是温和的现代主义的最后姿势,而国家剧场则是国家主义的开端。反讽的是,无论是现代主义还是国家主义,在发展的意识形态为主导的新加坡,竟然都得要纷纷让路了呢。

4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Why can't the old & new co-exist?It's so different in places like Msia, where you see new buildings juxtaposed with old classic ones. This place seems to be 'out with the old, in with the new'=No roots.

Linda Chan said...

这是我小学时侯经常去的地方。我已经无法记得里面是怎样的,只不过脑海里还会浮现那白色墙上VAN KLEEF AQUARIUM的标志,是金色还是银色的?我不记得了。最后一次去是很多年前了,记得那时我的老师说过这个地方不久要关闭了,要我们多看几眼。

Jiumu said...

记得在唸书时,范克里夫水族馆是我们最喜欢去的地方,当然还有 大世界,新世界,快乐世界,南洋大学的图书馆,这都是我们向远方朋友炫耀的名勝,就是在植物园内那小亭子也是我常去的地方,不知还存在吗?
为了发展,旧建筑物要让路,看看 Bras Pasa Road, 整條街改到面目全非,一座座的什么大学府爭先恐后的占有了所有的空地,可惜的是那座多有历史性的国家图书馆都得让步而成了地下通道. 说好听那里是小 "大学城",可是走在路上有透不出气来的感受.

Anonymous said...

对”范克里夫水族馆“的记忆是我去参观的那年是它荣休的那年。。。老师告诉我们新加坡唯一的水族馆要关闭了,所以要带我们在关闭前看看。

记得它是因为我们一群小学生在招牌前顶着接近傍晚的太阳,眯着眼睛的合照。还有那张被老师用傻瓜相机拍的无头大海龟。。。

当时的我不知到关闭了对我们会有什么影响。脑袋瓜里却被这个问题缠绕着“水族馆关了后,那些鱼啊,龟啊,会住在哪儿?它们会回到海里吗?还是变成了鱼刺羹,山瑞汤吗?”当时就决定从此不吃鱼刺和山瑞。因为,我怕会吃到它们。。。直到现在还是不吃。虽然,不吃的理由已改变。

无头大海龟,您老人家还好吗?祝愿您,长命百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