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5 October 2006

18年后的《雷雨》

看实践剧场上个星期演出的由吴熙导演的《雷雨》,总不免要一再想起18年前由北京来的夏淳导演的那个《雷雨》。两个版本最直接的联系,也最让人感到怅然的,是18年前饰演小儿子周冲的黄家强,这次饰演的却是老家长周朴园。如果从戏剧角色的年龄来看,18岁的周冲和65岁的周朴园相差48年;可是,黄家强的两次分别饰演,却只相差18年。戏剧时间和现实时间之间究竟是怎样的关系?理论上来说,戏剧时间往往是比现实时间过得更快,20年的恩恩怨怨可以在三个小时内叙述。黄家强在现实中过了18年,他在舞台上的角色却跨越了48年啊。这次饰演周冲的晓义,18年后会饰演什么角色?

我喜欢吴熙把“序幕”和“尾声”排出来。这是现实主义戏剧的一个特点--以 flash back 的方式叙述一个放大了的繁华光辉或充满激情的过往,而这个过往,则是 framed within 事过境迁的苍凉的回顾之中。可惜的是,饰演修女和小孩的演员都太弱了,使整个 frame 无法达到 framing 的效果。

我特别喜欢第四幕的舞台设计--将整个客厅的位置前后调转,让观众转换180度的方向看周家客厅里发生的事。第一、二幕,从房子内的角度看客厅里的事;第四幕,从房子外的角度看客厅里的事,结合各幕的情节,别有深意。--什么深意,我这里不说。因为我下个学期开的“中文剧场与表演”课,可能想讨论这个设计。--我的学生有在看我的 blog 的喔。

主要演员,虽然中国、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都有,却几乎不会感觉南腔北调,让我感到有点意外。不过,却也让人深思。“经典”戏剧的舞台语言怎么那么“统一”啊?“经典”和“统一”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这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语言课题。--不多谈,留着下个学期的课再讨论。嘿嘿。

2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我看完前半场的第一个感觉是:怎么那么 flat? 我不晓得我的理解是否“正确”,但我总觉得周朴园和鲁侍萍重逢那一段应该是一个高潮,在这里却好像淡而无味。是刻意的吗?当然,演员功力应该不是我可以质疑的,我只是觉得那晚的演出好像不够劲,节奏似乎慢了半拍(但也不是因为这个剧目本来就是这样“慢节奏”的)。

说到语言,我胆敢说一句,虽然看得出本地演员很努力地把话说得字正腔圆,但却感觉刻意了些,以至不自然。另外一方面,奇怪的是,饰演周萍的演员虽然是台湾人,“模仿”剧目的特定语音理应不成问题,但听起来却也相当生硬。因此,我在想,你说的“统一”不见得就是一件好事。

那么,在演绎经典剧目(特指这类和时代背景紧紧相结合的中国剧目)时,我们在语言方面是否需要调整?特别像我们不太可能说出标准“中式”华语,要怎么保留剧作原有的风格,却又不会让人听起来觉得别扭?这是不是所谓的为经典剧目注入现代气息、(演出)地方特色呢(当然不一定就是要使它现代化,因为这大概就等同于改编)?进一步思考,导演、演员对于原作的删改、加减,应该如何判断呢?

不过话说回来,我倒是挺喜欢加强对于角色不温不愠的处理(似乎跟我第一段讲的有点矛盾?哈),特别是他在失去两个孩子后那极度悲伤却又坦然接受事实的感性和理性交叉的情绪。这让我再次被他的舞台魅力所感动。

不知道你看过 1998 年 Toy Factory 呈献的《雷雨》吗?也许可以做个比较 -- 一个是本地导演,一个是中国的,导演不同的生长、教育背景是否也有影响力?

以上纯属个人粗浅见解!=p

bh

Anonymous said...

18年后我大约还没到演周朴园的年纪,可是谁知道呢……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