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17 March 2012

《谁怕吴尔芙》讲堂课


每一年上“华文剧场与表演”课,最有意思的是讨论上课规定的四个现场演出。看了演出之后,没有文字剧本作为根据,就要对演出进行分析。今年看的第一个戏,是《谁怕吴尔芙》,上个星期的讲堂课上就讨论了这个戏。

上课过程中,同学的提问和看法,使我对于演出的讲解,有更丰富的层次,也激起我进一步解读的动机。这是我这个学期的课,最满意的之一。上完课之后,我问同学,有没有人现场录音?如果有的话,将录音整理成文字,我就可以发表一篇颇有深度的评论文章了!哈哈!可惜没有。

这是我上课的ppt,也就是上课讨论的重点,在这里与读者分享。你们是不是读得懂,我就不知道了。我一直相信,上课最关键的不是发了什么讲义,而是老师的现场叙述以及与同学的互动。如果ppt的内容可以取代老师的现场讲课,那么,老师就可以不需要存在了。以目前的情况来说,只有我的南大中文系选修这门课的学生,有这个特权呢!ppt用的图片都是徐冰上载到她的facebook的,感谢她允许我用这些图片。

以下摘录上课时讨论的几个重点,在此简单叙述,与读者分享。

《谁怕吴尔芙》开场的写实场景,让观众感觉那是他们所熟悉的景观,也就是“正常”的家庭与“正常”的人生。这种熟悉感是观众习惯性认知与剧场呈现的现实互相契合的结果。接下来,四个人物出场,他们的关系与互动,逐渐让观众感受到,他们所认为的“正常”,其实并不那么“正常”。从舞台空间的运用,很可以看到导演如何将舞台划分为三个各具特性的区域。舞台中央的沙发,正是象征这种“正常”的状态。我从空间的角度,谈到中央设置以外的其它空间:右边角落是戏剧人物释放心理压抑的空间,而左边的书房,则是知识、理性、信仰(George在这里读圣经的文字)的象征。从左到右,首先是传统信仰,再来是社会主流观念,最后是人的内心挣扎。那是一个从压抑到解放的过程。关于最右边的空间象征,是上课过程中一位同学提醒之下,我才结合进行解读的。

“正常”,是这个戏最主要的颠覆对象。你以为自己对世界的认知就是如此,那不过是一种没有经过思考就习惯性接受的理所当然的看法。我问同学,看完了整个演出,你有什么感受?一位同学说:“崩溃。”我说,那正是这个戏所预期的效果啊。因为到了最后,你发现自己一向来对于现实世界的认知,竟然被推翻了,而且结尾也没有给予任何可以依据的指示。我应该怎样对待这个被解构的现实?这个戏挑战了我们的理所当然,要怎样重新认识世界,那得要观众自己去思考了。这正是现实主义剧场与荒谬剧场的差异:前者往往为观众提出指导性的方向,而后者再现的是混淆而失落的现实状态。

最重要的,是将这个六〇年代初的荒谬剧场作品,放在适当的历史语境中来看待。从十九世纪的现实主义,作为一种对待现实的态度与文学艺术的创作动机,到二十世纪以来的现代主义、存在主义,到荒谬剧场的出现,那是一个不断挑战与解构的过程。作为荒谬剧场,《等待果陀》和《谁怕吴尔芙》的策略是很不一样的。前者是一开始就彻底解构虚幻的现实,后者则是以虚假作为开始,缓慢而残酷的将现实加以解构。“吴尔芙”也许跟这个戏的剧情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这个现代主义作家正是隐含了挑战与叛逆的符号。谁怕吴尔芙?问的其实是谁怕挑战与叛逆。

3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老师 每次上你的课时都有新的感动、新的体会。

Anonymous said...

老师,谢谢你让我对这部剧有新的解读,从正常于反常的观点去看它。*赞!*

Stranger said...

“谁怕挑战与叛逆”,那逃避可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