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15 July 2008

关于南大中文系

星期天开始,我的部落格的留言簿,开始有读者热烈讨论关于南大中文系的师生素质的课题。开张两年,这里从来没有这么热闹过呢。cbox的留言是不会永久纪录的,所以,我把到目前为止的留言,转贴在这里,好做个纪录。另外,作为部落格主,同时也是南大中文系的成员之一,我有义务作出一些回应。不过,这里的回应,就如我向来所相信的,是个人的看法,并不代表任何机构或群体。

以下是这两天在留言簿里的各方看法。

--------------------------------------------

13 Jul 08, 15:33

sudent: 南大中文系的师资太差了,令人失望。经常看到一些乱七八糟的人在担任助理教授,缺乏一流的教师,如何为岛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呢?我在这里已经待了几年了,什么也没有学到!据说,南大打出向全世界招聘的广告,结果呢?优秀的人才被拒绝,庸才倒是被录用了!柯老师,你应该担负起延揽人才的重任!

13 Jul 08, 15:44

urbanite: 差一點也情有可原啦我覺得,南大中文系應該是前幾年才成立不久的

13 Jul 08, 15:46

urbanite: 如果要學深的就去臺灣或中國哦,新加坡本身就沒那么重視中文的啦

13 Jul 08, 22:37

南大中文系的同学-pj: 在没有任何论据与推论的情况下,做出此言论,未免有点仓促了吧。此外,我也挺好奇您是如何定义“优秀的人才”并且又以什么标准来判断“庸才”?或许,同学,您不妨先问一问自己,为什么“什么也没有学到”,这一切都是老师的问题吗?

14 Jul 08, 09:25

one student say: 南大的学生也良莠不齐哦。有些学生什么也不动也有有任何人文背,在年半百的时候居然进入南大中文系读博士,据说好那奖学经

14 Jul 08, 09:37

one student say: sorry,打字错误。有的学生什么也不懂,也没有任何人文背景,只是家庭主妇一个,据说还拿奖学经。上次在南大与国大的研究生研讨会上,因为其论文毫无问题意识,当然也看不出学术买,当时被国大老师质疑,这是一个博士生?

14 Jul 08, 09:38

one student say: sorry, 学术脉络

14 Jul 08, 10:44

liusu: one student, 批评别人容易,要求自己难。学术场域什么水平的“学者”都有,你可以引以为鉴,选择你的学习对象。大学里求知还是靠自己,别受周边不合情理的事物干扰:)

14 Jul 08, 14:29

david: 与台湾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的中文系相比,你不能不承认:国大和南大的中文系,都很薄弱。看看师生们发表的论文,就知道水平多差。即便是英国、美国毕业的博士,也好不到哪里去。这不是语言的问题,不是说你掌握了好几门外语,就可以做好学问了。语言不是一切,关键是是否具有独立思考能力、想象力、批判精神。没有学术资源,没有学术气氛,没有学术大师,即便工资再高,也请不来人才!如此而已,而已。

14 Jul 08, 17:17

urbanite: 因為新加坡社會對華文的要求也不是說很高的啦,有人愿意學當然是好的,我如果是校長我也會給那些要學的人機會的。。。不好意思,我講的好膚淺,大家可以無視我,嘻嘻:D

--------------------------------------------

我曾经在《联合早报》的专栏里,讨论过中文系在新加坡的意义,也在这个部落格里,进一步谈我在南大中文系的理念。就如我在这两篇文章里所说的,新加坡的社会文化环境与中国、台湾、香港不同,我们的中文系,必然也有自己的特色、教育需要和理想。我倒不认为我们的中文系需要和那些国家的中文系一样。认清自己的特殊环境,再根据自己的理念发展中文系,才是最有意义的。

至于读者批评我们的老师和学生的素质,我首先想到的是,自我反省一下,究竟自己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够好。是知识不够丰富?是教学方法有所不足?是对待学生的态度有问题?教学和研究是我最主要的任务,如果读者有什么具体的例子,让我可以更有效地反省和提升,我非常欢迎。现在所看到的提法,都过于笼统,我也不知道要从哪里、要如何着手。

如果这些批评,是针对南大中文系的概括而笼统意见,我就不同意了。我们要看到的,同样是环境的特点。每个地方的大学体制和教育目标不同,也会吸引到不同的老师和学生、培养出不同的气质。而各地的不同,正是各地特色所在。南大的中文系目前的老师和学生,让我感到自豪。我相信我们有不足之处,有可以改进的地方,不过,我的学生也可以证明,我们的老师有许多优秀的素质。至于我的学生,究竟是不是优秀的学生,等到他们毕业之后,我相信社会可以验证这一点。

南大中文系是一个大家庭,我只是这个大家庭里众多成员之中的一个。我作为一个个人,还真无法代表南大中文系说话。想起这个大家庭里的每一个成员,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想起他们每一个各有特色、想法,各有所长,我总是要为这整个大家庭感到高兴和自豪的。

10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我们系上,哪里有“乱七八糟”的助理教授啊?在南大中文系读了2年的我,认为这个形容词太不负责任了!student你确定你真的是中文系的学生吗?真的什么都学不到吗?有什么不满的就直接向系主任反映吧,还是,你都没有好好的利用course feedback form?

南大中文系的学生

牛油小生 said...

不管怎么样,为人师表的一定有让你学习的地方。如果你一昧否定,连最好的都会变成糟糠。

我倒认为系上老师各有特色。老师都学识渊博。学术论文只不过是可怜的教授们定期的作业。我们要学习的并不是那些死板的东西。

当然,博士生自己道行不够,一定会被刷下来,不一定录取的都是精英吧。

就让我们这批有机会出国取经的人,除去见见世面,再替那位愤怒的同学做一些分析吧。

秀彬 said...

“待了几年了,什么也没有学到”
看了这样的留言,我不禁为这位学生感到担忧。如果待了几年,什么也没学到,我想他/她是否应该也检讨一番,是不是自己的学习态度或是学习方式出了什么问题。

即使学识再渊博,思考再敏捷的人也会有疏忽掉的地方。在学习的过程中,因为了解的事物越来越多所以更加会看到自与己的不足。学得越多就觉得自己懂得越少。如果觉得自己什么也没学到,那恐怕是因为过度满足于自己现有的知识而看不到一件事物的其他面向。

我们无法要求所有的老师的教学方法都能配合自己,但我们可以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太过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往往看不到自己的问题。

南大中文系才刚创立几年,许多事物都还在摸索的阶段。既然已经选择了这门课系是否应该和系上的同学和老师并肩作战,一起改进而不是一味地做出批评,表达自己的不满。提出自己的看法是好事,但在语气方面或许不需要这么愤怒吧。

秀彬

pj said...

都风平浪静了哦?

Anonymous said...

很高兴看到学弟或学妹们理性的回应,最棒的是我们都光明磊落的留言或回应这个讨论。赞成piggytyx,秀彬和PJ的意见。

补充秀彬的回应,那位同学除了可以就秀彬的建议思考以外,也许该回到原点想想自己为何选择大学教育,想想自己过去和未来的选择。这样会比较有建设性吧?

慧萍

Anonymous said...

其实南大中文系并没有所谓的乱七八糟的老师,唯独对课程设置,我倒有少许意见。发觉南大中文系的四年课程的主干,都专注于新华、东南亚华人文化文学,反观传统文学科目设置的反而不多,《诗经》、《史记》、《文选》这些传统科目一概缺乏,如果中文系不是以传统科目为安身立命之所,怎么能培养出人文修养深厚的学生呢?简单一句,没有中国传统文学,又怎么会有新华文学?

柯思仁 said...

你说“南大中文系的四年课程的主干,都专注于新华、东南亚华人文化文学,反观传统文学科目设置的反而不多”。

请看看必修课程的10门课,有多少门是新华、东南亚华人?多少门课是古典文学、中国历史、思想史等?

选修课的五组56门课中,有几组、几门课是新马华人、东南亚华人有关的呢?

请看看这个网页上的课程介绍:

http://www3.ntu.edu.sg/hss/chinese/
courses/undergraduate/
majorinchinese/listofmajorsubjects.htm

我不明白你所说的“主干”指的是什么。

Anonymous said...

何老师,这是你说的吧!---新加坡的中文系,也许不是那种人们一般观念里的“传统中文系”,却有自己的特色和强项。
那么我想请问您,一般观念的传统中文系是什么?南大中文系的特色与强项是什么?南大办中文系的理念又是什么?与中国和台湾办学有所不同的特色与强项在哪里?况且,新加坡办的中文系一定会比中国或台湾差吗?很多著名的学者教授都还留在美国发展!余英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们又何必厚此薄彼呢?我只是觉得,怎么样的办学理念,将会吸引怎么样的人才,也将会培养出怎样的人才。就像您的意思般,读中文系的人,多了股铜臭味,就会少了几分人文味道。

Anonymous said...

柯老师,对不起,我看错了你的名字。

Anonymous said...

很抱歉,我还看漏一些文章。柯老师说的:“我不认为新加坡的学生需要跟中国或台湾的中文系一样那么全面、深入的学习传统的学问。但是,他们必须有作为一个中文系学生最基本的知识。因此,文学、文化、历史、思想等方面,需要概论性的课程。“
所以南大四年的课程都是概念性课程?我始终找不到《诗经》也看不到《史记》。什么是中文系?中文系难道不是研究中国文学与文化吗?如果只有概念性课程,我们怎么能够掌握其中精髓呢。所以精髓中文系课程始终必须有主次、轻重之分别。如果想要了解中国文化,想吸收中国文化的精华,就必须到中国古典文学、古代典籍里去找。
我看不到概念性课程,对读中文系的人而言有何帮助。




有志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