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27 March 2015

戏剧风景一世纪,实践耕耘五十年

[为实践剧场创办50周年写的文章,刊载于《天门决》节目单。]

实践剧场今年进入第50年,正式的起点是1965年7月1日,戏剧家郭宝崑和舞蹈家吴丽娟联合创办新加坡表演艺术学院。50年来,多次改名重组,实践剧场自始秉持训练与表演并重的宗旨,藉由演习经典继承传统,通过创作展现创意,关注跨文化交流,开拓新艺术景观。作为一个独立的民间团体,实践剧场回应时代的声音,以艺术参与国家社会的建设,期间策略与方向或有异动,始终如一的是其前瞻性的先锋角色。

当然,实践剧场并不是这片风景中唯一的亮点。同样创办于1965年的儿童剧社,在程茂德的领导之下,培育不少青少年戏剧工作者,并创下一次演出近三万观众人次的纪录。另外,历史悠久的艺术剧场、从实践派生的南方艺术团、人民行动党各支部的戏剧组、左翼路线的康乐音乐研究会等,以及1970年代前期成立的十几个艺术团体,也以不同形式参与创造新加坡独立初期10年的丰富景观。

1980年代华语戏剧团体大结合时期,自《小白船》开始,到多达23个剧团参与的《㗝呸店》,以及新加坡华语戏剧团体联合会成立,实践剧场也是其中一个积极参与者。郭宝崑在1986年创办实践话剧团,开创剧团专业化运作模式的时候。同一个时期演艺工作坊、必要剧场、行动剧场等,稍后的戏剧盒、TOY肥料厂等,以及更后来的十指帮、野米剧团等,也纷纷以不同程度的全职方式出现。在政府艺术与文化政策的推动下,1990年代初以来的20几年,是新加坡本土剧场文化产业奠定基础的时代。

最靠近当下的10几年,郭践红担任实践剧场的艺术总监,以精彩的华语音乐剧和大众剧场,如《天冷就回来》、《聊斋》、《老九》、《天门决》等,大力拓展观众群体,并通过“勒紧腰带系列”,设立由刘晓义负责的实践实验室,鼓励不以市场为主要考量的创意与探索。这个时期,新加坡的艺术生态已经形成目不暇接的景观。

回首历史,这一切也不是从1965年开始的,即使表演艺术学院的创办和新加坡的独立刚好都发生在这一年。郭宝崑和吴丽娟都曾经是丽的呼声华语话剧研究组的成员,学院创办初期,也得到丽的呼声和艺术剧场的大力支援。1950年代,在华校学生与校友积极参与反殖民统治与争取独立运动的背景下,戏剧、舞蹈、音乐、美术等各种艺术形式,成为本土意识多元展现的媒介,也促成艺术活动的丰富与活跃。这个时期的中正戏剧研究会、华中戏剧研究会、艺术剧场、艺联剧团等,为后来的艺术发展奠下了厚实的基础。

再往前追溯的话,1940年代初期的抗日宣传戏剧和战后的左翼戏剧活动、1930年代响应中国抗日运动时期的救亡戏剧、1920年代民间文教社团和剧团的业余戏剧运动、1910年代欧洲戏剧与传统戏曲混合摸索时期的现代白话戏剧,都是一个又一个的巨人,站在一个又一个的肩膀上。

历史是一条难以寻获源头的长河。超过百年的现代戏剧,以及更长远的文化艺术传统,为我们当下的立足和未来的前行,奠定基础也提供启示。实践剧场的50年,参与了历史的建构,也从更长远的历史中获得丰富的资源与灵感。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