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17 December 2007

哈佛会议

从新加坡到 Boston, 是一个长得已经到了忍受极限的旅途。先是从新加坡飞到 Frankfurt 转机,再飞到纽约,在肯尼迪机场的国际终站下机出境,领了行李,再搭轻轨列车到国内机场,转搭小型飞机飞到 Boston. 连转机的时间,总共是30个小时。搭计程车抵达 Cambridge 的旅店时,全身的骨头好像要散成 206 块,没有两块是连起来的。

12月7日和8日的会议,却让我感觉着长途跋涉,竟是完全值得的。会议的主题是:Globalizing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Sinophone and Diasporic Writings. 两天的会议,见到了这个领域重量级的学者,如王德威、周蕾、史书美、张锦忠、廖炳惠、单德兴等等,还有年轻一代的学者,如 Jing Tsu, Eric Hayot, Emma Teng, Lok Siu, Alison Groppe, Eileen Chow, Carlos Rojas, Andrea Bachner, 庄华兴、朱崇科等等。最后一场的圆桌讨论,更是集合了领域内外的名家:周蕾、哈金、Haun Saussy, Brent Hayes Edwards, Marc Shell.

会议是跨领域的,却有深刻的讨论交集,学者们的共同话题,是建立在文学与文化理论的基础上。虽然个人的研究对象(文本)有所不同,可是,美国学界的理论训练却是共通的,也使得学者们的交流可以在这个基础上有效地进行,而不会形成各说各的,互相不感兴趣也无法切入的局面。如果说学术有一个理想国,这种在共同理论基础上的交流,可以说就相当接近了。人文领域的学术,本来就是非常个人的,往往就是独自面对资料和研究对象,很可能就成了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自己和自己说话。研究者期待交流的愿望,就在和自己选择的古人对话中实现。如果能够和当下的其他学者进行有意义的交流,那该是多么满足的事。

希望很快有下一次这么充实的交流,而且不必飞那么长的时间。当然,如果有这样的交流机会,在飞机上和机场里受一些折磨,也是值得的呢。

3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这让我想起七月到香港参加的IDEA conference。原本还告诉您我想不去呢。但在那一个星期里不论是papers,workshops还是special interest group meetings都让我大开眼界。尤其是和世界各地的教育戏剧工作者的交流更是让我觉得不枉此行。虽然大家的教学对象不同,语言上也有差异,但教育戏剧的理论基础却是一样的。当时我发现原来眼前的路不是孤独的。原来也有像我一样的朋友在摸索中学习。学习如何把教育戏剧带给学生。

我还有机会与Joe Winston 和 John O Toole交谈呢。太兴奋了!那几天还跟着QL老师和HL去看戏剧呢。那对我来说也是一次难得的经验。

FC

Anonymous said...

读书人真诚兴味也,相信很多后学能感染到。

Anonymous said...

群儒辩言伟服,当中最俊潇洒者,教授您啊。左右女学者,样儿似曾相识,然不可确认,乃向教授赐教。谢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