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1 December 2013

配合首部百年华文戏剧史《戏聚百年》发布 剧场人畅谈本地华语剧场发展


《联合早报》2013年12月1日

邓华贵 / 报道

从早期以募款赈灾、抗战救亡为目的,到后来以反映阶级斗争、多元文化环境、移民政策等课题,本地华语剧场过去100年来无疑见证了岛国的社会、经济与政治发展史,同时提供了一面反思的镜子。

如今这100年的丰富历史,都收录在本地首部华文戏剧史《戏聚百年:新加坡华文戏剧1913-2013》,由本地戏剧研究学者、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主任柯思仁副教授撰写。

柯思仁是三年前继华艺节制作“戏聚现场:新加坡华语剧展”与推出本地戏剧选集后,与新加坡国家博物馆及戏剧盒合作,系统梳理本地华语戏剧的源头与发展,并在近期完成著作《戏聚百年》。这是本地第一部有系统撰写的华文戏剧史。

配合新书出炉,柯思仁昨天于电力站剧场举办了闭门新书发表会,并邀请到国立教育学院李秉彝教授,前新加坡华语剧场联合会主席、剧评人邹文学,新闻工作者韩咏红,以及九年剧场艺术总监谢燊杰举行座谈,由戏剧工作者苏佳亮担任主持。

柯思仁:特别留意  被遗忘小人物小事件

作为一部记载本地华语剧场百年史的书籍,柯思仁表示在整理资料和撰写的过程,尽可能采取了最中立的笔调,并特别留意和记录历史中被人遗忘的小人物、小事件。

他在发表会上致辞说:“我们不难观察到,历史往往是有权力的人在书写。在各种历史叙述当中,其实有很多空隙,也许是一些被忽略、遗漏或排挤的人事物和声音。我想每一个人,不管是不是权力在握,都有权利参与历史的挖掘、叙述和建构。因此我希望借此书,让被人遗忘的小人物、小事件,也能够在历史上占有一个位置。”

在一小时半的座谈上,李秉彝谈到了二战后、50年代初期的本地华语剧场如何在外来团体影响下逐渐形成自己的生态。邹文学以剧场人兼报人的双重身份,畅谈华语剧场1960年代后的发展史。韩咏红分享了她10多年前担任《联合早报》艺术专线记者时,所观察到剧场与政府机构之间的微妙关系。谢燊杰则探讨了本地华语剧场目前所面对的四大问题。

参与筹办这次新书发表会的戏剧盒艺术总监郭庆亮说:“在剧场工作了20年,我慢慢体会到剧场需要两个很重要的空间,一个是记忆,一个是想象力。记忆不是一个可消费的物品,它往往是想象力的土壤。这次出版《戏聚百年》的工程因为有许多人的投入,让我们能将先辈的一些经历、智慧和记忆累积下来。有了这些记忆,我们的想象力才能在一片肥沃的土壤里生长。”

昨天的新书发表会也邀请到教育部兼通讯及新闻部政务部长沈颖担任嘉宾。

《戏聚百年:新加坡华文戏剧1913-2013》售价28元,可到精选书局(Select BooksArmenian Street)购买。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