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宇昕/报道 龙国雄/摄影
1913年11月7日,一个以“耆英善社”为名的白话戏演出在牛车水梨春园上演。这一重大史料发现,让一般对新加坡华语戏剧起源于1919年的认知,整整提前了六年,今年恰好是100年。
本地戏剧研究学者、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主任柯思仁副教授,三年前继华艺节制作“戏剧现场:新加坡华语剧展”与推出本地戏剧选集后,与新加坡国家博物馆及戏剧盒合作,系统梳理本地华语戏剧的源头与发展,最近终于完成著作《戏聚百年:新加坡华文戏剧1913-2013》。这是本地第一部有系统撰写的华文戏剧史。
最早的话剧演出追溯到1913年
柯思仁接受本报专访时说,本地前辈文史工作者方修,在其马华新文学大系中撰写了“戏剧”一集以及“剧运特辑”两集。方修首先整理出本地戏剧剧本与剧场活动史料,将1919年看作是新加坡华语戏剧的起点,但也表明在那之前,其实早有了白话戏剧的活动。
柯思仁说,中国现代白话戏剧起源于清末1906年,东京春柳社到上海发展后引起很大反响,因此他开始思考,当时上海及华南一带与南洋的交流密切,1907年至1919年之间现代戏剧怎么会没有传入?于是以1919年为起点,逐年回溯,最终在1913年11月7日的《振南日报》上发现“耆英善社”的白话戏剧演出资料。
那是一场赈灾义演,由华社组织,隶属同济医院,共演三天筹得超过1万银元。柯思仁说,相信这个善社只是一次性组织,并非剧团,目前没有文献说明他们还举办过其他白话戏演出。
这场剧演标榜“白话配景戏”,而白话、布景、实景和教育功能正是现代戏剧的特征,因此柯思仁将之纳入新加坡华语戏剧的历史脉络,成为本地华语戏剧最早出现的契机。
柯思仁说,这次整理发现了许多新的材料,再与一些回忆录、报章报道等交叉核对,最终实事求是地编撰成史。
与本地社会政治发展息息相关
戏剧作为一个重要的宣导教育媒介与工具,无论戏剧内容或剧场活动都充斥社会性,与本地社会政治历史发展息息相关,如早期的文明戏反对封建迷信,同时大多与募款赈灾有关。到了抗战时期,戏剧则呈现华侨心系祖国的心情,战后又投入到反殖建国的浪潮,如今则是百花齐放。
他以一张1959年自治政府成立后,国家元首尤索夫在当时的总理李光耀、当时的文化部长拉惹勒南揭幕国家剧场建筑地址的照片为例说明,在如此重要的官方场合中,揭幕牌匾以马来文和华文撰写,没有英文的存在,这是现在我们难以想象的。当综合时代背景来看,这个发现正好作为当时争取独立、建立马来亚,以及后来组织马来西亚这一系列事件的注脚。
这一系列发现对文史工作者而言,都是非常有趣且深富意义的。
华文报章是华语戏剧最重要推手
此外,剧场空间的改变也象征着戏剧发展的演变。他说,早期华语戏剧在传统戏曲的演出场所如余东璇街上的传统戏园里上演,白话剧与传统戏曲的关系仍处过渡时期。到了二三十年代,各大游艺场如新世界、大世界、快乐世界等陆续建成,戏剧便转移到游艺场,期间也有剧团尝试在维多利亚剧院上演戏剧,1959年后便进入国家推动兴建的演出场所,而今,剧场空间更是选择多元。
柯思仁说,华语戏剧最重要的推手当属各大华文报章,当时《星中日报》甚至曾以封面全版报道戏剧演出,可见当时戏剧是头等重要的大事。
柯思仁将在来临的星期六(11月30日)下午2时,在电力站剧场举行闭门新书发布会,与国立教育学院李秉彝教授,前新加坡华语剧场联合会主席、剧评人邹文学,新闻工作者韩咏红与九年剧场艺术总监、导演谢燊杰举行座谈。
●《戏聚百年:新加坡华文戏剧1913-2013》售价28元,可到精选书局(Select Books,Armenian Street)购买。
1 comment:
恭喜老師的書終於出了!!!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