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15 May 2007

国家博物馆



一个历史不太长的国家,要怎样叙述她的历史?这个问题,是我上个星期参观去年底重新开幕的国家博物馆时不断问自己的。

国家博物馆最主要的部分,就是在新的延伸建筑物里的新加坡历史馆。一走进遮盖得阳光一点不透的展馆里,就是多媒体的声影展示,我就觉得很不自在。我不是排斥多媒体,而是那些展示的形式和内容,相当的lame, 没有让人觉得一点惊喜。

接着看到第一件展品,就是历史最久远的“新加坡石”,那种展示的方式,不仅让我想起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在展厅前迎接访客的 Rosetta Stone. 后者是多少学者多少年月潜心研究后,揭开古埃及文字的谜团,可是,“新加坡石”究竟有没有吸引考古学者进行研究,我在叙述文字中没有看到什么说明。

几百年的历史不算太短,可是展览并没有让人觉得这几百年有什么太丰富的遗物。有一个可能,是我对这个历史比较熟悉,所以没有太多惊奇和赞叹。另外一个可能,就是怎样叙述的问题。展览的实物和图片,都是在为一个 narrative 服务的,如果这个 narrative 让我觉得没有太大的新鲜感和思考的刺激,就会觉得无趣了。

历史是一个叙事。亲爱的读者,我不是说“叙述”历史,像在“说”故事。我不是把“历史”比喻为“故事”。我说的是,“历史”,就是一种“说故事的方式”。

如此理解,也许可以好好思考一下,要怎样“说故事”,也就是要怎样的“历史”。

8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我对这个问题没有什么独特的看法,只是在想,为什么在对旧建筑物进行修复、扩建、改建时,设计师和有关当局总是要加入具所谓“现代元素”的设计,为什么就不能参照原建筑物的风格,设计出与它“匹配”却不失美感的“旧式”风格的新部分呢?难道不加入现代元素就无法为旧建筑注入现代活力么?如果是这样,那应该是设计师功夫不到家!哈哈。况且这博物馆本身就是座百年楼。

我觉得这种新旧结合的产物往往都奇丑无比,不伦不类。像是牛车水,克拉玛头等都是最佳证明。中央商业区很多旧式大厦近几年也“抢着”披上玻璃外衣,难道所谓的现代感就是要让所有建筑物的外表(玻璃窗)统一起来么?相比之下,中国银行的白色外墙便显得相当突兀,却又是这玻璃建筑群中最特别的。著名的罗浮宫中庭的玻璃金字塔加建部分,即使是由大名鼎鼎的贝律铭设计的,相信也曾遭不少人非议。

新旧结合搞不好,往往造就很多“笑话”。

bh

Anonymous said...

“说故事”的人都是天才,可以加进感性的成份,讲历史不必这样吧?有历史天才吗?
天才的技巧学不来吧?
故事可以让人痛哭流涕,没看见谁站在高楼大厦前喷泪...unless it's a tomb stone, a very personal tomb stone. if you can call that an architect's master piece

Anonymous said...

by the way, i kind like the picture

Anonymous said...

narrative, that is the word. i felt that too. thx

pj said...

自己還未去這間重新開幕的國家博物館。

但這幾天應該會抽空到那裏走走,除了要參觀新加坡歷史舘,我更想去看的則是(絕對不是偏心)堂哥在那兒展出的藝術作品。

希望能看到一點新鮮的。

Anonymous said...

会不会有比较性感的鬼魂在博物馆里出入呢?

yinghao said...

对,“历史”,就是一种“说故事的方式”。就像任何文本都有其虚构性,也有其主观性。历史记载有其片面性,往往由“赢家”/当权者/权威(authority)决定、诠释、操控。所以阅读历史时,不应该照单全收,而是广泛地接触各方论述在自行下判断。其实阅读任何文本都应该保持质疑的态度。

既然历史记载只是一方之说,那当然就是叙述角度的选择与效果的问题。所以我认为叙述技巧的运用是可以产生不同的阅读效果与感染程度。怎么说历史,才能让人们感兴趣呢?

怎么“说”华文华语,才能够让人们感兴趣呢?

Anonymous said...

能够被盗用的历史才是有意思的历史吧?
“野史”是历史吗?
为什么“史”和“屎”是一个发音?!
“历史“一词到底是怎么演变来得?
人为甚么觉得“陈年谷子烂芝麻”有新鲜感?
历史学家是不是都像king arthur 里的merlin 似的,倒着活,倒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