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柯思仁
《摆渡》说的是新加坡半个世纪的华文戏剧,配合共和国独立五十年的历史性庆典。在这个特定的时间点,为了展现独立建国的特殊意义,《摆渡》将重点放在五十年来华文戏剧走过的旅程,是可以理解的选择。此时此刻,除了以一九六五年为起点,有所回顾与怀想,进行反思与前瞻,也不妨记得,戏剧,或任何文化生产,往往有其更邈远的渊源,更广阔的脉络。
新加坡现代华文戏剧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一九一三年的一次跨族群的演出“耆英善社”。百余年来,华文戏剧此起彼落,有过几度繁盛,也有过些许消沉。生成于二十世纪初的华文戏剧,多数以酬赈救灾为演出目的,也意图通过演剧达到移风易俗、推广文明的目的。英国殖民地统治下的新加坡,华社商界、教育界、知识界是华文戏剧的主要推动者。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华文戏剧进入四〇年代末和五〇年代的活跃时期。首先是左翼运动通过戏剧表达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注,接着是通过学校为基地,延展扩大的蓬勃业余戏剧活动。中正中学戏剧研究会培养了一代戏剧爱好者,为戏剧发展奠定基础。艺术剧场在戏剧艺术提升和社会意识推动上有所建树,与讲究精致艺术表现的艺联剧团,并列这个时期最重要的剧团。与此同时,华校的戏剧也结合学生、职工、社会运动,作为反抗殖民统治、争取独立运动的积极参与者。
进入六〇年代,华文戏剧一方面参与民族国家的想象,另一方面,则由于政治理想各异,分别通过戏剧进行意识形态的宣扬。人民行动党的剧团以戏剧宣传政府政策,左翼的康乐音乐研究会则通过戏剧表现对于底层人民的关怀。这个时期的两个主要团体,以郭宝崑为主的新加坡表演艺术学院,以及程茂德领导的儿童剧社,在艺术形式探索与观众群体拓展方面皆成果丰硕。七〇年代上半期,剧团数目与观众数量,都创造了历史性的高峰。
八〇年代以后,政府开始积极推动戏剧发展,民间戏剧界也进行整合,举办联合演出、戏剧营,成立华文戏剧团体联合会。华文戏剧重新出发,也由于区域局势的开放,有更多机会与中国、台湾、香港等地的华人戏剧家进行交流。郭宝崑作为这个时期最重要的戏剧家,一方面作为区域华文戏剧界交流的推手,另一方面,他也是戏剧观念的带领者,并在原本各语文源流戏剧有所区隔的现实中,成为跨文化、跨族群沟通的推手。
随着新加坡社会环境、教育体制的改变,以及英语戏剧在八〇年代的崛起,传统背景的华文戏剧界面对危机,也见证新一代双语戏剧工作者的出现。实践剧场在后郭宝崑时代继续发展经典与实验的戏剧,并开创大众音乐剧的成功之路。新崛起的华语或双语专业剧团:戏剧盒、TOY肥料厂、十指帮、九年剧场等,则以不同理念与风格,展现具有活力的多元姿态,也积极进行跨语言、跨社群的对话与交流。
超过百年的新加坡华文戏剧,始于赈灾自强、启迪民智,也参与了国家意识建构、关怀底层社群、重新整合出发、走向专业发展,并在全球化环境中扎根本土、进行跨界对话。《摆渡》将叙述重点放在后半部的历史,以当下的视角重新温习华文戏剧走过的半个世纪。让我们一起,让创作团队为我们摆渡,经历一次华文戏剧历史的精彩航程。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