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13 February 2009

滨海湾

每年看华艺节演出的那几天,才有比较多的机会在滨海湾走走看看。这个地方,以前叫做 Elizabeth Walk. 现在不知道还有没有用这个名字。不过,即使名字一样,空间已经完全不同了。有意思的是,作为一个情侣拍拖的圣地,倒是没有改变。

与去年不同的是,Esplanade 前的空地,今年多了一个半户外半圆形剧场。称为“半户外”,是因为虽然建在户外的空地上,观演区上却盖了遮棚,是一个像船帆的结构体。



右边是观众席,星期天晚上,有类似歌台的表演,如果仔细看的话,可以看到观众席外沿站满了人,里面的座位早就暴满了。观众看起来大多数是中年以上。 这应该是配合华艺节举行的免费户外演出,现场演唱的歌手,我记得曾经在某处七月歌台看过。

整个现场气氛,和室内剧场里上演的中产阶级节目,完全不同。毗邻的空间,像是两个互不重叠也互不相识的世界。如此安排,显然喻示了两个世界可能发生的交流。不过,不知道是哪个场域的观众,比较可能进入另外一个场域?进入之后,他/她作为一个闯入者,会有什么文化震荡吗?这样的震荡,会是一种怎样的文化交流?

视角稍为偏左,看到的就是这样一个经典的风景。我用相机把它拍了下来,想着是不是要寄给旅游局作为他们的官方网站的宣传照。



我的部落格所用的标签,“如果岛国”标示的是关于新加坡的书写,“一个离人”则是我作为游客,关于他方的纪录。这一则,应该怎样标示?明明是关于岛国,可是,却是用一个游客的观点在看。如果我是岛国的游客,应该会被这个风景给迷醉了。如果我是岛国的游客,那该是多么幸福的啊。

视角再向左移动一个直角,就是岛国未来的寄托所在了。这个风景,每天都在改变,据说,今年底就会落成了。岛国近年来(还是有史以来?)最庞大的单一发展项目,可以制造多少多少个就业机会,可以带来多少多少经济效益,可以增加多少多少国民生产,可以带动多少多少周边发展……



现在,让我们默默观望,默默期待。那些起重机,看起来像我去做针灸,一根一根扎在我的背上的钢针。再过一些日子,钢针拔起来,是不是人就康复了?

说到背上的针,哎哎,我最近背痛越来越厉害了呢。是不是又该去扎针了呢?不过,那是题外话了。

2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照片拍得真漂亮!

Anonymous said...

其实我都想不起来新建的这个舞台跟原来的有什么不同。(不是本来那里就有一个)

我觉得新加坡像一个果实,核心部分汇聚了大部分精华,外围很单一。如果要拍一部像《巴黎,我爱你》类区域特色的《新加坡,我爱你》,估计只能像旅游宣传片一样从中心地带找些chinatown,little india这些来拍。顶多再加上东西部都不会有什么区别的“组屋曲”,“工业区”。
总之我还是爱新加坡的!嗯!虽然我不是新加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