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30 August 2008
Thursday, 28 August 2008
新加坡大专文学奖
上个星期六,福建会馆的三个文学奖在南大的讲堂举行颁奖典礼,我受邀出席。简单的仪式,却显示了福建会馆这些年来持续推动华文写作的努力。我曾经主办过文学奖,很清楚知道要持之以恒,不仅是资金的问题,也是一种使命感的力量在推动。这种精神,的确是值得赞赏和表扬的。
出席颁奖里前,我知道有南大中文系的同学得奖,但是不知道是谁得奖。看到颁奖礼的得奖名单,的确是我非常惊喜。四个主要奖项,都有我们的同学的奖呢。
看着他们一个一个上台领奖,有的还上台不止一次。我真的很高兴,颁奖礼结束后,一一跟他们道贺。
得奖,是值得庆贺的。不过,得奖不是一个单独的事件。他们这些年来的耕耘,肯定付出不少。一点一滴的累积,也是一个漫长而充实的学习过程。这是得奖之前的努力。得奖之后,希望他们还继续写作,或者从写作开始,发现其他也同样有意义的活动。
我很庆幸在一个星期六的下午,出席了这么一个颁奖礼,亲自分享了同学们的喜悦和成就。
Monday, 25 August 2008
“剧场艺术”讲座系列③
主讲人: 郭践红(实践剧场 艺术总监)
讲座内容:舞台设计
日期:29/08/2008 (星期五)
时间:1430-1730
地点:LT 11
主讲人资料:http://www.ttp.org.sg/
主办:茶霓思剧团 http://ntuzwxdrama.blogspot.com
无论你是不是中文系的同学,都欢迎参加。
讲座内容:舞台设计
日期:29/08/2008 (星期五)
时间:1430-1730
地点:LT 11
主讲人资料:http://www.ttp.org.sg/
主办:茶霓思剧团 http://ntuzwxdrama.blogspot.com
无论你是不是中文系的同学,都欢迎参加。
Sunday, 24 August 2008
厕所里的文字
要怎样告诉使用厕所的人,用后冲水,为别人着想?用文字提醒吧。问题是,用怎样的文字?这两个地方的厕所文字,是不是显示了两个地方的文化有所不同?不同在哪里?
文字分析,也就是文化分析。日常的一个招贴,可以看出文化性格的某些特征。亲爱的读者,你们自己来分析吧。
新加坡的厕所文字
台北的厕所文字
文字分析,也就是文化分析。日常的一个招贴,可以看出文化性格的某些特征。亲爱的读者,你们自己来分析吧。
新加坡的厕所文字
台北的厕所文字
Saturday, 23 August 2008
厨房漏水
厨房的天花板漏水。父亲在厨房中央摆放着一个脸盆,让水一滴一滴的收集,几天下来,竟然也装满了半盆。
我们一直烦恼,要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请 town council 的人来看过,说是我们的水管漏水,要我们自己找 contractor 来解决。
好吧,要从哪里找可以信赖的 contractor 呢?朋友告诉我,不妨试一试 NTUC Income 的服务热线。
打电话给热线,我向接线员简单描述了问题,他说,没问题,半个小时内,contractor 就会打电话给我。不到十分钟,果然接到 contractor 的电话,说一个小时后就会来。我要去开会,就请父亲在家里等。
晚上回到家里,向父亲问起,他说,解决了。我问他,多少钱。他笑笑说,没收钱。
呵,问题解决而不需要花钱?有这么好康的事?
早上 contractor 来了,仔细检查之后,最后发现是父亲房里的厕所马桶水箱漏水,细水长流,就渗透到地板,然后从楼下的厨房天花板滴下来。contractor 在马桶水箱里做了一些调整,说没事了,也没有收钱,就走了。
真是难以相信,不过,心怀感激。当然,我们也作了各种猜测,为什么不收钱。无论如何,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对我们来说,让我们烦恼了许久,就这么解决了。本来已经做好心理准备要花上一笔钱的,现在免费解决,怎么能够不感激呢?不是钱的问题,而是整个服务的方式和态度。相比之下,town council 的服务就显得没有用心了。
如果读者们家里有什么问题,我极力推荐 NTUC Income House Services, 热线电话:6788 8788
我们一直烦恼,要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请 town council 的人来看过,说是我们的水管漏水,要我们自己找 contractor 来解决。
好吧,要从哪里找可以信赖的 contractor 呢?朋友告诉我,不妨试一试 NTUC Income 的服务热线。
打电话给热线,我向接线员简单描述了问题,他说,没问题,半个小时内,contractor 就会打电话给我。不到十分钟,果然接到 contractor 的电话,说一个小时后就会来。我要去开会,就请父亲在家里等。
晚上回到家里,向父亲问起,他说,解决了。我问他,多少钱。他笑笑说,没收钱。
呵,问题解决而不需要花钱?有这么好康的事?
早上 contractor 来了,仔细检查之后,最后发现是父亲房里的厕所马桶水箱漏水,细水长流,就渗透到地板,然后从楼下的厨房天花板滴下来。contractor 在马桶水箱里做了一些调整,说没事了,也没有收钱,就走了。
真是难以相信,不过,心怀感激。当然,我们也作了各种猜测,为什么不收钱。无论如何,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对我们来说,让我们烦恼了许久,就这么解决了。本来已经做好心理准备要花上一笔钱的,现在免费解决,怎么能够不感激呢?不是钱的问题,而是整个服务的方式和态度。相比之下,town council 的服务就显得没有用心了。
如果读者们家里有什么问题,我极力推荐 NTUC Income House Services, 热线电话:6788 8788
Labels:
平常
Tuesday, 19 August 2008
奥运银牌
等了48年,终于再次等到第二面奥运银牌。对于国家来说,这是一个重大的荣耀,也是一个重大的成就。总理为了让国人能够尽兴观看这场重要的比赛,宁可让自己的宣布国家政策的国情群众大会,延后一天播映。这个行动,从象征的角度来说,显示了国家荣耀和国际成就的重要性。
可是,一直以来,坊间都有许多杂声。这些杂声展现了某种国家认同的深刻,也是这几十年来逐渐建立起来的归宿感。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庆幸新加坡人的自我认同的成功塑造。当然,从相反的角度来说,这也显示了人们的国家认同的某种狭隘性,尤其在这个经济全球化、人才全球流动的环境里,更显得这种认同的局限性。哦,那是不是说,国家认同与全球化这两个概念,有着某种根本的矛盾?坦白说,从理论上来看,这种矛盾已经不是新鲜的话题。
我倒是有另外的一些问题。如果人们的这种对于荣耀和成就的抗拒,并不是针对这个事件/人物本身,而是有另外一些表面上看不出来的原因,那我们是不是有探讨的勇气和面对的诚恳?那是什么原因?正因为并不直接跟事件/人物有关,要推断也并不容易。不过,如果对于岛国的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等等有所研究和了解,也许可以作出一些判断。
我相信那些决策者是知道的,只不过牵涉太过复杂,有一些情况又不见的是那么容易掌握和改动。
无论如何,争取到这一面银牌,已经是不容易的事了。也许,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还是蛮享受这面银牌所带来的荣耀感和成就感的吧。
可是,一直以来,坊间都有许多杂声。这些杂声展现了某种国家认同的深刻,也是这几十年来逐渐建立起来的归宿感。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庆幸新加坡人的自我认同的成功塑造。当然,从相反的角度来说,这也显示了人们的国家认同的某种狭隘性,尤其在这个经济全球化、人才全球流动的环境里,更显得这种认同的局限性。哦,那是不是说,国家认同与全球化这两个概念,有着某种根本的矛盾?坦白说,从理论上来看,这种矛盾已经不是新鲜的话题。
我倒是有另外的一些问题。如果人们的这种对于荣耀和成就的抗拒,并不是针对这个事件/人物本身,而是有另外一些表面上看不出来的原因,那我们是不是有探讨的勇气和面对的诚恳?那是什么原因?正因为并不直接跟事件/人物有关,要推断也并不容易。不过,如果对于岛国的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等等有所研究和了解,也许可以作出一些判断。
我相信那些决策者是知道的,只不过牵涉太过复杂,有一些情况又不见的是那么容易掌握和改动。
无论如何,争取到这一面银牌,已经是不容易的事了。也许,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还是蛮享受这面银牌所带来的荣耀感和成就感的吧。
Monday, 18 August 2008
文学批评关键词
柯思仁、陈乐《文学批评关键词:概念·理论·中文文本解读》
南大中华语言文化中心、八方文化创作室出版(2008年),283页。
这是一本关于如何阅读文学作品的书。
如何阅读作品,是文学理论最重要的出发点,也是文学理论尝试要解决的问题。
本书列出与文学批评有关的十五个关键词,以欧美文论所阐发的内容为基础,并适当地参照于中国的文学批评。讨论的对象,主要是现代中文文学作品,还涉及非文字的文本,如绘画、音乐、广告等等,以及各种广义的文化产品与文化行为。
本书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处理的是几个基本课题:作者、阅读、文本;第二部分是文本的阅读策略,是读者面对文本的切入方法与分析工具;第三部分是将文本置于特定的社会文化语境中,关注的是文本的政治性。
汪晖(北京清华大学)为这本书写的序文中说:
从形式上看,这是一部对现代文学批评的关键概念进行梳理和归纳的著作,但实际上它还是一部以关键词的形式展开的对于文学批评的关键问题的创造性探索。我认为作者对于文学批评的方法论革命及其历史含义有着深入的和完整的把握,这为这部著作的两个主要的理论特点奠定了基础。
《文学批评关键词》打破了民族国家和区域的界限,而将中文视为一个文学世界,并以现代文学批评的方法和概念对之进行细读和分析。这样一种批评实践不但与通常的民族主义文学史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且也以细腻的文本解读说明了这一批评实践为什么成为一种跨越国界的世界性现象。
他们对于文学批评理论的深入了解和对于文学历史的广泛涉猎,使这部著作在同类作品中独树一帜。对于从事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的学者和学生而言,这部著作无疑是一本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入门读物。
本书在各大书局均有出售,定价为新币26元。
Labels:
阅读
Friday, 15 August 2008
8Q sam
第一次发现这座建筑正在整修,是在今年3月。这是我的母校,公教中学附小。当时拍了几张照片,但是一直没有放上部落格。下面这张,就是3月排的。
March 2008
三个月后,也就是今年6月,当我再次来到这个地方,已经成为一个积极进行改建的工地。L 字形的操场上,堆满了各种建筑器材和材料,外墙也敲掉了一部分。我曾经在部落格上放了一些照片,也说过我和这个地方的关系,以及这座建筑的历史。
June 2008
今天,当我准备到戏剧中心看《舞国女皇》的首演之前,又经过这里。整座建筑改头换面,焕然一新,已经在准备明天(星期五)的开幕了呢。看来是要连夜赶工的了,我傍晚经过时,还有人在进行最后的整修部分。不过,我已经接到邀请,明天正是这个地方,开始生命新的一页的日子。
August 2008
这个校舍,会有什么新的使命?那就是新加坡美术馆的延伸,招牌已经树立起来,叫做 8Q sam. sam 是新加坡美术馆的简写,而 8Q 指的就是这个建筑的地址:8 Queen Street. 我明天还要看《舞国女皇》的演出,而且要参加演出后的对话会,不能够去赴旧校舍改为美术馆的开幕。不过,想到这个生活了六年的地方,能够有新的生命,还是蛮欣慰的。在这个岛国,这样的命运,还真难得。其中一个要感谢的人,就是美术馆现任馆长郭建超。他是公教的校友,我相信,校友对母校的感情,会促成一些原本可能不会发生的事。就像当年杨荣文,促成了圣约瑟书院校舍的保留,很巧的,也是成了美术馆。
March 2008
三个月后,也就是今年6月,当我再次来到这个地方,已经成为一个积极进行改建的工地。L 字形的操场上,堆满了各种建筑器材和材料,外墙也敲掉了一部分。我曾经在部落格上放了一些照片,也说过我和这个地方的关系,以及这座建筑的历史。
June 2008
今天,当我准备到戏剧中心看《舞国女皇》的首演之前,又经过这里。整座建筑改头换面,焕然一新,已经在准备明天(星期五)的开幕了呢。看来是要连夜赶工的了,我傍晚经过时,还有人在进行最后的整修部分。不过,我已经接到邀请,明天正是这个地方,开始生命新的一页的日子。
August 2008
这个校舍,会有什么新的使命?那就是新加坡美术馆的延伸,招牌已经树立起来,叫做 8Q sam. sam 是新加坡美术馆的简写,而 8Q 指的就是这个建筑的地址:8 Queen Street. 我明天还要看《舞国女皇》的演出,而且要参加演出后的对话会,不能够去赴旧校舍改为美术馆的开幕。不过,想到这个生活了六年的地方,能够有新的生命,还是蛮欣慰的。在这个岛国,这样的命运,还真难得。其中一个要感谢的人,就是美术馆现任馆长郭建超。他是公教的校友,我相信,校友对母校的感情,会促成一些原本可能不会发生的事。就像当年杨荣文,促成了圣约瑟书院校舍的保留,很巧的,也是成了美术馆。
Wednesday, 13 August 2008
首演之夜
明天晚上就是《舞国女皇》的首演。六场的票已经全部卖完。原本已经忐忑不安,知道场场满座,更是紧张。
我的习惯是写完剧本之后,就不管导演和演员做什么、怎么做,不过,到时会看到一个如何经过改头换面的戏,还是有所期待的。最期待的是,看戏会有惊喜,就好像看一个我从来不认识的剧本排成的戏。
被赞还是被骂,就看明晚了。
我的习惯是写完剧本之后,就不管导演和演员做什么、怎么做,不过,到时会看到一个如何经过改头换面的戏,还是有所期待的。最期待的是,看戏会有惊喜,就好像看一个我从来不认识的剧本排成的戏。
被赞还是被骂,就看明晚了。
Saturday, 9 August 2008
吊钢索的李宁
我没有看北京奥运会开幕的前半部。从运动员进场开始,我才坐在电视机旁。对于很多观众来说,这个部分应该没有前面张艺谋导演的那些部分那么精彩有看头。可是,我却最喜欢看这个部分。
我看着每一个国家的队伍,擎举着他们的国旗,像散步一样悠闲的走进运动场。他们是这个盛会的焦点,也应该如此。他们代表着各自的国家,无论接下来的几个星期,是得奖还是没有得奖,他们都是国家和他们人民的骄傲。这些年来的奥运,运动员的入场,是那么轻松悠闲,你也可以说是队伍散漫,完全排不成队伍。可是,我却看到这种散漫的美。那种拘谨的排阵入场方式已经不流行了。这种散漫,象征着运动员的个体性被尊重和释放。看着每一个运动员,四处张望、挥手、拍照,神情各异,有的比较腼腆,有的比较兴奋,有的比较拘谨。我看到的不仅是一个一个一共204个国家队伍,而是成千上万的个人。
接着下来,北京市长和奥委会主席的致词,中国国家主席的宣布开幕,都平实、亲切、感人。八位前运动员,拉着奥运旗进场,绕场一周,也都让人佩服主办者对于曾经为国家做出贡献的运动员的尊重和敬意。他们在过去的杰出表现,的确是应该值得全场十几万人的注目和鼓掌的。
开幕礼的最后一个项目,就是火炬传递的最后一程。全世界都在猜测和期待,这个高潮节目将会是如何进行,而谁又会是最后一棒点燃圣火的人。一棒接一棒,观众又看到一个接一个的杰出运动员。这些运动员和他们手中的火炬,同样的让现场观众注视和仰望。
最后一棒,终于揭晓。那是李宁。也许很多人和我一样,都觉得那是很适当的选择。我也充满敬仰之心,等待李宁点燃圣火。
突然,李宁的双脚腾空,接着就在鸟巢的棚顶,被钢索吊着,作出跑步的动作,绕场一周。那的确是意想不到的节目,也的确是非常 spectacular. 可是,我的心里却也突然有种悲凉的感觉。一个运动员,最根本的精神,是把他的身体的潜能发挥到极限,并由此来表现他的杰出。可是,李宁被吊着钢索,模拟跑步的动作,看在我的眼里,他竟像是在无力的挣扎。运动员的精神,使用个人的体力和意志力,克服地心引力,现在,用钢索把李宁吊起,竟像是对于他的体力和意志力的一种嘲讽。
在这个节目里,李宁已经不是一个运动员,而是一个导演发挥想象的道具。的确,这个节目很精彩,可是,精彩的是导演的设计,而不是运动员。导演一心一意要作出让人叹为观止的表演,可是他忘了,无论是怎样的表演,都不应该忘了这次表演的语境,那就是,这是奥运会,焦点应该是奥运精神和运动员,而不是某个导演的某个表演。这样的表演,恰恰就背离了以人为本,以运动员为重心的精神。
别的运动员的出场,我们看了,记得的是运动员。可是,李宁的出场,观众很可能记得的是表演的戏剧性,而忘了李宁作为一个杰出的运动员。本来,最后一个出场点燃圣火的运动员,使大家期待最受到尊重的一个。现在,他的光芒被表演所掩盖,我只能说,那真是一个无奈的反讽。
我看着每一个国家的队伍,擎举着他们的国旗,像散步一样悠闲的走进运动场。他们是这个盛会的焦点,也应该如此。他们代表着各自的国家,无论接下来的几个星期,是得奖还是没有得奖,他们都是国家和他们人民的骄傲。这些年来的奥运,运动员的入场,是那么轻松悠闲,你也可以说是队伍散漫,完全排不成队伍。可是,我却看到这种散漫的美。那种拘谨的排阵入场方式已经不流行了。这种散漫,象征着运动员的个体性被尊重和释放。看着每一个运动员,四处张望、挥手、拍照,神情各异,有的比较腼腆,有的比较兴奋,有的比较拘谨。我看到的不仅是一个一个一共204个国家队伍,而是成千上万的个人。
接着下来,北京市长和奥委会主席的致词,中国国家主席的宣布开幕,都平实、亲切、感人。八位前运动员,拉着奥运旗进场,绕场一周,也都让人佩服主办者对于曾经为国家做出贡献的运动员的尊重和敬意。他们在过去的杰出表现,的确是应该值得全场十几万人的注目和鼓掌的。
开幕礼的最后一个项目,就是火炬传递的最后一程。全世界都在猜测和期待,这个高潮节目将会是如何进行,而谁又会是最后一棒点燃圣火的人。一棒接一棒,观众又看到一个接一个的杰出运动员。这些运动员和他们手中的火炬,同样的让现场观众注视和仰望。
最后一棒,终于揭晓。那是李宁。也许很多人和我一样,都觉得那是很适当的选择。我也充满敬仰之心,等待李宁点燃圣火。
突然,李宁的双脚腾空,接着就在鸟巢的棚顶,被钢索吊着,作出跑步的动作,绕场一周。那的确是意想不到的节目,也的确是非常 spectacular. 可是,我的心里却也突然有种悲凉的感觉。一个运动员,最根本的精神,是把他的身体的潜能发挥到极限,并由此来表现他的杰出。可是,李宁被吊着钢索,模拟跑步的动作,看在我的眼里,他竟像是在无力的挣扎。运动员的精神,使用个人的体力和意志力,克服地心引力,现在,用钢索把李宁吊起,竟像是对于他的体力和意志力的一种嘲讽。
在这个节目里,李宁已经不是一个运动员,而是一个导演发挥想象的道具。的确,这个节目很精彩,可是,精彩的是导演的设计,而不是运动员。导演一心一意要作出让人叹为观止的表演,可是他忘了,无论是怎样的表演,都不应该忘了这次表演的语境,那就是,这是奥运会,焦点应该是奥运精神和运动员,而不是某个导演的某个表演。这样的表演,恰恰就背离了以人为本,以运动员为重心的精神。
别的运动员的出场,我们看了,记得的是运动员。可是,李宁的出场,观众很可能记得的是表演的戏剧性,而忘了李宁作为一个杰出的运动员。本来,最后一个出场点燃圣火的运动员,使大家期待最受到尊重的一个。现在,他的光芒被表演所掩盖,我只能说,那真是一个无奈的反讽。
Wednesday, 6 August 2008
Tuesday, 5 August 2008
师生编剧柯思仁刘晓义笔谈 50年代政治和舞女文化
《联合早报》2008年8月5日
《舞国女王》主题涉及50年代舞女文化、政治思潮、新加坡独立运动等重要社会和政治课题,针对这些课题,两名编剧,也是师生关系的柯思仁和刘晓义以笔谈方式,表达各自的看法——
新加坡情意结
● 柯思仁:
这是最难回答的问题。我比较习惯以抽离方式来谈跟新加坡有关的事情。也许是因为这个谈论的对象本来就太过具体和接近,本来就是生活的一个部分,如果再过于耽溺的话,可能会让人伤痛。于是你可以说,情意结肯定是有的,而且很深。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情意结这个概念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有时表现出来,恰好和内心所想的相反。
● 刘晓义:
我是个外国人,但每次谈到新加坡,对我而言都是一个有趣的话题。
首先我自认比较了解新加坡。由于个人兴趣及工作关系,其实我了解许多新加坡人都未必知道的事。反讽的是,实践剧场在“街戏”中努力“扫盲”、推广的本地历史、文化、习俗,是由我这个外国人来做的。每次当我在街上为来来往往的新加坡人讲新加坡历史时,总是心生一种怪异感。
这种怪异感证明熟悉感与归属感是两个不同的事情。我可以对这里越来越熟悉,越来越舒适,越来越发现这里的可爱之处,可毕竟这里不是我早年生长的地方,我始终没有办法对新加坡产生比中国还大的归属感。
也许保持这种距离,可更客观理性地观察和思考这里曾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一切。
50年代的新加坡政治环境
● 柯思仁:
1950年代是激情而充满理想主义的年代。与现在不同的是,那也是一个价值多元化的时代。这几年我对于独立前后的新加坡很感兴趣,研究工作也涉及那个年代的文化、艺术、社会和思想。去年我参与了圆切线举办的展览“逍遥游:新加坡的中学生活与课余活动(1945-1965)”的筹备工作,也有机会更深入地了解那个时代。
一般对于那个年代的认知,主要是反殖和独立运动。从政治史角度来说,这当然是非常重要的部分。不过近年来有不少人开始挖掘官方叙述版本以外的历史,例如从学生运动参与者的角度来进行叙述,让我们发现原本被隐埋的理想主义和对于本土的热情。另一方面,除了政治,还有许多其他的层面,属于社会的层面,更直接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也有更多的展现。
● 刘晓义:
50年代对我而言是多元的。处于一个政治变动、文化交错的年代,其社会环境必定复杂而精彩。在这个环境中,移民社会一方面延续传统思想和价值观,一方面适应英殖民政府的经济社会,当然还有反赤声浪,争取独立的反殖浪潮,以及马来亚文化建设等等……这中间,“反黄运动”作为武器的意义并不简单,甚至成为当时人民行动党的四大纲领之一。单从这一点就能窥探出,它所“反对”的未必只是“黄色文化”那么简单。
随着那个时代的过去,主流意识形态逐渐“霸占”了喉舌,我们听到多元声音的机会就越来越少——包括当年在“反黄运动”当中被压迫者的声音。可以说,很多弱势但是真实的历史,都隐藏在主流意识形态之下。于是这个城市的历史和现状,
舞女文化和舞女
● 柯思仁:
首先,1950年代反黄运动的直接目标是包括脱衣舞在内的色情文化,不过他们的对象是殖民地统治者。因此反黄运动是一种声东击西的策略。黄色文化的广泛流传,从道德角度来说,当然也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撇开这些不说,对于一个成熟的社会来说,我是认为脱衣舞这类的表演,并不是需要赶尽杀绝的。反过来说,前几年的“癫马”表演,我倒是觉得那是有点虚伪的。既然是商业化的脱衣舞表演,何必非得要假装成艺术呢?
这里有一个根本的重点,那就是在这个活动中,是不是有人被剥削,无论是舞女,还是观众。譬如说,舞女是被迫表演的未成年少女,或者观众是心智成熟的少年,那就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关注。如果没有涉及剥削(当然“剥削”本身也是一个复杂的课题),那么倒不必把一般人民看成永远长不大的孩子。
● 刘晓义:
《舞国女皇》中的“舞女”,其实就是一把声音。一把不同于主流意识形态的声音。历史的建构中,基本上都是以男性社会的角度去叙述的。舞女作为“黄色文化”中男性的“消费品”,却也作为“反黄运动”中十恶不赦的“毒品”,成为男性“正义行为”下的“牺牲者”。在这一过程中女性作为弱势群体,可以说,她们在男人所建构的历史当中,没有得到应有的理解和尊重。剧本就是尝试重新去叙述舞女的故事,从而去解构历史。
一个现代社会不可能是完全一元的,但往往只有胜利者的历史会被当作唯一的“历史”纪录下来。舞女的声音曾真实地在这个城市里存在,如今被掩埋着。剧本尝试发出舞女的声音,是要让现代社会知道我们原本所以为理所当然的“历史”,未必是历史的全部。同样,今天便是明天的历史。今天的社会里,也许也有形形色色的“舞女”声音同样被掩埋在主流社会声音底下,没有人去倾听。但是你不能否认她们也将是历史中重要的一部分。
师生合作的创作方式
● 柯思仁:
我认识晓义时他是一个演员,而我是个观众。我不敢以老师自居。我们刚开始合作写这个剧本时,也是一种平等的伙伴关系。后来晓义进了南大中文系,成为我的学生,这完全是巧合。我倒不觉得有什么特别。对我来说,目前名义上的师生关系只是阶段性的。我们之前是朋友,晓义毕业后我们也仍然是朋友。合作过程中我也向他学了许多。晓义很有才华,文字的感觉丰富,文采也好。我们的配合很有默契。《舞国女皇》是第一次合作,但是我们已在讨论接下来的合作计划了呢。
●刘晓义:
我首先是个演员,然后才是编剧。这促使我在创作剧本时,常是以演员本体为出发点。不论是人物发展还是舞台调度,都带有较多的感性成分。创作可能更多源于一种冲动,而不是理性思考。
柯老师带给我的是理性思考。四五年前我创作第一个剧本时,他就是我的指导老师。虽然那时交流不多,但是从他身上学习到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剧本不只需要其外部戏剧效果罢了,还需要其内部的多层内涵。
时隔几年我们决定合作写《舞国女皇》,我随后也进入南大成为他的学生。可以说整个创作过程我同样在上课,从柯老师身上汲取我本来欠缺的东西,是一次很难得的体验。
● 柯思仁 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作品有《市中隐者》、《骨骨》、《独在家乡为异客》等。
● 刘晓义 生于中国,现就读南洋理工大学。曾任实践剧场驻团演员三年,近年涉足编剧和导演,作品有舞剧《2105》、舞台剧《猫人》等。
《舞国女王》主题涉及50年代舞女文化、政治思潮、新加坡独立运动等重要社会和政治课题,针对这些课题,两名编剧,也是师生关系的柯思仁和刘晓义以笔谈方式,表达各自的看法——
新加坡情意结
● 柯思仁:
这是最难回答的问题。我比较习惯以抽离方式来谈跟新加坡有关的事情。也许是因为这个谈论的对象本来就太过具体和接近,本来就是生活的一个部分,如果再过于耽溺的话,可能会让人伤痛。于是你可以说,情意结肯定是有的,而且很深。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情意结这个概念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有时表现出来,恰好和内心所想的相反。
● 刘晓义:
我是个外国人,但每次谈到新加坡,对我而言都是一个有趣的话题。
首先我自认比较了解新加坡。由于个人兴趣及工作关系,其实我了解许多新加坡人都未必知道的事。反讽的是,实践剧场在“街戏”中努力“扫盲”、推广的本地历史、文化、习俗,是由我这个外国人来做的。每次当我在街上为来来往往的新加坡人讲新加坡历史时,总是心生一种怪异感。
这种怪异感证明熟悉感与归属感是两个不同的事情。我可以对这里越来越熟悉,越来越舒适,越来越发现这里的可爱之处,可毕竟这里不是我早年生长的地方,我始终没有办法对新加坡产生比中国还大的归属感。
也许保持这种距离,可更客观理性地观察和思考这里曾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一切。
50年代的新加坡政治环境
● 柯思仁:
1950年代是激情而充满理想主义的年代。与现在不同的是,那也是一个价值多元化的时代。这几年我对于独立前后的新加坡很感兴趣,研究工作也涉及那个年代的文化、艺术、社会和思想。去年我参与了圆切线举办的展览“逍遥游:新加坡的中学生活与课余活动(1945-1965)”的筹备工作,也有机会更深入地了解那个时代。
一般对于那个年代的认知,主要是反殖和独立运动。从政治史角度来说,这当然是非常重要的部分。不过近年来有不少人开始挖掘官方叙述版本以外的历史,例如从学生运动参与者的角度来进行叙述,让我们发现原本被隐埋的理想主义和对于本土的热情。另一方面,除了政治,还有许多其他的层面,属于社会的层面,更直接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也有更多的展现。
● 刘晓义:
50年代对我而言是多元的。处于一个政治变动、文化交错的年代,其社会环境必定复杂而精彩。在这个环境中,移民社会一方面延续传统思想和价值观,一方面适应英殖民政府的经济社会,当然还有反赤声浪,争取独立的反殖浪潮,以及马来亚文化建设等等……这中间,“反黄运动”作为武器的意义并不简单,甚至成为当时人民行动党的四大纲领之一。单从这一点就能窥探出,它所“反对”的未必只是“黄色文化”那么简单。
随着那个时代的过去,主流意识形态逐渐“霸占”了喉舌,我们听到多元声音的机会就越来越少——包括当年在“反黄运动”当中被压迫者的声音。可以说,很多弱势但是真实的历史,都隐藏在主流意识形态之下。于是这个城市的历史和现状,
舞女文化和舞女
● 柯思仁:
首先,1950年代反黄运动的直接目标是包括脱衣舞在内的色情文化,不过他们的对象是殖民地统治者。因此反黄运动是一种声东击西的策略。黄色文化的广泛流传,从道德角度来说,当然也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撇开这些不说,对于一个成熟的社会来说,我是认为脱衣舞这类的表演,并不是需要赶尽杀绝的。反过来说,前几年的“癫马”表演,我倒是觉得那是有点虚伪的。既然是商业化的脱衣舞表演,何必非得要假装成艺术呢?
这里有一个根本的重点,那就是在这个活动中,是不是有人被剥削,无论是舞女,还是观众。譬如说,舞女是被迫表演的未成年少女,或者观众是心智成熟的少年,那就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关注。如果没有涉及剥削(当然“剥削”本身也是一个复杂的课题),那么倒不必把一般人民看成永远长不大的孩子。
● 刘晓义:
《舞国女皇》中的“舞女”,其实就是一把声音。一把不同于主流意识形态的声音。历史的建构中,基本上都是以男性社会的角度去叙述的。舞女作为“黄色文化”中男性的“消费品”,却也作为“反黄运动”中十恶不赦的“毒品”,成为男性“正义行为”下的“牺牲者”。在这一过程中女性作为弱势群体,可以说,她们在男人所建构的历史当中,没有得到应有的理解和尊重。剧本就是尝试重新去叙述舞女的故事,从而去解构历史。
一个现代社会不可能是完全一元的,但往往只有胜利者的历史会被当作唯一的“历史”纪录下来。舞女的声音曾真实地在这个城市里存在,如今被掩埋着。剧本尝试发出舞女的声音,是要让现代社会知道我们原本所以为理所当然的“历史”,未必是历史的全部。同样,今天便是明天的历史。今天的社会里,也许也有形形色色的“舞女”声音同样被掩埋在主流社会声音底下,没有人去倾听。但是你不能否认她们也将是历史中重要的一部分。
师生合作的创作方式
● 柯思仁:
我认识晓义时他是一个演员,而我是个观众。我不敢以老师自居。我们刚开始合作写这个剧本时,也是一种平等的伙伴关系。后来晓义进了南大中文系,成为我的学生,这完全是巧合。我倒不觉得有什么特别。对我来说,目前名义上的师生关系只是阶段性的。我们之前是朋友,晓义毕业后我们也仍然是朋友。合作过程中我也向他学了许多。晓义很有才华,文字的感觉丰富,文采也好。我们的配合很有默契。《舞国女皇》是第一次合作,但是我们已在讨论接下来的合作计划了呢。
●刘晓义:
我首先是个演员,然后才是编剧。这促使我在创作剧本时,常是以演员本体为出发点。不论是人物发展还是舞台调度,都带有较多的感性成分。创作可能更多源于一种冲动,而不是理性思考。
柯老师带给我的是理性思考。四五年前我创作第一个剧本时,他就是我的指导老师。虽然那时交流不多,但是从他身上学习到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剧本不只需要其外部戏剧效果罢了,还需要其内部的多层内涵。
时隔几年我们决定合作写《舞国女皇》,我随后也进入南大成为他的学生。可以说整个创作过程我同样在上课,从柯老师身上汲取我本来欠缺的东西,是一次很难得的体验。
● 柯思仁 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作品有《市中隐者》、《骨骨》、《独在家乡为异客》等。
● 刘晓义 生于中国,现就读南洋理工大学。曾任实践剧场驻团演员三年,近年涉足编剧和导演,作品有舞剧《2105》、舞台剧《猫人》等。
Labels:
舞国女皇
实践剧场新戏《舞国女皇》 导演逼演员跳艳舞
《联合早报》2008年8月5日
● 周文龙
实践剧场新戏《舞国女皇》,题材围绕50年代新加坡脱衣舞娘故事,该剧导演吴熙觉得自己好像“色情伯伯”,硬逼着女演员们跳艳舞。
吴熙笑说:“那天我们彩排时,我不断地演员们进行‘性骚扰’,说她们不够风骚,要再放胆一点。”
《舞国女皇》是本地编剧柯思仁和刘晓义的新作,主要从一场奸杀案引发的一场社会运动,以及四段错综复杂的爱情,描写50年代的脱衣舞女杨彩云的故事。
《舞国女皇》共有六名演员参与,其中三名女演员何乐苗、许婉婧、谢伊敏,分别饰演成名前、成名时,与成名后的杨彩云。
三人都对50年代,新加坡色情文化泛滥,甚至报纸都是煽动色情文化主要工具,色情宣传事业无孔不入的情景感到惊讶。
杨彩云是个虚构人物
许婉婧就说:“以前的报纸头版还打上艳星全裸照片,或是XX肉弹轰炸新加坡,照片和用词露骨淫秽。相比之下,现在报纸的交友热线广告简直就是小儿科嘛。”
谈到她所饰演的角色“杨彩云”,许婉婧表示这是一个虚构人物,却结合了那时期如陈惠娘等真实脱衣舞娘故事。
虽然许婉婧经验丰富,演过舞台剧如《XX神童》《李大傻》等,但这次演“脱衣舞娘”角色却无疑是她表演上的一大挑战。她说:“演一个取悦人的角色不容易,你的自信心必须很强,才能在舞台上露风骚。”
弱者还是独立女星?
毕业自实践“剧场训练与研究课程”的本地演员谢伊敏,难想象新加坡曾有脱衣舞场或脱衣舞娘的存在。但她认为,“杨彩云”在男人眼中也许是弱者,从现代社会角度来看,“杨彩云”却是一个独立女星,甚至是生意人。
来自中国深圳,首次在新加坡演戏的何乐苗,印象中的新加坡是干净、清洁的,了解新加坡过去的色情文化后,她说:“50年代的新加坡,听起来很乱,也似乎挺精彩的。”
导演吴熙表示,他将通过《舞国女皇》这出戏检验男权主义的掠夺和压迫。他说:“脱衣舞娘是为男性欲望而服务的,强暴事件也是男性暴力而引起,但大家却将色情文化和暴力归咎于脱衣舞娘,这是很可悲的事情。”
《舞国女皇》其他演员有苏佳亮、刘宏和梁志辉。
●日期:8月14日至17日
●时间:晚上8时,周末增演下午场2时30分
●地点:戏剧中心黑箱剧场
●票价: 35元
●售票:SISTIC
●询问电话:63485555
● 周文龙
实践剧场新戏《舞国女皇》,题材围绕50年代新加坡脱衣舞娘故事,该剧导演吴熙觉得自己好像“色情伯伯”,硬逼着女演员们跳艳舞。
吴熙笑说:“那天我们彩排时,我不断地演员们进行‘性骚扰’,说她们不够风骚,要再放胆一点。”
《舞国女皇》是本地编剧柯思仁和刘晓义的新作,主要从一场奸杀案引发的一场社会运动,以及四段错综复杂的爱情,描写50年代的脱衣舞女杨彩云的故事。
《舞国女皇》共有六名演员参与,其中三名女演员何乐苗、许婉婧、谢伊敏,分别饰演成名前、成名时,与成名后的杨彩云。
三人都对50年代,新加坡色情文化泛滥,甚至报纸都是煽动色情文化主要工具,色情宣传事业无孔不入的情景感到惊讶。
杨彩云是个虚构人物
许婉婧就说:“以前的报纸头版还打上艳星全裸照片,或是XX肉弹轰炸新加坡,照片和用词露骨淫秽。相比之下,现在报纸的交友热线广告简直就是小儿科嘛。”
谈到她所饰演的角色“杨彩云”,许婉婧表示这是一个虚构人物,却结合了那时期如陈惠娘等真实脱衣舞娘故事。
虽然许婉婧经验丰富,演过舞台剧如《XX神童》《李大傻》等,但这次演“脱衣舞娘”角色却无疑是她表演上的一大挑战。她说:“演一个取悦人的角色不容易,你的自信心必须很强,才能在舞台上露风骚。”
弱者还是独立女星?
毕业自实践“剧场训练与研究课程”的本地演员谢伊敏,难想象新加坡曾有脱衣舞场或脱衣舞娘的存在。但她认为,“杨彩云”在男人眼中也许是弱者,从现代社会角度来看,“杨彩云”却是一个独立女星,甚至是生意人。
来自中国深圳,首次在新加坡演戏的何乐苗,印象中的新加坡是干净、清洁的,了解新加坡过去的色情文化后,她说:“50年代的新加坡,听起来很乱,也似乎挺精彩的。”
导演吴熙表示,他将通过《舞国女皇》这出戏检验男权主义的掠夺和压迫。他说:“脱衣舞娘是为男性欲望而服务的,强暴事件也是男性暴力而引起,但大家却将色情文化和暴力归咎于脱衣舞娘,这是很可悲的事情。”
《舞国女皇》其他演员有苏佳亮、刘宏和梁志辉。
●日期:8月14日至17日
●时间:晚上8时,周末增演下午场2时30分
●地点:戏剧中心黑箱剧场
●票价: 35元
●售票:SISTIC
●询问电话:63485555
Monday, 4 August 2008
一个理想的实现
今年的南大中文系新生手册(由系学会准备的一本像武林秘笈的“蓝皮书”)里,我给同学们写了几句话。这番话,其实不仅给新生,也给所有南大中文系的同学。这是我对你们的期许,也是对你们的祝愿。
---------------------------------------------------
从此刻开始,你们成为南大中文系的成员,这是你们生命中的一个重要阶段的开始。接下来的四年,你们将会发现,除了吸收知识、习得谋生的能力之外,大学环境也是发展人格、发掘潜能的场域,更是培育人文素养和社会关怀的地方。
我这么说,你们可能会觉得很抽象。其实,你只要看看学长学姐们投入许多心思和时间,为你们筹办这次的迎新活动,就可以大致体会。我为他们——以及他们的学长和学姐——的奉献和关爱,感到非常自豪。
你们也不妨多和二、三、四年级的学长和学姐谈谈,或者与亲切友善的老师们交流,你们慢慢地就可以了解,南大的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和中文系,是根据一个怎样的理想建立起来的。当你们在南大念完四年,我希望你们也都认同我们共同的理想。
南大中文系的创设是一个理想的实现,你们的加入,使这个理想得以完整。欢迎你们,也希望你们在南大中文系的四年经验,使你们的生命更为丰富。
---------------------------------------------------
从此刻开始,你们成为南大中文系的成员,这是你们生命中的一个重要阶段的开始。接下来的四年,你们将会发现,除了吸收知识、习得谋生的能力之外,大学环境也是发展人格、发掘潜能的场域,更是培育人文素养和社会关怀的地方。
我这么说,你们可能会觉得很抽象。其实,你只要看看学长学姐们投入许多心思和时间,为你们筹办这次的迎新活动,就可以大致体会。我为他们——以及他们的学长和学姐——的奉献和关爱,感到非常自豪。
你们也不妨多和二、三、四年级的学长和学姐谈谈,或者与亲切友善的老师们交流,你们慢慢地就可以了解,南大的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和中文系,是根据一个怎样的理想建立起来的。当你们在南大念完四年,我希望你们也都认同我们共同的理想。
南大中文系的创设是一个理想的实现,你们的加入,使这个理想得以完整。欢迎你们,也希望你们在南大中文系的四年经验,使你们的生命更为丰富。
Labels:
南大中文系
Sunday, 3 August 2008
迎新会
星期天早上来到校园。明天就正式开学了,而今天的校园特别寂静。华裔馆前的停车场只停了我的车子,办公室里只有我的研究室亮灯。离开华裔馆,我一个人沿着斜坡走向 south spine, 小山坡上是 canteen B. 餐厅里除了马来食物摊的几个人在整理东西,就没有其他人了。再往上走,一路还是那么安静。明天,一个新学期的开始,又将是拥挤而热闹的场面了。不过今天,我感觉这个校园里,只有我一个。
当然不是。特地在星期天的早上来到这里,是为了参加中文系的迎新活动。同学们告诉我,他们会再LT25, 活动是早上10点开始。9点50分,当我接近讲堂时,就看到一群一群的同学,围坐在讲堂外。还蛮远的,我只看到他们的动作,听不到一点声音。他们是那么专心,没有看到我渐行渐近。
当二、三年级的同学发现我时,就很有礼貌的叫“老师”,而且还微微的鞠躬。哦,现在要到哪里找这样多礼的学生?那些学长学姐,去年这个时候,我还看到他们怯生生地坐在那里的呢。一年之后,他们已经策划了整个丰富的迎新活动,带领着刚刚加入的新生。由二、三年级的同学所组成的系学会,一年里办了许多活动,相信在他们的努力之下,中文系同学的归属感加强了不少。今天,是他们任内的最后一个重大的任务。
迎新会的节目,非常精彩。系学会制作的 video, 看到他们不仅用心,创意和活力也十足。他们一起工作了一年,完全就从 video 中显示了充分的团队精神和默契。茶霓思剧团的团员报告他们一年的成绩,有讲座、演出、训练,而且还参加了外面剧团的工作,成果很扎实丰富。茶霓思乐团的经营不容易,看他们架势十足的表演,乐手和歌手的配合,为迎新会制造了柔和亲切的气氛。
还好他们没有叫我讲话。呵呵,这是同学们的迎新会,是同学们展示一年努力的场合啊。我只是一个旁观者,来给他们精神支持,看到他们的丰富成果,心里感动又高兴。是的,星期天早上,特地开车二十几公里,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来讲堂里坐一下。眼里看到的,心里感受到的,就觉得专程来到,是多么有意义。
当然不是。特地在星期天的早上来到这里,是为了参加中文系的迎新活动。同学们告诉我,他们会再LT25, 活动是早上10点开始。9点50分,当我接近讲堂时,就看到一群一群的同学,围坐在讲堂外。还蛮远的,我只看到他们的动作,听不到一点声音。他们是那么专心,没有看到我渐行渐近。
当二、三年级的同学发现我时,就很有礼貌的叫“老师”,而且还微微的鞠躬。哦,现在要到哪里找这样多礼的学生?那些学长学姐,去年这个时候,我还看到他们怯生生地坐在那里的呢。一年之后,他们已经策划了整个丰富的迎新活动,带领着刚刚加入的新生。由二、三年级的同学所组成的系学会,一年里办了许多活动,相信在他们的努力之下,中文系同学的归属感加强了不少。今天,是他们任内的最后一个重大的任务。
迎新会的节目,非常精彩。系学会制作的 video, 看到他们不仅用心,创意和活力也十足。他们一起工作了一年,完全就从 video 中显示了充分的团队精神和默契。茶霓思剧团的团员报告他们一年的成绩,有讲座、演出、训练,而且还参加了外面剧团的工作,成果很扎实丰富。茶霓思乐团的经营不容易,看他们架势十足的表演,乐手和歌手的配合,为迎新会制造了柔和亲切的气氛。
还好他们没有叫我讲话。呵呵,这是同学们的迎新会,是同学们展示一年努力的场合啊。我只是一个旁观者,来给他们精神支持,看到他们的丰富成果,心里感动又高兴。是的,星期天早上,特地开车二十几公里,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来讲堂里坐一下。眼里看到的,心里感受到的,就觉得专程来到,是多么有意义。
Saturday, 2 August 2008
陈家毅与荣念曾对话
两位都是建筑师,两位也都不仅仅是建筑师。陈家毅是新加坡人,荣念曾是香港人。两人都是具有世界观,同时关心本土的文化人。两位都是我所佩服的。
星期四,在陈家毅的建筑事务所,参加了荣念曾概念漫画展的开幕,知道两人将有一个文化对话会。漫画展的有关详情,可以看看君伟怎么写。荣念曾也是香港前卫剧团“进念二十面体”的创办人,文化评论家,等等等等。
对话会在明天(8月3日,星期日),下午2点,在 vivocity 的 page one.
btw, 顺便宣传一下,page one 在八月会举行一个月的“岛屿文学:当年情”主题书展,我和浩威合写的《如果岛国,一个离人》,还有受到瞩目的《圆切线》有关新加坡历史的两期(第六卷第二期“新加坡历史的创造者与守护人”以及再版的第六期“历史众声”),都可以买到,而且有20%折扣哦。(《圆切线》的目录,可以点击以上的连接。)
星期四,在陈家毅的建筑事务所,参加了荣念曾概念漫画展的开幕,知道两人将有一个文化对话会。漫画展的有关详情,可以看看君伟怎么写。荣念曾也是香港前卫剧团“进念二十面体”的创办人,文化评论家,等等等等。
对话会在明天(8月3日,星期日),下午2点,在 vivocity 的 page one.
btw, 顺便宣传一下,page one 在八月会举行一个月的“岛屿文学:当年情”主题书展,我和浩威合写的《如果岛国,一个离人》,还有受到瞩目的《圆切线》有关新加坡历史的两期(第六卷第二期“新加坡历史的创造者与守护人”以及再版的第六期“历史众声”),都可以买到,而且有20%折扣哦。(《圆切线》的目录,可以点击以上的连接。)
Labels:
阅读
Friday, 1 August 2008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