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19 December 2013

红酒般的记忆


那个旅程是在人间,却从此确认仙境。原来是知道这个地方的,也喝这里出产的红酒,知道那是举世闻名的品牌,因为有深厚传统的加持,以及商业的传播。1999年曾经来过一次,倒是专程去看一个剧场演出。匆匆来去,没有到酒庄,连街市的面貌也没有什么印象。只记得看完演出与剧作家在巷子里的咖啡店聊到深夜,踩着凹凸不平的石板路回去酒店。

多年以后再次来到法国西南的波尔多,特别安排去了一次酒庄之旅。也不是刻意,却选择了Saint-Émilion, 由此开始一次又一次,没有亲身到访,却在精神上藉由红酒的挥发而达致的境界。


一次又一次,在岛国售卖红酒的店里,总是先看一遍来自波尔多的红酒,看看有没有运气找到Saint-Émilion这个名字。就像是曾经认识的而又从此不再碰面的那个人,留下甜蜜但又隐约的印象,千方百计要通过各种方式,复习那个身影的形态。也许那就是初恋吧,越来越遥远的记忆,却年复一年的沉淀。好像逐渐忘记,却又越来越清晰。

波尔多的记忆,维系在Saint-Émilion; Saint-Émilion的记忆,像红酒一样随着年份增加而越来越香醇。年份,可以多年积蓄下去,却并不是没有终结的。到了那个巅峰的时间点,接下来终究还是要往下走的。

人是如此。人的记忆,恐怕也是如此。越来越遥远,越来越清晰,然后,宿命难逃的越来越模糊。淡出。消散。

Tuesday 10 December 2013

梳理那段华语戏剧的历史(书评)

《联合早报》20131210

陈宇昕∕文

阅读新加坡华文剧场的历史,仿佛阅读了新加坡社会思潮转变的历史。

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主任柯思仁副教授上个月推出了《戏聚百年:新加坡华文戏剧1913-2013》(戏剧盒与新加坡国家博物馆联合出版)以非断代的方式,诉说新加坡华文戏剧的历史。

本书最大的发现,即是在史料当中发现早在1913117日,一个由本地华社组织,以“耆英善社”为名的白话戏(现代意义的剧场演出),已在牛车水梨春园上演,是一场慈善演出,获得社会热烈反响。

这个发现将普遍认为新加坡本土华文戏剧起点的1919年,提早了六年,以至于有了百年的历史。

事件环环相扣  体现历史延续性

本书分五大部分,探讨现代戏剧的发生与成长、政治运动中的艺术开创、国家想象的同路与歧途、重新整合与认同的建构,以及新生代崛起的多元时代。

柯思仁在后记中表示,他并没有继承前人方修与杨松年教授惯用的分期发,这样的五大部分论述“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分期”。

他说:“历史的发生,很多时候能够以某个或某组事件为重心,看到明确的阶段。不过,每个阶段也都是环环相扣,前一个事件还有后续,而下一个事件已经开始。因此,五个部分虽然还是可以看得出时代的先后,我没有具体点出阶段的起讫,想要表达的是历史的延续性,以及前后时间不可分割的性质。”(页243

本书不以剧本文学为讨论对象,罗列代表性剧演活动、剧团、戏剧人建构历史。

戏剧体现社会思潮的演变

为什么说这是社会思潮演变的缩影,不得不由剧场活动的本身开始说起。剧场活动在19世纪初期开始发挥影响力的时候,其社会性特色浓厚,往往被用作为教化工具,新思潮勃发的时代,人们利用戏剧教育观众以新思想,所以戏剧在新加坡的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教育。

比如二战时期的新加坡华文戏剧活动,大多与抗战筹款有关,洋溢这侨民支援祖国的热情。

书中提到50年代新加坡“想象马来亚的热潮”,以南大戏剧会1958年演出《钗头凤》时出版的特辑为例,这份特辑内竟印有华文、英文与马来文三种语言的介绍,尝试向不讲华语的观众群伸出触角。

到了反殖时期,新加坡投入组建“马来西亚”的梦想,这些思潮的变化,也体现在戏剧活动上,比如许多戏剧演出的海报、特刊上,变成了华文与马来文的双语形式,而英文则在这股浪潮中被逼退。

在这个过程中,本土意识以及具有本土意识风格的剧作也大量被生产出来。

柯思仁写道:“(这)显然是受到新加坡自治时代的到来,以及对马来亚独立建国的期待所促成。不少剧团的负责人和报章上的评论者,相继呼吁能够反映本地生活的剧本创作,并都指向加强马来亚意识、建设马来亚文化的目标。”(页98

戏剧作为意识形态的宣传工具,亦成为各个党派用以宣扬理念的管道,书中指出,自1959年新加坡自治政府成立以来,人民行动党也通过其中央与各区支部成立戏剧组织,举行戏剧演出活动。而当中非常重要的人物非剧作家王里莫属。

“王里的剧作往往表现与前者(具左翼色彩的民间剧团)对立的立场。《过去的年代(1969年,行动党直落亚逸支部演出)》塑造的华校生,曾经在50年代参加学生运动,后来觉悟是被煽动与利用……这些剧作,否定与批判学生的社会、政治参与,也宣扬政府的稳定社会、发展经济的政策。”(页106

剧团左倾路线关注社会底层阶级的困境

即便如此,柯思仁发现,上世纪60年代下半期开始,越来越多民间剧团展现出强烈的左倾路线,开始关注社会底层阶级的困境,“以阶级抗争的方式表现对社会形态的理想与憧憬。这种方向,与新加坡政府为国家发展制定的社会经济蓝图之间,发生直接的矛盾。”

在那个年代,许多左倾戏剧演出受到阻力,无法顺利演出,最终在1976年,政府援引内部安全法令,逮捕50名被指控涉及马来亚共产党地下活动的人,戏剧界人士吴丽娟、郭宝崑等人被捕,这个左翼思潮主导的戏剧文化浪潮才来到终结,以致于80年代以降的戏剧发展有了不一样的面向。

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新加坡政府便渐渐主导了华文戏剧的重组过程。当时的文化部长王鼎昌推出一系列文化艺术政策,全国艺术理事会也是在那样的时代里成立,国家文化奖也于1979年起开始颁发,肯定本地有杰出贡献的文化人,林晨、刘仁心、郑民威、郭宝崑与韩劳达几位资深戏剧界人士都先后获得文化奖肯定。

接着90年代便是新生代戏剧人的天下。

有趣的是这批20年前的新生代,依然是当下最活跃的戏剧界人士,他们大多以全职剧团的方式继续各自的戏剧事业,这是与前代大多民办团体非常不同之处,而他们的演出也更加多元,百花齐放。


这部史书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讲述了新加坡华文剧场100年来的发展变化,作者排列史料,减少评论,希望读者能够更抽离地审视历史,但作者自己也透露“无可避免的是,在史料的编排与呈现的同时,也直接或间接显示了我对历史的看法。”

作者未必然,读者何必不然?最重要的是,新加坡华语戏剧的历史,终于又有了新的梳理。

至于本书中提出的新史料虽然重新发现了戏剧史,但仍有诸多疑问暂时无法得到解答,诚如新加坡国际艺术节执行总监李楚琳在序中提到:“美名耆英善社的富豪会团在一百年前筹款赈灾时,为何舍弃了戏曲唱念做打的格式,偏选采用对话方式的白话新剧呢?……我看完了本书初稿,很想知道更多有关的事情,但愿后人再接再厉。”(页III

(本书可在Select Books与草根书室购得)

Tuesday 3 December 2013

100 Years of Chinese Theatre


Straits Times, 3 December 2013
by Corrie Tan

For decades, the works of eminent Chinese historian Fang Xiu were the go-to reference texts for those studying Chinese language theatre and history in Singapore.

The late scholar's writings were a labour of love; his book A Comprehensive Anthology Of Modern Malayan Chinese Literature was carefully put together over a span of 20 years, examining various forms of literature and drama between 1919 and 1976.

But playwright and academic Dr Quah Sy Ren could not quite dismiss the germ of a thought that Chinese language spoken drama had existed in Singapore prior to 1919.

Dr Quah, 49, tells Life!: "Fang Xiu had mentioned that there had already been theatrical activity in Singapore prior to 1919. But no one had really documented it. So I wanted to go look.

"Another perspective is, if you look at China and its modern spoken drama, it started in 1907. So there must have been something happening between 1907 and 1919. That was how I started."

The result of this inkling of a thought is Dr Quah's new book on Chinese language theatre in Singapore, titled Scenes: A Hundred Years Of Singapore Chinese Language Theatre 1913-2013. It was launched last Saturday. The 251-page hardcover book, a three-year undertaking, is co-published by home-grown theatre group Drama Box and the National Museum of Singapore.

Dr Quah is an associate professor at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and specialises in literary and cultural studies, as well as theatre and performance.

He notes that this book serves as an outline of theatre history, and hopes that more research and discussion can be built on its foundation. There are also plans to eventually translate the book, which is written in Chinese, into English.

Scenes was also inspired by a mini-festival of the same name curated by Dr Quah and Drama Box artistic director Kok Heng Leun in 2010 at the Esplanade. It included talks, workshops, play readings, as well as a showcase of milestones in Singapore's Chinese language theatre.

Dr Quah says: "Heng Leun and I went through the whole process of getting in touch with theatre veterans and they were so generous that they let us have a look at their personal collections of photos, programmes and memorabilia - I hadn't seen many of those items in my life.

"After a theatre production is over, most of these vanish and you never see them again. So that was really an inspiring and enriching experience."

The festival was a catalyst to unearth more of Singapore's theatre history. Dr Quah and his research team pored through thousands of microfiches and newspaper sources from the 19th and 20th century, including the Singapore variant of Sin Chew Jit Poh, Nanyang Siang Pay and Chin Nam Poh, all of which are now defunct.

The earliest record they found dated back to 1913 of a spoken drama production performed at the popular Lai Chun Yuen opera house in Chinatown. These early works were mostly philanthropic in nature, and were often used for fund-raising to aid disaster relief in China, or perhaps to build schools in Singapore or support various clans.

But gradually a specific Singaporean identity emerged from these theatre productions, especially after World War II.

Dr Quah says: "Regardless of era, whether in the 1950s, 1960s or 1970s, these works were directed at Singapore not just as a nation, but were also created for Singaporean society, the underclass, the man in the street - and all this was expressed through the theatre."

A strong sense of the intercultural also pervaded Singapore theatre in the early days: Chinese language productions sometimes contained detailed synopses in English and Malay, and Malay theatre groups such as Sriwana tackled Chinese classics in translation, such as Chinese dramatist Cao Yu's Thunderstorm (1933).

The book contains about 160 photographs and images of performances, including scans of theatre programmes from the 1950s that were designed and painted by hand.

Many of these images and memorabilia were sourced from veteran theatre practitioners in Singapore, including Feng Nai-yao, in his 80s, who was from the former Singapore Amateur Players.

Kok, 47, helped to conceptualise the book and Drama Box supported its research and writing.

He says: "I think we have come to a generation of Singapore artists who are speaking clearer with their particular style and voice. And all this doesn't come out of nowhere, it comes from a rich history. And it's time that we do documentation so that we can document the process of this cultural history. I think that's very important."

Scenes: A Hundred Years Of Singapore Chinese Language Theatre 1913-2013 is available from Select Books for $28.

Sunday 1 December 2013

配合首部百年华文戏剧史《戏聚百年》发布 剧场人畅谈本地华语剧场发展


《联合早报》2013年12月1日

邓华贵 / 报道

从早期以募款赈灾、抗战救亡为目的,到后来以反映阶级斗争、多元文化环境、移民政策等课题,本地华语剧场过去100年来无疑见证了岛国的社会、经济与政治发展史,同时提供了一面反思的镜子。

如今这100年的丰富历史,都收录在本地首部华文戏剧史《戏聚百年:新加坡华文戏剧1913-2013》,由本地戏剧研究学者、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主任柯思仁副教授撰写。

柯思仁是三年前继华艺节制作“戏聚现场:新加坡华语剧展”与推出本地戏剧选集后,与新加坡国家博物馆及戏剧盒合作,系统梳理本地华语戏剧的源头与发展,并在近期完成著作《戏聚百年》。这是本地第一部有系统撰写的华文戏剧史。

配合新书出炉,柯思仁昨天于电力站剧场举办了闭门新书发表会,并邀请到国立教育学院李秉彝教授,前新加坡华语剧场联合会主席、剧评人邹文学,新闻工作者韩咏红,以及九年剧场艺术总监谢燊杰举行座谈,由戏剧工作者苏佳亮担任主持。

柯思仁:特别留意  被遗忘小人物小事件

作为一部记载本地华语剧场百年史的书籍,柯思仁表示在整理资料和撰写的过程,尽可能采取了最中立的笔调,并特别留意和记录历史中被人遗忘的小人物、小事件。

他在发表会上致辞说:“我们不难观察到,历史往往是有权力的人在书写。在各种历史叙述当中,其实有很多空隙,也许是一些被忽略、遗漏或排挤的人事物和声音。我想每一个人,不管是不是权力在握,都有权利参与历史的挖掘、叙述和建构。因此我希望借此书,让被人遗忘的小人物、小事件,也能够在历史上占有一个位置。”

在一小时半的座谈上,李秉彝谈到了二战后、50年代初期的本地华语剧场如何在外来团体影响下逐渐形成自己的生态。邹文学以剧场人兼报人的双重身份,畅谈华语剧场1960年代后的发展史。韩咏红分享了她10多年前担任《联合早报》艺术专线记者时,所观察到剧场与政府机构之间的微妙关系。谢燊杰则探讨了本地华语剧场目前所面对的四大问题。

参与筹办这次新书发表会的戏剧盒艺术总监郭庆亮说:“在剧场工作了20年,我慢慢体会到剧场需要两个很重要的空间,一个是记忆,一个是想象力。记忆不是一个可消费的物品,它往往是想象力的土壤。这次出版《戏聚百年》的工程因为有许多人的投入,让我们能将先辈的一些经历、智慧和记忆累积下来。有了这些记忆,我们的想象力才能在一片肥沃的土壤里生长。”

昨天的新书发表会也邀请到教育部兼通讯及新闻部政务部长沈颖担任嘉宾。

《戏聚百年:新加坡华文戏剧1913-2013》售价28元,可到精选书局(Select BooksArmenian Street)购买。

Friday 29 November 2013

戏聚百年:新加坡华文戏剧 1913-2013

新加坡华文戏剧走过一个世纪,经历百年的此起彼落,有过几度繁盛,也有过些许消沉。

生成于20世纪初启迪民智与赈灾自强的使命,发展于战后多元艺术观与政治观时代,新加坡华文戏剧参与国家意识建构、关怀底层社群、重新整合出发、走向专业发展,并在全球化环境中扎根本土、进行跨界对话。

百年以来的新加坡华文戏剧,既参与新加坡社会文化史的书写,也与风起云涌的世局息息相关。


本书从华文现代戏剧初次登场的1913年开始,通过史料的整理,配搭精彩罕见的图片,设置于社会、文化、政治脉络中,叙述百年以来的戏剧面貌,也展现不同时代的文化思潮与社会脉动。

概念 柯思仁 郭庆亮
制作 戏剧盒
项目协调 郑家颖 李淑铃 李慧仪

研究主持 柯思仁
主要研究助理
研究助理 谢征达    林佳憓 赖业贤
研究参与 马薇莉 张承尧 曾佩瑜 黄素怀

设计与排版 王月灯 潘湘珺
校对 邹文森

联合出版 戏剧盒  新加坡国家博物馆
出版日期 2013年11月

Thursday 28 November 2013

本地第一部 百年华文戏剧史出版 柯思仁著《戏聚百年》

《联合早报》2013年11月28日

陈宇昕/报道 龙国雄/摄影

1913年11月7日,一个以“耆英善社”为名的白话戏演出在牛车水梨春园上演。这一重大史料发现,让一般对新加坡华语戏剧起源于1919年的认知,整整提前了六年,今年恰好是100年。

本地戏剧研究学者、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主任柯思仁副教授,三年前继华艺节制作“戏剧现场:新加坡华语剧展”与推出本地戏剧选集后,与新加坡国家博物馆及戏剧盒合作,系统梳理本地华语戏剧的源头与发展,最近终于完成著作《戏聚百年:新加坡华文戏剧1913-2013》。这是本地第一部有系统撰写的华文戏剧史。

最早的话剧演出追溯到1913年

柯思仁接受本报专访时说,本地前辈文史工作者方修,在其马华新文学大系中撰写了“戏剧”一集以及“剧运特辑”两集。方修首先整理出本地戏剧剧本与剧场活动史料,将1919年看作是新加坡华语戏剧的起点,但也表明在那之前,其实早有了白话戏剧的活动。

柯思仁说,中国现代白话戏剧起源于清末1906年,东京春柳社到上海发展后引起很大反响,因此他开始思考,当时上海及华南一带与南洋的交流密切,1907年至1919年之间现代戏剧怎么会没有传入?于是以1919年为起点,逐年回溯,最终在1913年11月7日的《振南日报》上发现“耆英善社”的白话戏剧演出资料。

那是一场赈灾义演,由华社组织,隶属同济医院,共演三天筹得超过1万银元。柯思仁说,相信这个善社只是一次性组织,并非剧团,目前没有文献说明他们还举办过其他白话戏演出。

这场剧演标榜“白话配景戏”,而白话、布景、实景和教育功能正是现代戏剧的特征,因此柯思仁将之纳入新加坡华语戏剧的历史脉络,成为本地华语戏剧最早出现的契机。

柯思仁说,这次整理发现了许多新的材料,再与一些回忆录、报章报道等交叉核对,最终实事求是地编撰成史。

与本地社会政治发展息息相关

戏剧作为一个重要的宣导教育媒介与工具,无论戏剧内容或剧场活动都充斥社会性,与本地社会政治历史发展息息相关,如早期的文明戏反对封建迷信,同时大多与募款赈灾有关。到了抗战时期,戏剧则呈现华侨心系祖国的心情,战后又投入到反殖建国的浪潮,如今则是百花齐放。

他以一张1959年自治政府成立后,国家元首尤索夫在当时的总理李光耀、当时的文化部长拉惹勒南揭幕国家剧场建筑地址的照片为例说明,在如此重要的官方场合中,揭幕牌匾以马来文和华文撰写,没有英文的存在,这是现在我们难以想象的。当综合时代背景来看,这个发现正好作为当时争取独立、建立马来亚,以及后来组织马来西亚这一系列事件的注脚。

这一系列发现对文史工作者而言,都是非常有趣且深富意义的。

华文报章是华语戏剧最重要推手

此外,剧场空间的改变也象征着戏剧发展的演变。他说,早期华语戏剧在传统戏曲的演出场所如余东璇街上的传统戏园里上演,白话剧与传统戏曲的关系仍处过渡时期。到了二三十年代,各大游艺场如新世界、大世界、快乐世界等陆续建成,戏剧便转移到游艺场,期间也有剧团尝试在维多利亚剧院上演戏剧,1959年后便进入国家推动兴建的演出场所,而今,剧场空间更是选择多元。

柯思仁说,华语戏剧最重要的推手当属各大华文报章,当时《星中日报》甚至曾以封面全版报道戏剧演出,可见当时戏剧是头等重要的大事。

柯思仁将在来临的星期六(11月30日)下午2时,在电力站剧场举行闭门新书发布会,与国立教育学院李秉彝教授,前新加坡华语剧场联合会主席、剧评人邹文学,新闻工作者韩咏红与九年剧场艺术总监、导演谢燊杰举行座谈。

●《戏聚百年:新加坡华文戏剧1913-2013》售价28元,可到精选书局(Select Books,Armenian Street)购买。

Monday 18 November 2013

滤镜

Casa Batlló, Barcelona

总是想要看清楚世界,总是想要知道真相,总是不能够忍受被蒙蔽,总是以为自己是清醒的。

人们被自己创造的信仰所迷惑,当一个信仰瓦解之后,旋即以另一个取而代之。

我宁可以为,眼中所看到的一切,都是透过某一种滤镜,自以为是的真相,都是在滤镜产生的特殊效果之下,让人深信不疑。

当我几乎认为看到的是事实,就会提醒自己,应该在自己与所谓的事实之间,保持一种距离,而最好的方法,就是在中间加上一个会把事实加以扭曲的媒介。突然之间就好像比较清醒,那个事实就变得比较不那么真实,而我可以重新视察检验,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和观点。

恐怕最大的灾难是,即使有一个滤镜在其间,还以为那是没有受到阻碍的视角,以为那是亲眼目睹的真相。滤镜作为媒介,重点不在于它是否存在,而是在于滤镜究竟是别人在自己毫不觉察的情况下置放,还是自己刻意置放以保持距离。

Monday 11 November 2013

北纬 63°50′ 的雪地

那年冬天最大的风雪之后,围栏与栅门几乎被积雪掩没。

一月的 Umeå,等待了一整个迟来的冬天,终于狠狠的下了一场大雪。那是欧洲北部的瑞典,领土呈南北纵向长形的北国,靠近北部的小城。准确的说,是北纬 63°50′ 。差 3° 就是北极圈。

我这半辈子盼望的所有的雪,让我在这里都看到了。也许,那是我这一辈子被允许看到的雪的全部配额。

《红楼梦》里的那句:“白茫茫大地一片真干净”,我多年前读的时候,已经知道反讽。我喜欢那个意象,却不相信文字表面的那个意思。那肯定是反讽。如果不从反讽的角度,还真无法读得懂《红楼梦》。

反讽的意境,如果成为生活的现实,那又该是怎样深层的反讽啊?

那一年,冬雪迟迟未曾降临,让这个北国的冬天很没有颜面。我特地来到此地,当然不是纯粹为了冬雪,但十二月没有遇见的缘分,也的确让人感到些许失落。离开两周后再次来访,却在某个没有期待的日子,眼前开始纷纷扬扬的飘起大雪。北国不是我的乡土,没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的伤感,却在此刻,让我见证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场景。

因为这场大雪,了结了我半辈子的夙愿。难道这不也算是抚慰了一种想象的乡愁?

Saturday 9 November 2013

近距离交谈,远距离看

第一次认识高行健,是在1993年,香港的一个学术会议。能够出席,是郭宝崑的推荐。他的剧作《生死界》刚发表,有幸一读。这次的相遇,并没有特别深入的交流,只是知道高行健是80年代中国先锋戏剧的重要人物。当时,他已经离开中国。

后来,我在剑桥读书,准备做的研究是中国当代的戏剧。1998年,通过赵毅衡,与住在巴黎的高行健取得联系。那年春天,在巴黎和他作了两个下午的访谈,也因此决定博士研究,锁定单做高行健的戏剧。

1999年底,写完了论文,准备回返新加坡之际,他说,他的剧作《对话与反诘》将在波尔多演出,于是,我又专程前往,看了一次法语版的演出。听不懂法语,却在看戏的过程中,一再从视觉与听觉上,印证他的剧作与艺术观的关系。这是第一次看他的戏,也是一次难忘的经验。刚刚写完一整部论文是关于他的剧作与戏剧理论,竟然有机会直接见证。看完戏的那个晚上,他的兴致很高,和我在波尔多巷子里的一个咖啡馆,聊到深夜。

回来新加坡后不久,他就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近乎隐居在巴黎的生活,有了巨大的转变。他的身边,任何时候都围绕着媒体与粉丝。我从媒体上知道他的消息,好几年,都远远的看着他,受到各种推崇与追捧。我一直都远远的,在看。

后来,在几个学术会议上,再次见到他,先是在法国的埃克斯普罗旺斯,又在香港、巴黎、德国爱尔朗根。他依然在众人的簇拥之下,而我,依然远远的,在看。

这次他到新加坡作家节有一场专题演讲,并指定要我当演讲的主持人。我感到荣幸,也让我重新复习他的作品与思想。演讲前在后台的交谈,又让我重温当年在巴黎与波尔多的那种亲切而深刻的体会。后来,坐在台上,面对满座的观众,他又看起来是那个我远远在看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Monday 4 November 2013

《联合早报》2013年11月4日

城市生活最大困扰之一,是每天必须面对的交通拥挤。宿命一般只有越来越受困,幽幽隧道没有那个尽头的光。从前住在碧山,每天早上上路,从家门口就开始塞车,罗尼路塞,泛岛高速公路塞,要过了金文泰,才感觉到时间的流动原来对于生命还是有一点意义的。交通政策与建设没有我置喙的余地,我只不过是城市众生里一个被动的受惠者或者受困者。困在高速公路的车龙中,不是时速三十或四十的慢行,而是必须脚踏刹车确保车子不会向前滑行。难怪有人说高速公路是城市里最大的停车场。有一阵子,林强的《向前行》是这种困境里最自嘲的心灵抚慰。那些年轻的充满热情的生命,铺天盖地地冲向城市,以一种他们原先无法想象的方式在,消耗。我却是没有这种选择的权利,因为我就是在这个城市里生成,在这个空间里存在。没有向往与追求的过程,也没有离弃与逃遁的想象。还是,这是一种境界?如果不读成反讽的话,也许还真是境界呢。正读反读,还看要怎样阅读态度,才知道怎样诠释生命。让人感到无奈的倒是,明明我要表达的是反讽,却被看成是正写。历史上也许不少例子正是如此。正写被读成反讽的,也有,不过往往都是被某种历史塑造成伟人的对象,才享有这种被另一种史观歪读的荣幸。我就安安份份做一个受困的城市人吧。

Saturday 16 February 2013

《十二怒汉》:经典作为寓言

开场不久,12个陪审员投票,以11票支持少年嫌犯有罪,1票反对。接着,12个陪审员逐渐展开时而激烈时而沉重的辩论。《十二怒汉》所叙述的是一个遥远的案件,在50年代的美国发生。对于新加坡观众来说,遥远到那么不现实,那么让人感到冷漠。陪审员?那是一个在历史中被消灭的概念,从精英主义者的眼中被拔除的钉子。来自社会各阶层,尤其是底层的人,他们有足够的知识与智慧,他们有能力做出有罪或无罪的裁决吗?

陪审员的辩论开始,我就无法控制的联想起最近在国会里辩论人口白皮书的情景。那个傲慢地认为天性劣质的边缘族群将威胁优质的强势族群的权力的陪审员。那个执拗地将个人遭遇投射为群体意识的陪审员。那个顽固地坚持最初看法而无法听取新的证据与观点的陪审员。那些遥远而真实的人物。遥远,是因为他们属于特定的社会与时代,完全不同于当下岛国的情境。真实,是因为他们活生生地成为现实的隐喻。

是的,经典的意义,不只是在于让我们景仰,或者疏离地遥望与己无关的事件。经典往往是寓言,尖锐地迫使我们审视现实的荒谬与残酷。

我不知道谢燊杰在选择翻译与导演剧作时,是否有此动机,是否想要选择对于现实进行冷酷指涉的经典文本。去年的《谁怕吴尔芙》,可以解读成以反讽角度再思所谓“传统家庭价值观”的压迫性。今年的《十二怒汉》,以充满武断性的论证方式表现社会权力结构的内在问题。也许是,也许不是。我提醒自己不要陷入强解作者意图的谬误。作为一个观众,我可以行使的阅读的主动性,以经典作为寓言,参照于演出实践的现实脉络的阅读方式。

人们以为现实是可以直接而准确地看得清楚的。我倒是以为,可以看得到的现实往往只是现实的表象,而且诱使人们自以为是地以理所当然的眼光来看待。通过寓言,倒是可以作为一种抽离的方式,让人重新认识许多隐藏的问题。

寓言,也可以是超越现实的局限,以充满想象力的方式,无论是理想化的预测具有憧憬色彩的未来,或者反讽的表现对于现实困境的悲观。《十二怒汉》的结尾,其实可以预料得到的。如果没有这样的戏剧性的结尾,就不是一个戏剧了。美国梦的理想主义啊,那是。最后扭转乾坤,是对于理性与人性的礼赞?表面看来如此。最后三个改变立场的陪审员,都是没有理性的理由的。最后达到的一致决定,不是一个胜利的结果,只是更加表现人性的无助与反讽了。寓言表现了现实,也展示了对于现实的无力感。

谢谢燊杰的执着于经典,让我从寓言里看到现实。谢谢九年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