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31 July 2010

毕业典礼与谢师宴

如果今年有最遗憾的一件事,就是没有参加你们的毕业典礼与谢师宴。

蜗居在伦敦市郊的房子里,每天非常规律的在写论文、跑步、吃饭,偶尔看看 facebook。这个星期,常常看到同学们贴上的五彩缤纷的照片,写的三言两语的感言。看到的都是你们最灿烂的笑容,最诚挚的依依不舍。

如果我在现场的话,我应该也只是一直在笑,说不出什么话来。该说的,在迎新会、课堂里、走廊上、系学会的会议和活动、看演出的剧场内外、毕业论文的讨论中,还有很多各种各样的所在,四年来,我说的已经很多了。

我心里实在是很高兴,也很舍不得,看到你们毕业了。短短的写下一点感想,从遥远的伦敦,祝福你们。

Wednesday, 28 July 2010

What an Eventful Day

前一天晚上,冲凉的时候发现热水不是很热。冲着冲着,水越来越凉。还好是夏天,原本也不用太热的水,也就没怎么在意。想起下午好像听到有人在修水管,可能是忘了把热水打开吧。

第二天早上起来,想用热水洗脸,水龙头开了许久,流出来的还是冷水。于是,打电话给房东。接电话的小姐说: “The hot water tank is being changed. Don’t worry, there will be hot water again this evening.” 我听了她这么说,安下了心,想到晚上还是有热水冲凉,心里就高兴。

刚好这一天,到了该洗衣的日子。于是,就带着脏衣服到洗衣房,放进洗衣机里。算好了时间,再到洗衣房准备要把洗好的衣服转移到烘干机。可是,无论如何洗衣机的门无法打开,才发现电源断了。我的衣服不知道是已经洗好了,还是洗到一半。

于是,再打电话给房东。接电话的小姐说: “The fuse could have tripped. You may want to take a look in the room with all the electricity meters. Anyway, I will send someone over to check it out immediately.”

我马上到电房检查,还没有来得及检查所有的电表,房东派来的人已经到了。呵,immediately, 这回打破上一回的记录,大概只有五分钟,人就到了。这位小姐仔细检查,没有发现哪一个有问题,决定到洗衣房看一看。

等了一下,她还没有回来,于是,我就到洗衣房看是怎么一回事。一进去,看到她在打扫洗衣房,地上躺着一只死老鼠!她说: “There has been this strange smell in the laundry room. Now I know why!”

这时,我才发现洗衣机又在转动了。小姐说: “The fuse box is here. It may get tripped some times. Just push the trip up and it will work again.” 然后又指着死老鼠说: “I need to get rid of this. But this is not exactly what I am good at doing.”

当我再次回到洗衣房,不仅老鼠的尸体不见了,而且整个洗衣房明亮干净许多。小姐说: “It’s now rat free, cobweb free, and dust free. Isn’t it nice?” 我说: “That’s wonderful! I can smell freshness in the air now!”

伦敦的家居生活,从来没有这一天那么多姿多彩。

傍晚,应该要去跑步。心里想,不知道等一下跑步回来会不会有热水冲凉。如果没有热水的话,也许就不去跑步了。呵,好像是在找借口不要去跑步的样子。五点多,听到修热水器的工人收工的声音,打开水龙头,热水就流出来了。好了,现在可没有借口了。想想,找借口也是多余的。房东答应什么,从来没有不实现的。

Monday, 26 July 2010

戏剧性与杂技表演



最近看了一个剧场演出,叫做 The Butler,是由纽西兰剧团 The Loons Circus Theatre Company 呈献的,地点是伦敦东北部的 Pleasance Theatre. 这个戏是从男管家的观点,看一群宾客(四女三男)在一场家宴中的各种言行。冷静而近乎冷漠的男管家,映衬宾客的夸张与怪异,层出不穷的戏剧性与惊奇,就在这种对比中,让人目不暇给。这是我这一趟在伦敦看到最精彩的剧场。

传单上关于这个戏的介绍是: “Cirque du Soleil for grown-ups.” 我之前在拉斯维加斯,看了两场跟 Cirque du Soleil 有关的演出。Cirque du Soleil 是一个国际品牌,世界很多城市都有标示这个品牌的演出,单单在拉斯维加斯就有七个还是八个。我的印象是, Cirque du Soleil 是把戏剧性融入杂技的表演。在演出中,戏剧的成分是为了加强杂技表演的吸引力,虽然他们的杂技本身,已经很引人注目。

The Butler 如此介绍,借用著名的 Cirque du Soleil 作为比喻,显然是让观众能够有所联想。不过,看了之后的感觉是,跟 Cirque du Soleil 正好相反,The Butler 是把杂技表演融入剧场中。虽然剧中的杂技表演很有专业水准,也很可观,不过,真正吸引人的,还是剧情的铺展与人物塑造。

戏剧性的杂技表演,与带有杂技元素的剧场,究竟有什么不同?我想,关键在于这两种类型的演出,对待创意的态度有所差别。对于前者来说,创意是演出中的众多元素之一,并不是非有不可的。有了创意,固然使杂技更好看,如果创意单薄,却也仍然可以看杂技表演。可是,对于后者,整个戏剧的创造,就是创意的整体展示,而把杂技带进剧场,也是创意的一种表现。不过,当创意只被当作是一个元素时,其感动与省思的精神就不存在了。看 Cirque du Soleil,很好看,可是观众不会感动,更不会启发观众有深一层的思考。当然,把创意当作是一种元素,可以操纵,也更容易调遣。不过,那种创意是浮浅的,可以移植,却难以生根。

The Butler 的介绍中,还特别注明: “Please note: This performance contains nudity and explicit images in second half.” 演出有不少性的暗示明示,有与性有关的动作表演,还有裸露。这些都是这个戏让人深思的部分。在把创意看成商品的态度之外,如果再加上自以为是的道德感,那么,连创意都可以不必去期待了。

Tuesday, 20 July 2010

伦敦之声:警笛

我住的房子,窗户开向后院,而且是在住宅区的小路,远离大马路,多数的时候,安静得只听到风声和鸟鸣声。一天之中,可能有一两次,会听到警笛声,远远地呼啸而过。如果是走在大马路上,或者在伦敦市中心的街头,情况就很不一样。我出门的次数不多,不过,几乎没有一次,走在路上是没有听到警笛声,看到警察车或救护车或救火车,从身边的马路上奔驰而过。

最是叹为观止的,是当远远传来警笛声的时候,路上的各种车辆,都会尽量闪躲,有的从快车道转进慢车道,如果是单行道的话,可能就把车子开上旁边的人行道,或者反方向的车道。那一刻,路上的交通就像进入停格状态,所有的活动静止,然后,就看到警察车或救护车或救火车,一边继续鸣响着警笛,一边加快速度奔驰而过。

第一次看到这种情景,是在十多年前,当我第一次来到伦敦。那是一种震惊,也是一种感动。特别是在像伦敦这样的超级大都会,人与车子都多,又重视效率的地方,竟然能够形成这样的一种文化。英国人的公民意识,英国人对于人的重视,英国人对于警察、救护人员、消防员这些公仆的信任与礼让,让人佩服。

每一次听到呼啸的警笛声,或者看到公务车奔驰而过的时候,我都要想起十几年前的一件事。那时,病重的母亲在家里不省人事,我们招来了救护车。送往医院的途中,经过泛岛快速公路,遇上严重的交通阻塞。我焦急的问司机,为什么不开警笛?司机说,没有用的。当时我想,如果是在伦敦的话,那肯定有用。

住在伦敦好几个月了,我想,我是喜欢听到警笛声的。这种声音,像是告诉我们这些老百姓,可以安心的生活,警察、救护人员、消防员,在我们需要的时候,随时会前来协助。这是大都会的声音,精彩多元的声音之一。

Saturday, 17 July 2010

London Underground



全世界第一条地铁路线,1863年1月,在伦敦通车。那是147年前的事。那一年,维多利亚女王44岁,登基已经26年。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刚刚在12年前在伦敦举行。全世界最强盛繁荣的英国,建了全世界第一条地铁路线,改变了大都会里的人的生活方式,以及与生活有关的所有层面。147年后的今天,在21世纪崛起的新兴大都会,以开始建设地铁作为大都会身份的必要条件。

19世纪,英国是全球最强大的国家。20世纪,美国是全球最强大的国家。21世纪呢?可能是中国,可能是印度。这些都是人们喜欢讨论的话题。人们喜欢评断过去,也喜欢预告未来。

我对评断谁是“最”什么什么,没有什么兴趣,也没有兴趣当预言家。可是,在过去与未来之间,我却深刻感受到当下的实在与虚幻。就像此刻,我站在这个147年历史的候车月台灯光通明,不过,左右都是幽暗深邃的地下车道,不知道下一班列车,从哪个方向来,往哪个方向去。



Baker Street Station. 这是1863年通车的 Metropolitan Railway 路线的七个地铁站之一。这个地铁站的月台,是一个博物馆。月台的墙上,挂着图文,说明历史与建筑特点。等车的时候,可以从详尽的图文中,了解这个深在地下的空间,如何在147年前被创造出来。

墙上挂着的其中一张照片,让我注视良久。那是 Baker Street Station 开幕不久拍摄的。我仔细看着那个弧形的空间,看看147年前的地铁站究竟是什么样子的。看得眼睛有点花了,抬起头来,哦,其实不必看照片,我当下所在的空间,跟照片里的几乎一模一样。黄褐色砖块砌成的隧道、圆球形的吊灯,一模一样。墙边一个一个通风口,原本直通路面,现在已经封起来,不过,砌上白砖装上白灯,效果竟然就像日光。

147年。我感受着历史的气氛,却实实在在就在生活之中。英国人是一个节俭的民族,即使在他们最强盛的时代,也同样节俭。有些东西需要现代化,可是,有些东西不必急着翻新。节俭的性格,让历史有机会沉淀流传,却也无损强国的颜面啊。

几天之后,到 Covent Garden 的伦敦交通博物馆。那是一个收费的博物馆。英国的许多国家级博物馆与艺术馆,如大英博物馆、国家画廊,都是免费让人随意进出的。无论贫富,都有权利认识历史、欣赏艺术,多么崇高的理想主义。在英国,即使收费,我也愿意,从来没有觉得收费太贵而感觉被坑的经验。



在交通博物馆,意外的看到这辆23号列车,建于伦敦地铁通车后的一年,是 Metropolitan Railway 最早使用的蒸汽火车。



还看到一些各个时代的地铁公司海报,好像这张,用第一人称的方式,教育公众在搭地铁时应有的行为。排队、礼让、小心财物,现在还是很适用的啊。



其中一条说:“I stepped off with the right foot.” ——下车时先跨出右脚!呵,不知道这个呼吁有没有成功过?不知道这张海报是什么年代的,英国曾经也是一个 nanny state 啊。

教训的口吻,一连列出16个应该有的行为。最后几行说:

I walked smartly to the office.
Why?
Because I do it everyday.
Why?
Because I’m, unfortunately, that sort of chap.

嘿,英国式的幽默。

Sunday, 11 July 2010

20 minutes & immediately

上个星期的一天傍晚,跑步回来,打开洗碗槽的自来水要倒水喝,发现竟然没有水流出来。是了,刚刚去跑步的时候,看到住所外有几个工人,正在挖地抢修爆裂的地下水管。我想这回惨了,要喝水的话倒还有一些储存,可是,要冲凉没有水怎么办。尤其是现在伦敦盛夏,站着不动都要汗流浃背的。

也许问问那些工人吧,至少有一点时间的预算。于是,走出屋外,告诉其中一个,说:“There is no water from the tap in my apartment. Could it be caused by the pipe leakage?” 我说的婉转,他看到我穿着运动服,全身是汗的样子,应该知道我为什么问他吧。

他说:“20 minutes. Just give me 20 minutes.” 我对他笑笑,说了谢谢,就回到屋里了。

我并不抱着太大的希望。根据过去的经验,对方这么说,总是安抚的成分居多。也许半个小时,也许一个小时,也许更久。抢修水管是他们的工作,我有没有水冲凉,是我的问题啊。

20分钟之后,我姑且一试。打开水龙头,竟然流出自来水!

* * *

昨天,又到了洗衣的日子。要到屋子后面的洗衣房,必须经过屋子外的一个大约十几公尺长的窄通道。打开边门,吓了一跳:整个通道大概有一半淹水!

水淹得其实并不是太深,我抱着脏衣服,决定还是涉水而过,希望的是,最多鞋子浸湿一半。我尽量找比较浅的部分踏过去,谁知道鞋子还是湿了大半。到了这个地步,也就只好一路踏过去了。

回到房里,心里就在想,要不要打电话给房东,报告这件事。淹水的部分,有人在中间放了一条木板,两边分别在木板下垫着砖块。不过,木板太长,中间部分踩下去,还是一样浸在水里。有这样的权宜处理,想来淹水应该已经一阵子,也许,摆放木板的房客,早就通知房东了吧。

犹豫了好一阵子,结果还是决定打电话。

电话接通了。我说: “This is the tenant of xxxx. I wonder if you are aware that the passage way to the laundry room is flooded.”

“Oh, is that so? I have absolutely no idea about it. I will send someone to take a look immediately!”

我说: “I truly appreciate that.”

Immediately. 马上。那是多久啊?

刚好时间到了,我就到洗衣房,把衣服从洗衣机里转到烘干机。当我正在把衣服从洗衣机里拿出来的时候,就看到工人进来,勘察淹水的情况。

10分钟。Immediately 的意思是10分钟。我很惊讶,工人竟然来得那么快。如果是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在这个语境里,我完全能够接受是在 “immediately” 的定义范围之内的啊。

* * *

我听过好些 horror stories, 关于英国服务效率的故事。连续几天内,我的两次经验,让我对英国人的服务态度,尤其是时间的承诺,留下非常好的印象。究竟是为什么?是我特别幸运,还是有什么其他的原因?

Thursday, 1 July 2010

夏虫



我并不真的喜欢夏天——除了蓊郁的树木,青葱的草坪,盛开的花朵,穿着的轻便,伦敦人的一扫阴郁而展现的喜上眉梢,漫长的日光⋯⋯哦,好像都是喜欢夏天的原因。呵。

夏天令人困扰的因素之一,是夏虫之多。春天开始天气变得比较暖和之后,就开始有从冬眠里苏醒的各种昆虫,到处窜飞。气温上升到20度以上之后,种类和数量都多起来,蔚为奇观。当年我在剑桥住的学院房子,窗户开向后院,夏天一到,晚上房里开了灯,天花板上往往就星罗棋布般停驻多达二、三十只各种各样叫不出名字的昆虫。我也不怎么害怕,与它们倒是共处一室而相安无事。还好我的睡房和起居室是分开的,之间有一道门可以关上,防止这些昆虫进入睡房,在我睡觉的时候,停驻在我的身上。睡觉前把灯关上门关上,起居室的窗子打开,早上就不再见到它们,就等着天黑之后他们的重访。

目前在伦敦的房子,有一个大窗户,也是朝向后院,院子里种满了花草树木。不过,伦敦是住宅密集的城市,树木不像剑桥那么茂密,昆虫也比较少。最近,天气热得很,常常把窗户打开。有时候,会有一两只蜜蜂误闯进来,四处乱窜了一阵,又从打开的窗户,朝阳光处飞出去。蜜蜂飞的时候会发出嗡嗡的声响,什么时候听不到声音了,就知道那只迷途的蜜蜂已经回归大自然。窗户外有阳光的指引,它们迷失的时间最多也不过是几分钟。

一天,一只蜜蜂飞进来,没有找到窗户的出口,而在我的窗户上半部不能打开的玻璃墙上,不断冲撞。它明明看到阳光,知道是飞对了方向,可就是无法往前飞,总是左右上下的贴着玻璃移动,发出很大的声响。有时飞得累了,就停在玻璃上,好像在注视着外面的阳光,然后又继续飞窜。过了好一阵子,我看这只蜜蜂找不到出路,开始要想办法帮助它。我把帘子放下,想要告诉它应该往下飞。可是它显然误会了,不但不往下,还反方向的往上窜。结果帘子上部累积了一个冬天的尘埃,被它搞得漫室乱飞。我又不想用报纸还是什么打它,怕它会受伤,而只想让它找到出去的方向。

过了好半天,它终于往下飞,很快的找到窗户的缝隙,一下子就不见了。我松了好大一口气。一只在我的房里迷路的蜜蜂,搞得我满头大汗,在这炎炎夏日的伦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