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23 December 2009

工程進行中

去年到西貢,見到很多建築工程正在進行中,同樣的,河內隨處也都可以見到這樣的景觀。各種工程,從房子裝修,到建築整棟新大樓,從人行道的鋪設,到⋯⋯ehh, 請看下面的這張照片,猜得到是甚麼工程嗎?



一天早上,根據旅遊指南來到列寧公園。書上把公園寫得就像人間仙境,好像全河內的居民,都到這裡尋求寧靜悠閒的活動,避開熱鬧紛擾的市區。列寧公園的主要景點是公園南端的一個巨大湖泊,叫做七畝湖,比還劍湖還大,可能就是因為有七畝的面積,才有這個名字吧。

來到湖邊,心裡準備好是要看到一片淼淼的湖水,結果看到的是照片裡的景象。呵!簡直把我看得目瞪口呆。不但沒有水,竟然是一個超級大的工地。究竟發生甚麼事?難道河內市政府把大湖填平,準備蓋商業高樓?

走到另一邊,看到一些端倪:



外圍的斜坡,鋪上大石塊,填上洋灰,平平坦坦,整整齊齊。看起來,像是把湖水抽乾,重新鋪設湖底。這個工程也算是浩大,而且,在一個城市建設的規劃中,鋪設湖底究竟是占有怎樣的優先順序?另外,這個工程的主要受惠對象,是居民還是遊客?如果是遊客,想來工程是經濟的投資。如果是居民,我得要佩服河內市政府在經濟還在起步發展的時候,就照顧居民的利益。



湖邊的石橋,也在重新鋪設之中。

走在街上,到處也都是工程進行中,不在話下。這個大概是有錢的新貴,出手闊氣的在建仿古的大宅。



建築中的房子,旁邊簡陋的工人休息處。



繼續建造新的樓房。



更多的仿古,更多的豪奢。



不記得在甚麼地方讀到,越南是東南亞經濟體之中,發展潛能與前景,最被看好的。從這個角度來說,越南在東南亞,就好像中國在亞洲--讓人期待,也讓人垂涎。

Monday, 21 December 2009

Au Lac House

老區以外,河內的另一個著名的地區,是還劍湖南部的法國區(French Quarters)。老區的房子多數老舊狹窄,百業雜陳,人潮擁擠,走在街市裡,感覺到熱騰騰的人氣和汽車機車的雜亂,但也有種充滿活力的民間的氣息。相比之下,壯觀的殖民時期建築、新興的商業大樓和高級酒店隨處可見的法國區,讓人感到某種疏離。

根據旅遊指南,我們在法國區選定了一家法國殖民時期建築裡經營的越南餐館 Au Lac House. 來到入口處,一整棟龐大的建築,二樓寬敞筆直的走廊,院子裡種植的棕櫚樹,以及把建築與外界的河內街市明顯區隔的圍欄,很明顯的,我們來到的是另外一個世界,也是另外一個歷史。



侍者問我們要在樓下院子裡,還是樓上的走廊用餐。上樓一看,我馬上喜歡上走廊的悠閒情調。又長又寬的走廊,我不禁要猜測,這棟建築原本究竟是甚麼用途,是甚麼人在使用。越南經歷了後殖民時期與後革命時期,現在,歷史服務的是當地中產階級與外來遊客的消費能力。



Au Lac House 是中高檔的越南餐館,價格不便宜,但也不算非常貴。我們點了五道菜。第一道是鮮蝦木瓜絲沙拉。



第二道是越南式蒸米粉皮肉卷。兩道前菜,都很清新開胃。



熱菜有三道。第一道是炒青菜。去年在胡志明市吃過的,我只有在越南吃到過,忘了叫甚麼的青菜。有很多卷鬚,吃起來頗為爽脆。



接下來是河內常吃到的烤雞,既香酥又嫩滑多汁,是我的最愛之一。



最後,是軟殼蟹,綴上三色燈籠椒與白色的洋蔥碎片,簡直是美得捨不得下筷。

Sunday, 20 December 2009

Cha Ca La Vong

所有的旅遊指南都提到這家餐館,好些是第一個就介紹。JW 在我們啓程之前,也囑咐一定要試一試這種河內獨有的美食。書裡說,Cha Ca La Vong 自1871年開業,經營五代,至今歷久不衰。餐館就在我們酒店出去走幾步路,第一晚就去嘗試了。

餐館是在一條名叫 Cha Ca 的街上的一間老舊的房子裡,只提供一道菜,人們都把這道菜叫做 Cha Ca. 不知道是甚麼意思,也不知道是菜以街道命名,還是街道以菜命名。狹窄的店面,沿著陡斜的梯級上到二樓,幾張簡陋的桌子,擠滿了不是很寬敞的空間。據說,餐館在用餐時間總是很多人,還好我們到的時候,剛好有一張空的桌子。

坐下不久,甚麼話也不用說,其中一個忙碌穿梭的店員,就把一張印刷簡陋的菜單放在桌上,上面只寫了一道菜,每份是越南幣100,000元。我點了點頭,店員把幾樣配料擺在桌上。



一碟元荽,一碟花生,一小碗加了紅辣椒片的大概是魚露,一大碟米粉,還有一碗是各種香料,除了洋蔥,其他的都叫不出名堂。

幾分鐘之後,店員又捧著一個燒得通紅的炭爐,上面擺著一個煎鍋,鍋裡是一層黃油,油裡躺著的是已經燒得香噴噴的魚塊。連鍋帶爐,就利落的擺在餐桌上。



看著這鍋燒得冒泡的東西,我們完全不知道怎麼開動。在那裡東張西望,想看看別人怎麼下手。身後的店員就走了過來,拿起盛滿香料的碗,洒拉作響,東西一半就下鍋去了。用叉子翻炒一下,就是這個樣子:所有的香料都把黃油吸得飽飽的。



鍋裡的東西炒得差不多之後,把米粉放在碗裡,撈起一些魚片和香料加在米粉上,洒上元荽和幾顆花生,翻一翻。好了,終於可以動筷了。



看起來和吃起來,都有一些油膩,還好生的元荽、烤過的花生,以及冷的米粉,讓油膩的感覺稍淡。配上冰冷的越南啤酒,還蠻開胃的。沒有兩下子,整鍋東西就下肚了。我們在河內最老牌的餐館,嚐了最有名的 Cha Ca.

Saturday, 19 December 2009

夜市

河內還劍湖北邊的老區,每逢星期五、六、日,有一個非常大非常熱鬧的夜市。最北部從 Hang Giay 開始,經過 Hang Duong, Hang Ngang, Hang Dao, 到湖邊的大交通圓環前為止,從北到南橫跨整個老區。夜市的攤位擺在馬路中央,人潮從兩邊走動,流動的方向也很有規矩,往北的在東邊,往南的在西邊。人群中看起來少數是遊客,絕大多數是本地人。一路走,一路聽到廣播,用越、英、華三種語文,呼籲人們小心身上的物件,防止小偷。攤位售賣的貨品,其實並不太多種類,大多數是衣服,還有皮帶、皮包、手袋、手工藝品之類。我們抵達河內的第一天,正好就是星期天,趕上了這個夜市。

靠近北部的 Dong Xuan 市場外,有一個比較大的空地,攤位是擺在兩旁,人群走在中間。從這張照片,就可以看到人有多少了。



這一晚的夜市,Dong Xuan 市場旁邊還搭了一個舞台,有越南的民族歌舞表演。看起來就像島國的歌台一樣。這是兩個穿了民族服裝的男歌手在唱歌,唱的是甚麼歌,我就完全聽不動了,有點像流行歌曲,不過伴奏的是民族樂器。



換個角度,從舞台往觀眾的方向看過去,就可以看到有多少人在圍觀了。



現場伴奏的樂隊,樂手玩的樂器,看起來和華樂很相似。



美中不足的,是夜市並沒有多少賣小吃的攤位。我心裡想著的,大概是台灣的夜市吧。哈哈。長長的一條街,偶爾有一攤賣烤香腸的,或者是冰點。感覺到有點餓,想要買點東西吃,看到一攤賣烤肉串的,心想也許可以試一試。

買了一串,吃起來味道有點不是很熟悉。也許是河內烤肉的調味特別,不大習慣。後來想想,開始懷疑剛剛吃的不知道是甚麼肉。烤肉攤旁邊,剛好有一個牌子,就想應該是攤子的招牌吧,也許上面寫著他們賣的是甚麼肉。於是,就拍下來存證。雖然不懂越南文,要查起來也有根據。就是下面這張照片了。



回到酒店,照著拼了用 google translator 嘗試翻譯。咦,還蠻容易的譯文就出來了。翻譯成英文的結果,哈哈,是 "for car"! 那個牌子,原來是指示車子停放的位置!

當然,到現在還是沒有搞清楚,那晚吃的烤肉串,究竟是甚麼動物的肉。吃的並不多,只有一串罷了。

第二天開始,我狂吐了兩天,接著狂瀉了三天,從河內一直病到下龍灣。其實我到現在也還沒有搞清楚,到底是甚麼原因又吐又瀉。不過,我是賴定那串烤肉的了。有誰知道那是甚麼肉嗎?冤有頭債有主啊,知道是甚麼禍首,我可以有對象報仇呢。

Friday, 18 December 2009

河內還劍湖

抵達河內的第一天,就到市中心的還劍湖。湖的北邊是河內老區,南邊是法國區。我們就住在老區的一家小酒店。沿著老區的街市往南走,經過的是一條專門賣衣服的街道。據說,河內的老區街道都是根據不同的貨種聚集。後來,果然發現附近還有中藥店街,專賣奶粉的街道等等。這一天,天氣相當熱,不過還蠻乾燥的。河內人說,今年的冬天特別熱。

還劍湖相當大,周圍都是鬧市,沿湖是公園,很多人在公園裡活動散步,或者就坐在湖邊看風景看人。



繞湖走著看著,感覺到陽光開始溫暖起來。冬天的黃昏比較早到來,黃金時光也早。到目前為止,看到的河內高樓並不多,剛好還劍湖對岸的一座玻璃牆的高樓,反射著耀眼的陽光。



走到還劍湖的東岸,看到幾棵造型特殊的大樹,整棵樹像要長進湖裡一樣。就在這裡附近,好幾對新人在取景拍結婚照。



不好意思直接拍新郎新娘在拍照的樣子,就悄悄捕捉一些比較間接的鏡頭。新郎在試位置,讓攝影師取景。旁邊的路人在看熱鬧。我在一旁把看人的和被看的,都拍下來。



一圈走完,天色已經開始變得暗了,湖邊的燈亮了起來。



拍著照片,天色完全暗了。離開還劍湖,轉身一看,正是已經熱鬧沸騰的河內夜景,與身後平靜的還劍湖完全兩個世界呢。

Friday, 11 December 2009

看醫生,等醫生

帶父親到眼科中心看醫生,appointment card 上寫明的時間是10點。我總是習慣比約定的時間早一點到,而且,知道看醫生總免不了要等,只是等多久的問題。也帶了一些工作,利用等待的時間,可以做多少是多少。

埋頭工作,也忘了時間,等到我把帶來的工作做完,已經是過了11點半,還沒有輪到父親看醫生。沒甚麼好說的,只好忍耐著繼續等下去。

總算等到了護士開門出來叫父親的名字,已經是快12點了。這一等,差不多就是兩個鐘頭。忍著心裡的悶氣,進到看診室,讓醫生看,聽醫生講,不到10分鐘,就看完了。醫生說,父親的眼睛病情已經受到控制。這的確是好消息,心裡的氣也消了不少。

離開前,還是忍不住,對醫生說:“為甚麼看醫生總是要等那麼久?”

不問還好,我只是問了一個簡單的問題,而且我相信問的語氣是非常溫和的,並不是在質問。醫生就開口劈裡啪啦的說個不停:“我也沒有辦法,醫院規定只給每個病人五到十分鐘的看診時間,我看病人,每個的情況不同,要仔細看病,還要跟病人說明病情,有時還要馬上處理嚴重的病情。⋯⋯可是醫院硬性規定只有五到十分鐘,難道時間到了我就不管病人了嗎?你的父親第一次來的時候,我不是也花了很多時間跟你們解釋嗎?⋯⋯我一個早上有時要看40個病人,有的醫生才看10個,一樣的看診時間,我也沒有辦法⋯⋯這又不是我的私人診所,我又不能說不看就不看。⋯⋯”

醫生說的過程中,我只好一直說“我明白,我明白,謝謝你照顧我的父親,謝謝你⋯⋯”可是,她完全沒有停下來的意思,一直說,一直說。

最後,總算她說完了,我又再跟她說謝謝,趕快帶父親走出看診室。看一下時間,呵,比看病的時間還長!

走出來,看診室外仍然又許多病人在等候室。他們都那麼安靜的坐在那裡,沒甚麼表情,也不知道他們是不是會等得不耐煩,或者在生悶氣。還是,別人都沒有問題,是我有問題?

Tuesday, 1 December 2009

戏剧盒呈献 本地华语戏剧80年展 戏聚现场 魂贯往今

《联合早报》2009年12月1日
● 周文龙


戏聚现场

  为庆祝创团20年,本地戏剧团体戏剧盒将与滨海艺术中心合作,在2010年的华艺节呈献“戏聚现场:新加坡华语剧展”,回顾新加坡华语剧场走过的80余年岁月。

  戏剧盒艺术总监郭庆亮说,“戏聚现场”是戏剧盒庆祝成立20年的一个重要项目,也是反映新加坡华语剧场的丰富历史遗产的最恰当时机。“在庆祝剧团成立20年时,我们不仅想演出自己的作品,更想整理本地华语剧场80多年的历史发展,向前辈敬礼,也为今天这一代的华语剧场工作者提供宝贵经验。”

历史是一条不断流淌的长河,岁月在不断消失,但舞台上那些光辉璀璨的时刻,却总是让人无法忘怀。

  由戏剧盒联合华艺节呈献的大型华语戏剧回顾展“戏聚现场:新加坡华语剧展”,将追溯本地华语戏剧的历史长河,透过华语剧场的发展,回望30年代以来剧场中人的艰辛耕耘及每一个闪亮时刻。

  “戏聚现场”由戏剧盒艺术总监郭庆亮和本地学者/剧作家柯思仁联手策划,将通过演出、展览、剧本演读、研讨会和学生表演等五种不同形式,呈现本地华语剧场不同时期的创作及其社会文化语境,借此探寻新加坡华语剧场的定位,以及它在不同环境中的回应与呈现方式。

  郭庆亮表示,早在两年前当他构思戏剧盒创团20周年活动时,就有了这个创举性的构思。他说:“我们的华语剧场发展了这么久,作品一直没有累积,也没有进行回顾。大家对华语戏剧的了解不深刻,说来说去只有郭宝崑。因此我便想做一个大型的戏剧展览,让大家更了解过去戏剧跟当前历史、社会的关系。”

  “戏聚现场”另一策划人柯思仁说:“做为一个旁观者,我一直觉得戏剧盒是一个社会和历史意识感很强的剧团,因此我能明白庆亮要搞大型戏剧回顾展的目的,是与整个社会、环境进行交流互动,从中探索剧团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

  郭庆亮认为,梳理本地华语戏剧的历史脉络,将能为华语剧场铺路。

  他举了90年代剧艺工作坊所呈献的英语戏剧回顾展为例说:“当时英语剧场正处于蓄势待发的阶段,王景生通过那次展览,为大家提供了英语戏剧的远景,里面有脉络、有方向,大家更清楚那些作品和演出在历史上的功用。这些造就了后来90年代英语剧场的蓬勃景象。”
  因此在戏剧盒创团20周年之际,他希望通过“戏聚现场”,向新加坡华语剧场的前辈献礼,同时也为这一代艺术工作者提供宝贵经验。

  他说:“我不想只演出自己的作品,我更想整理本地华语剧场80多年的历史发展,给本地华语剧场做出回馈。”

历史回顾要尽早做

  新加坡的华语剧场从1930年代开始发展,至今已有80多年历史,要把这80多年的戏剧历史挖掘出来绝非易事,在整理过程中,柯思仁和郭庆亮往往需要通过重重关系,慢慢地找出过去的戏剧前辈,收集珍贵的戏剧文物资料。

  这些艺术前辈包括:艺联剧团创办人之一周立良,新加坡艺术剧场的创团成员冯乃尧,南大戏剧会的推手之一李秉彝,以及本地资深演员邬伟强、邹文学等。 

  郭庆亮表示,现在的华语剧场没有像郭宝崑这样一个中心人物,或剧联这样一个中心组织,戏剧工作者跟艺术前辈的断层太厉害了,这使他们在联络一些艺术前辈时,遇到不少障碍。

  他笑说:“我好像超级星期天的阿亮,把这些人一个一个地联系起来。最有趣的是,有时绕了一圈,结果发现这些人就在你身边。”

  像他在找李秉彝时,问了很多人才找到联络电话,结果却发现李秉彝竟然就是他在国大念数学系时的讲师。

  郭庆亮说:“这些艺术前辈过去为我们华语剧场做出了许多贡献,有着许多感人故事,但我们在一般场面都没机会跟这些前辈深谈,倾听他们述说那些丰富和重要的戏剧经历。”

  他特别感慨过去几年来,许多戏剧前辈如刘仁心、林晨、郑民威等人逝世,使大家错失了很多跟前辈交流的机会。

  他有感而发地说:“历史回顾这种东西,能尽早做就尽早做,否则你将会错失更多。”

一切回忆 都在发黄的碎纸上

  身为学者,柯思仁也深知戏剧文物史料的重要性。  

  他说,当他找艺术前辈借出戏剧文物资料,这些人拿了一大叠已经发黄、甚至有点破碎的剧本和文稿给他时,他仿佛见到宝物一样,眼睛顿时发亮。

  他说:“这些东西对一些人来说,也许只是一叠垃圾废纸,早就想丢掉了。然而对这些戏剧前辈来说,这些碎纸象征他们的一生,他们的一切回忆就在这一张张发黄的纸张上,你能深深地感受到他们拿出文物时的激动心情。”

  这一年多来,他努力收集的戏剧文物史料有:中正戏剧研究会的章程,艺术剧场50年代戏剧作品的手抄剧本,儿童剧社早期演出剧照,第一届戏剧节《金银花》奖杯等。

  柯思仁说:“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反映当时的社会思潮。例如50年代本地忽然涌现一批华语新剧本,而且都有马来语和英语译本,这便与当时新加坡自治、南洋意识的兴起有关。”

  从这些文物中,柯思仁就看到一代代华语剧场工作者的传承和开枝散叶,从过去的中正戏剧会、新加坡艺术剧场、艺联剧团、南大戏剧会,到后来的实践表演艺术学院、新加坡华语戏剧团体联合会(简称剧联),以及今天的华初中文学会、国大中文学会等。

  柯思仁说:“回顾历史是现在的潮流,你现在回头来看,就发现华语剧场80年,已形成一个很庞大很复杂的网络。”

  为了对新加坡华语剧场的历史与发展进行一次发人深省的回忆总集,柯思仁一直不断地修改“戏聚现场”的主题、叙事架构和学术分析文字,至今改了20多遍。

  他表示,这次的展览不仅是展示文物,也是在撰写新加坡华语戏剧的历史,因此他的展览主题涵盖面非常广,其中包括华语剧场与多元文化/双语剧场工作者的关系,世界华人戏剧在新加坡的发展等。

  柯思仁说:“我们必须从一个更广的角度来看新加坡华语戏剧的发展,比如新加坡曾是华人戏剧的最重要聚集地,从80年代的戏剧营开始,我们引入了赖声川、高行健、荣念曾等华人戏剧家,形成后来一波的中港台艺术家来新演出,在华人戏剧里扮演了极其重要的推动和交流角色。”

展览由陈家毅与团队设计

  由柯思仁策划的展览,将由本地著名建筑师陈家毅和他的团队设计,明年华艺节在滨海艺术中心的Jendela视觉艺术展厅举行。展览将加入装置艺术与空间、灯光、声音、文字等媒介的融合,让人获得不一样的印象与感受。

  另外,展览过后,戏剧盒也将推出两本书籍,一是收集了80年代至今18个代表性剧本的华语剧本集,一是新加坡华语剧场历史文集。

  郭庆亮表示,这些书籍是给本地戏剧前辈的最佳回馈,感激他们留给现在华语戏剧工作者的许多好作品,还有他们对剧场的奉献。

  而对于本地华语戏剧未来发展,郭庆亮只是笑笑地说:“我也不知道20年后华语戏剧会怎样,走下去就知道。”

“戏聚现场”重要项目

演出四部 不同时代作品

  除了展览,“戏聚现场”另个重要项目是演出,郭庆亮和柯思仁挑选出四部具特殊时代意义的作品,由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导演执导。

  郭庆亮表示,这四部作品是从1982年《小白船》后的300多个剧本中挑选出来的。“我觉得1982年《小白船》是本地华语戏剧的重要指标,因为自1982年后本地华语戏剧创作在质与量上都有相当丰厚成果,展现了多元性。”

  他这次找来两个本地华语剧场导演,一个英语剧场导演,及一个香港导演来诠释四个代表性剧本,便是希望这次演出剧展能形成一种跨文化/语言的交流效果。

  这四部作品是:

  1.《棺材太大洞太小》:本地青年艺术家奖得主李邪,改编已故剧作家郭宝崑的经典作品,并以丧葬形式演出,让观众成为演出的一部分。

  2.《市中隐者/气息尚在》:英语剧团“Cake”导演娜塔莉(Natalie Hennedige)首次执导华语剧,以不同观点诠释柯思仁1996年的作品《市中隐者》里不安分的人在不安分的世界里徒劳的渴望。

  3.《变形记》:演员/导演苏佳亮将重新解读吴文德1996年由卡夫卡(Franz Kafka)作品得到启示而创作的《变形记》。

  4.《后代》:香港演艺学院戏剧学院院长邓树荣执导本地媒体工作者林春兰在1992年创作的剧本《后代》,述说本地两代女人的故事。

  “戏聚现场”是2010年华艺节重点节目之一。

“戏聚现场” 其他项目

·生力军剧场

邀请本地学校团体呈献学校戏剧团体的创作成果,借此表现学校戏剧活动对剧场发展的贡献。

·剧本演读现场

演读1930至1982年的本地创作剧本精彩片段,让观众看到华语剧场这些年来的多元面貌。

·研讨会现场

聚集新加坡、台湾和香港的剧场工作者、评论家与观众,对本地剧场进行一场深入交流与讨论。主讲者包括于善禄(台湾戏剧学者)、吴伟硕(香港演员)、伦尚人(新加坡剧作家)和柯思仁等。

征求戏剧文物 

戏剧盒向公众发出信息,希望能征集到本地华语戏剧自20年代以来的珍贵、有趣、具纪念价值的资料或物品,如照片、刊物、演出场刊、手稿、绘图、海报、徽章、文具以及任何相关文物。

凡有以上文物又愿意捐献或借出的公众,请在今年12月11日前联络戏剧盒的王放(电话:63245434,电邮:kate.artivate@gmail.com)

Friday, 27 November 2009

华艺节2010 | 戏聚现场 新加坡华语剧展



滨海艺术中心与戏剧盒将在2010年的华艺节呈献 戏聚现场,共同回顾新加坡华语剧场的发展历程。第八届华艺节定在2010年2月19日至28日举行。这个委约节目是一个创举,是对新加坡华语剧场走过80余年岁月的献礼,透过华语剧场的发展,回望自1920年代初剧场中人的艰辛耕耘及每一个闪亮时刻。

戏聚现场:新加坡华语剧展 将以五个不同的形式,呈现不同时期的创作及其社会文化语境,同时探寻新加坡华语剧场的定位,以及它在不同环境中的回应与呈现方式。戏聚现场 是滨海艺术中心委托并联同戏剧盒制作的项目,由戏剧盒艺术总监郭庆亮和新加坡学者/剧作家柯思仁联手策划。

演出现场

四部具有特殊时代意义的作品,由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导演执导。

国家艺术理事会青年艺术家奖(2005)得主李邪,将改编新加坡已故剧作家郭宝崑的经典作品《棺材太大洞太小》,并以非传统的剧场氛围,即以丧葬形式进行,让自由就座的观众也成为演出的一部分。

英语剧团 Cake 的娜塔莉(Natalie Hennedige),则将首次执导华语剧《市中隐者/气息尚在》,以不同的观点,诠释剧作者柯思仁1996年的作品《市中隐者》里不安分的人在不安分的世界里徒劳的渴望。

演员/导演苏佳亮将重新解读吴文德1996年由卡夫卡(Franz Kafka)作品得到启示而创作的《变形记》

香港得奖导演邓树荣将执导林春兰在1992年于实践话剧团(即实践剧场)剧本创作室完成的《后代》

展览现场

对新加坡华语剧场的历史与发展的一次发人深省的回忆总集。由柯思仁策划,新加坡著名建筑师陈家毅和他的团队设计的展览,将在滨海艺术中心的Jendela视觉艺术展厅举行。这个展览,让观众目睹历史的瞬间与过往,加上装置艺术与空间、灯光、声音、文字等媒介的融合,获得不一样的印象与感受。

生力军现场

呈献学校戏剧团体的创作成果。这个部分,也是表达学校戏剧活动对剧场发展作出贡献的推崇与感谢。

剧本演读现场

从战前到今天的本地创作剧本中挑选精彩的片段,让观众看到华语剧场这些年来的多元面貌。

研讨会现场

聚集新加坡、台湾和香港的剧场工作者、评论家与观众,对新加坡剧场进行一场深入的交流与讨论。

戏聚现场 的演出与研讨会门票,以及华艺节其他演出的门票,将从2009年12月1日起在滨海艺术中心售票处(电话:6828 8377)和全岛各处的SISTIC电脑售票处(电话:6348 5555)出售。另外,公众也可上滨海艺术中心网站 www.esplanade.com 购票。

Monday, 23 November 2009

即将落成的综合娱乐城

无论是称为综合娱乐城,还是赌场,每一次隔着海湾面对,这一组建筑,总是让我无法不拿出相机,将它拍下来。这样的图景,就只是存在刹那,每一天都完成多一点。这一个傍晚,从天光尚在,到夕阳西下,到夜幕低垂,不同的光线,造就不同的景观。前后的时间差距,其实也没有很久。多年以后,当这组建筑完全闪耀着灯火,回过头来,重看这个建筑进行中的图景,那又将是别有一种滋味。

谢谢我的LX3,最佳的拍摄时间,是从傍晚六点三刻到七点一刻。亲爱的读者,你可以猜一猜,我是站在什么位置拍摄的。





Thursday, 19 November 2009

7-11

全世界的7-11应该都是24小时全天候营业的吧。某个晚上,在乌节路上看到的这家,竟然把铝制拉门关上了。7-11的招牌还在亮着。这是怎么一回事?



走近一看,门上贴着一张字条。



其实,我是看到店员将门拉下,才引发我的好奇心。他离开的时候,还一直回过头来看。想来这家店里只有一个店员,要上厕所的话,只好暂时停止营业了。奇怪的是,怎么会只有一个店员呢?难道店员都不必上厕所的吗?尤其是夜班,或者还有其他的事情需要照应,一个店员怎么照顾得来?可能是原本还有一个店员,先去了厕所,许久没有回来,这个店员才不得不去找他?还是有其他我无法猜到的情况?

Tuesday, 17 November 2009

乌节路的灯光亮起

还有一个半月才是圣诞节,乌节路的灯饰已经装上并亮起,虽然还没有由哪个部长正式主持亮灯仪式。我逛乌节路,往往是从中间开始,最先看到的就是 Paragon. 这里的大门每年都会有一棵高大的圣诞树,以明亮玻璃墙为背景,是我最喜欢的圣诞景点之一。



整条乌节路的上空都装上灯饰,今年的颜色比较温暖,也衬托热闹的气氛。星期六的晚上,路上的车子非常多,交通非常拥挤。人行道上也很拥挤。我不常来乌节路,不知道是因为人们都来看灯饰,还是向来就这么多人。还好,这个晚上比较凉爽,人多了也不觉得太过烦躁。



今年最引人瞩目的亮点,应该就是刚刚开幕的 Ion Orchard 了。果然是最多人,而且不少就在建筑前聚集聊天或者拍照。整座建筑都是玻璃墙,整面墙都亮起了灯,的确让黑夜增加缤纷色彩。



亲爱的读者,你现在正在地球上的哪个城市?你那里的圣诞装饰已经完成了吗?你准备怎么度过圣诞节?

我希望能够很安静很安静的度过这个日子。我希望能够很安静很安静的度过日子。

Friday, 13 November 2009

下台一鞠躬

两年前,十一月一日,当上中文系代主任一职,我还开玩笑说这个 acting 的工作是我的专长。没想到,这么一“表演”,就是两年有余。这些日子以来,一直希望很快可以不必站在 spot light 之下,也不必任由那些看不见的导演、监制之类的人在幕后摆布。这个日子终于到来。

今天,十一月十三日,是我“表演”的最后一天。以后,也许还有别的形式的表演,那是以后的事了。不必再表演,可以做一些原本想做而不能做的事。最想做的,是再次染头发。哈哈。今天在系里的聚餐时问大家,应该染什么颜色。两个选择:绿色或者紫色。后来有老师说,紫色看起来就是我的颜色。哈哈。如果真的染了紫色,以后在校园里,就不会被认出来了!到时,我就是“市中隐者”了。

btw, 我的剧本《市中隐者》会在明年重演。请注意下个星期的报纸。

Tuesday, 10 November 2009

咖啡店的租金

常常光顾的一家咖啡店,坐落在几座组屋之间,最近,新开了一摊鸡饭。这家咖啡店,平时的顾客并不多,在用餐的时候,还能够找到位子。附近也没有其他的商店,也许这是顾客零落的主要原因。

吃了几次,鸡饭的味道好像似曾相识。有一天,跟鸡饭摊的助手聊起,才知道原来他们是从市中心搬过来,而我曾经蛮常光顾他们在市中心的鸡饭摊。

“为什么要搬来这里?”我问。

“市中心的租金,每个月要九千,这里的租金,才一千六。”

“哇,差那么多啊!”我吓了一跳。“可是,这里的人这么少,生意不是少很多?”

“人是比较少,可是,赚得比以前多。而且,可以不用请那么多人。”

我心里算了一算,的确,租金和人工,应该就占了这种小生意的大部分成本。如果这两方面都减少许多,虽然营业量减少,盈利倒是可能增加的。如果是我的话,为什么不工作轻松一点,而赚多一点钱?这可是符合效率原理的啊。

市中心的鸡饭摊,月租要九千元。听说,这还不算是非常高的。

我想起当年我住在锦茂区,就在巴刹旁的咖啡店,应该类似现在的市中心,一个鸡饭摊,月租要八百元,大家已经觉得是天价了。那是30年前的事。那时,一盘鸡饭是一块钱。现在,一盘鸡饭是两块半。

30年,租金涨了超过十倍,鸡饭售价涨了两倍半。非常简单的算术题。这盘生意要怎么做啊?

这些年过去了,经济增长了许多,可是,有些人的生活素质却下降了。这样的数学题,对我来说是太难了。我不懂得计算。

Wednesday, 4 November 2009

不会改变的剑桥



收到ZC寄来的明信片。他刚到剑桥,是三一学院的学生。这是三一学院通往大学图书馆的后门,那条笼罩在迷蒙烟雾中的小路,就叫做 The Avenue. 他说,S将我当年穿的黑袍给了他,他将穿着出席入学晚宴。那是13年前的往事了啊。我初抵剑桥,黑袍也是买二手的。在我之前,不知道有多少人穿过,行礼如仪的随着院长走进饭堂。一列穿着黑袍的学者与学子。恐怕800年来都是如此行礼如仪。三一的这道后门,当年我也是常常穿过,虽然我不是三一的学生。那种烟雾迷蒙的氛围,完全没有改变。这张照片,也许是很多年前拍摄的,也许是今年刚刚拍摄的。完全没有不同。我走过, S走过,现在ZC走着。前前后后有多少人啊,走过的是完全相同的这道门。



如果有朋友到剑桥,天气好的话,几乎都会带他们到这个地方,离开剑桥市不远的 Grantchester. 那里有一个果园,可以在苹果树下喝茶。XL去年到剑桥读硕士,我叮嘱她一定要到这个小村庄的果园。这是她刚刚寄来的明信片。Grantchester 也是一个一百多年来都没有改变的地方。有改变的话,大概是苹果树长大了,或者老了。想来XL是很享受剑桥的生活,她刚刚在夏天毕业了。她应该也很想念这一年的剑桥。

今年是剑桥建校800周年纪念,可惜我没有机会在这个时候重返旧地。ZC和XL都刚好碰上了呢。明年吧,明年我肯定会来的。没有碰上800年也没有关系。再过800年,我想,剑桥还是有些地方是不会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