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31 December 2007
Happy New Year
Time Warner Center 的二楼大厅有一个装置艺术,是螺旋上升的许多 espresso 咖啡杯。这个装置是 illy coffee 的宣传品,在一旁则是 illy 的免费咖啡试喝。嘿嘿,想不到哪里都是一样,有免费赠品,就有排队长龙呢。
当然,那要看你从什么视角来看这个装置,可以是螺旋上升,也可以是螺旋下降。虽然是商业产品的展示,却颇有现代艺术的风味。不过,我好像在哪里也看过类似的装置。
无论如何,仔细欣赏每一个不同的咖啡杯,也是颇有趣的一件事。2008年即将来临,亲爱的读者,祝你们在新的一年里,事事顺意,就像螺旋上升的多彩多姿咖啡杯。
Friday, 28 December 2007
Greene Street
纽约曼哈顿下城的 Soho (South of Houston Street) 区有一条街叫 Greene Street, 保留了许多19世纪中叶以 cast iron 建成的房子。这是 Greene Street 上的 cast-iron building 之王,是大师级的建筑师 Issac F Duckworth 所建的。
这些建筑远看像是石头做的,可是,走近仔细看,雕饰非常精细,非石头所能够做到,而且经过风吹雨淋,一个半世纪之后,仍然没有蚀损,也只有金属才可能。
我们在 Greene Street 的一家 cafe, 吃了纽约的第一个 bagel. 涂上 cream cheese 的 bagel, 吃起来 chewy, 很有咬劲,但是吃多了嘴巴会累。吃得太投入,没有拍照。接下来的几天,我们每天的早餐都吃 bagel, 但是,每天都忙着吃忘了拍照。
那天吃过 bagel 后,坐在 cafe 的楼中楼的位子,往下一看,天啊,工作人员在准备午餐要卖的三文治,那么大的法国面包,上面铺上各种色彩鲜艳的材料!是可忍,孰不可忍。我们决定买一个三文治,连午餐一起吃了!
Cafe 既在以 cast-iron buildings 闻名之区,抬头一看,果然,天花板也是 cast iron 做的,而不是我们现在一般看到的石棉。不过,显然经历岁月的天花板已经走样,有点担心没有上漆的另一面会不会生锈?装在天花板上的风扇看起来摇摇欲坠。
早餐午餐做一餐吃了之后,沿着 Greene Street 往下走,来到与 Prince Street 交界的路口,有一座建筑,看起来,就像常见的纽约房子一样,一整排的窗户面向街道。亲爱的读者,你有没有发现这张照片有什么特别之处?
这些建筑远看像是石头做的,可是,走近仔细看,雕饰非常精细,非石头所能够做到,而且经过风吹雨淋,一个半世纪之后,仍然没有蚀损,也只有金属才可能。
我们在 Greene Street 的一家 cafe, 吃了纽约的第一个 bagel. 涂上 cream cheese 的 bagel, 吃起来 chewy, 很有咬劲,但是吃多了嘴巴会累。吃得太投入,没有拍照。接下来的几天,我们每天的早餐都吃 bagel, 但是,每天都忙着吃忘了拍照。
那天吃过 bagel 后,坐在 cafe 的楼中楼的位子,往下一看,天啊,工作人员在准备午餐要卖的三文治,那么大的法国面包,上面铺上各种色彩鲜艳的材料!是可忍,孰不可忍。我们决定买一个三文治,连午餐一起吃了!
Cafe 既在以 cast-iron buildings 闻名之区,抬头一看,果然,天花板也是 cast iron 做的,而不是我们现在一般看到的石棉。不过,显然经历岁月的天花板已经走样,有点担心没有上漆的另一面会不会生锈?装在天花板上的风扇看起来摇摇欲坠。
早餐午餐做一餐吃了之后,沿着 Greene Street 往下走,来到与 Prince Street 交界的路口,有一座建筑,看起来,就像常见的纽约房子一样,一整排的窗户面向街道。亲爱的读者,你有没有发现这张照片有什么特别之处?
Labels:
New York City,
一个离人,
咖啡馆
Thursday, 27 December 2007
想念台北
刚从纽约回来,办公室里的事情没完没了,还要找时间完成论文。今年底原本想到台北一趟,现在看来是无法成行了。这几年差不多每年都要到台北,还好今年一月去过一次,一整年也不算交白卷。
想起台北,往往就想起林强的成名曲《向前走》。那是1990年红遍台湾的歌曲,很能够唱出台湾人的命运和对待生命的态度。
明年2月,林强参与的作品《光种音子》是华艺节的节目之一,不知道他会带给新加坡观众什么震撼。
想起台北,往往就想起林强的成名曲《向前走》。那是1990年红遍台湾的歌曲,很能够唱出台湾人的命运和对待生命的态度。
明年2月,林强参与的作品《光种音子》是华艺节的节目之一,不知道他会带给新加坡观众什么震撼。
如何为高行健策划艺术节
收到香港中文大学将于明年举办的高行健艺术节的通知。仔细看联办和参与的各个组织,集合了各个学术、艺术、文化、媒体机构,而且都是多年来曾经累积主办和高行健相关活动的。再仔细看由邵逸夫堂所策划的系列节目(想来应该是蔡锡昌和方梓勋主导的),实在叫人佩服。这样的活动,不是一次过的热热闹闹罢了,而是看得出多年来耕耘的丰厚成果展示。
-----------------------------------------------------
高行健藝術節 GAO XINGJIAN FESTIVAL
2008年5月
合辦:香港中文大學 、「法國五月」
研討會合辦:法國現代中國研究中心 (French Centre for Research on Contemporary China)
策劃:香港中文大學邵逸夫堂「香港戲劇工程」
參與單位:(校內)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校外)明報月刋、藝倡畫廊、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香港藝術中心、香港電台
贊助:香港藝術發展局、universite de Provence、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及聯合書院
節目:
3月28日 香港電台「講東講西」「周五俱樂部—文化沙龍」(中大邵逸夫堂/錄播)
4月 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鄧樹榮導演高行健之《生死界》錄象播映及講座」(演藝學院)
5月23日—6月8日 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 高行健:文學與藝術──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特藏展
5月 藝倡畫廊「高行健水墨新作展」
5月23日 香港中文大學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講座:「有限與無限 —創作美學」(地點待定)
5月25日 明報月刋「高行健、劉再復對談—走出二十世紀」(沙田大會堂文娛廳)
5月26-27日 香港藝術中心 高行健電影:《側影/影子》 及舞台作品《八月雪》錄像(藝術中心 Agnes B 電影院)
5月28-30日 香港戲劇工程 高行健研討會(香港中文大學祖堯堂)
5月30日—6月1日 香港戲劇工程 蔡錫昌導演、世界首演、高行健之《山海經傳》(中大新亞書院圓形廣場)
12月 香港戲劇工程《香港戲劇學刋》第八期出版,主題為「高行健研討會」
備註:
1. 高行健新書《論創作》及方梓勳英譯高氏劇本《山海經傳》 Of Mountains & Seas 將安排新書發表會
2. 香港法國總領事館將邀請1名 法國國家劇院Comedie Francaise 演員來港演出高氏名劇折子或作劇本朗誦
-----------------------------------------------------
高行健藝術節 GAO XINGJIAN FESTIVAL
2008年5月
合辦:香港中文大學 、「法國五月」
研討會合辦:法國現代中國研究中心 (French Centre for Research on Contemporary China)
策劃:香港中文大學邵逸夫堂「香港戲劇工程」
參與單位:(校內)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校外)明報月刋、藝倡畫廊、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香港藝術中心、香港電台
贊助:香港藝術發展局、universite de Provence、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及聯合書院
節目:
3月28日 香港電台「講東講西」「周五俱樂部—文化沙龍」(中大邵逸夫堂/錄播)
4月 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鄧樹榮導演高行健之《生死界》錄象播映及講座」(演藝學院)
5月23日—6月8日 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 高行健:文學與藝術──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特藏展
5月 藝倡畫廊「高行健水墨新作展」
5月23日 香港中文大學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講座:「有限與無限 —創作美學」(地點待定)
5月25日 明報月刋「高行健、劉再復對談—走出二十世紀」(沙田大會堂文娛廳)
5月26-27日 香港藝術中心 高行健電影:《側影/影子》 及舞台作品《八月雪》錄像(藝術中心 Agnes B 電影院)
5月28-30日 香港戲劇工程 高行健研討會(香港中文大學祖堯堂)
5月30日—6月1日 香港戲劇工程 蔡錫昌導演、世界首演、高行健之《山海經傳》(中大新亞書院圓形廣場)
12月 香港戲劇工程《香港戲劇學刋》第八期出版,主題為「高行健研討會」
備註:
1. 高行健新書《論創作》及方梓勳英譯高氏劇本《山海經傳》 Of Mountains & Seas 將安排新書發表會
2. 香港法國總領事館將邀請1名 法國國家劇院Comedie Francaise 演員來港演出高氏名劇折子或作劇本朗誦
Monday, 24 December 2007
Merry Christmas
今晚是圣诞夜,亲爱的读者,你是在party狂欢还是在寂寞上网?如果你来到我的部落格,就看看我在纽约拍的几张圣诞节庆的照片吧。
纽约的圣诞节很有气氛,最吸引游客的圣诞装饰,应该就是在 Fifth Avenue 与 Sixth Avenue 之间的 Rockefeller Center. 三面商场和办公大楼之间的 Plaza, 竖起了一棵高大的圣诞树,简简单单的灯饰,树顶是一颗 Swarovski 水晶镶成的闪亮星星。
圣诞树前,是一排吹着长号的天使。据说,Rockefeller Plaza 的圣诞灯饰,是从1933年就开始的传统。
Rockefeller Plaza 对面的百货公司 Saks Fifth Avenue,外墙上广起了雪花结晶图案的灯饰,固定的时段,还会随着音乐闪烁。原本把注意力集中在圣诞树的路人游客,听到音乐声响起,很多都转头望向对面。
Central Park 西南角的 Columbus Circle, 有一座巨型的 shopping mall, Time Warner Center. 里头的星星灯饰,会不断变换颜色。背景是建筑外的 Columbus Circle, 以及往东的街景。
纽约的圣诞节很有气氛,最吸引游客的圣诞装饰,应该就是在 Fifth Avenue 与 Sixth Avenue 之间的 Rockefeller Center. 三面商场和办公大楼之间的 Plaza, 竖起了一棵高大的圣诞树,简简单单的灯饰,树顶是一颗 Swarovski 水晶镶成的闪亮星星。
圣诞树前,是一排吹着长号的天使。据说,Rockefeller Plaza 的圣诞灯饰,是从1933年就开始的传统。
Rockefeller Plaza 对面的百货公司 Saks Fifth Avenue,外墙上广起了雪花结晶图案的灯饰,固定的时段,还会随着音乐闪烁。原本把注意力集中在圣诞树的路人游客,听到音乐声响起,很多都转头望向对面。
Central Park 西南角的 Columbus Circle, 有一座巨型的 shopping mall, Time Warner Center. 里头的星星灯饰,会不断变换颜色。背景是建筑外的 Columbus Circle, 以及往东的街景。
Saturday, 22 December 2007
Broadway
世界的中心是美国,美国的中心是纽约,纽约的中心是曼哈顿,曼哈顿的中心是时代广场。这样的说法,肯定会有人不同意;而我,在另外一个时空语境中,也多数会有不同的想法。
不过,2007年12月9日晚上,当我从 Subway 的出口走出来,站在 Times Square 的中央,的确有这样的感受。
Times Square 的所在,是 Broadway 与 Seventh Avenue 的交界处,南北范围来说,是介于 42nd Street 与 47th Street 之间。交通要道上的一个小小的安全岛,两边繁忙得多数时候蜗行的交通,周围摩天高楼耸立,巨大的霓虹广告牌子闪耀着五光十色的诱惑,行色匆匆或驻足拍照的人,说着各种听得懂的、猜得到的,或者完全陌生的语言。感觉像是在伦敦的 Piccadilly Circus, 不过楼房高得多也新得多,少了历史的质感,多了时代的脉搏。
哦,我的参照体系再次泄漏了我作为前殖民主义者的臣民的背景了。
上一回站在这个地点,大概是1993年。妹妹在纽约工作,我到纽约就住在她在 Times Square 附近的 service apartment, 走几分钟就到这里。我不是一个非常喜欢 shopping 的人,到 Times Square 最主要的目的,是买票看 Broadway musicals.
根据记忆,售卖减价戏票的 TKTS ticket booth 是在安全岛上,可是,找来找去,却只看到一个警岗,而没有看到卖票的亭子和人龙。看到一个警察在街上,走向他想问一问。还没有开口,警察就大声说:“What’s up?” 嘿嘿,果然是美国警察,像电影里的一样呢。问了之后,警察带点歉意地说他只是偶尔来此地巡逻,叫我们到警岗询问。警岗里的警察,可能回答过无数次的相同问题,想也不想的就说;“Go to the 46th Street, turn right, it’s at the Marriot Hotel.” 我们根据指示,走过安全岛的北部,才看到围起来的工地,原来此处的 TKTS booth 在修建,营业处暂时移到西边的酒店外了。
Broadway 的剧院大多数聚集在 Times Square 附近,有多少个我也不清楚,单单是照片里的这条 45th Street 就几乎整条街都是并排的剧院。街口的剧院上演的是 Lion King, 嘿嘿,当然不是我所要看得啦。我不是美国童话的粉丝。不过,多数的 musicals 都是在宣扬大美国主义的励志故事,逃也逃不掉呢。
我在纽约的五个晚上,就看了四部 musicals, 分别是:Avenue Q, Rent, A Chorus Line, Hairspray.
Avenue Q 是刚从纽约回来的JW介绍的,2003年开始的相对新的制作。意外的惊喜,是演出由人和布偶同台演出,有的演员同时饰演多过一个布偶角色。Avenue Q 的风格与通行全球的儿童节目 Sesame Street 相似,不过,叙述的故事是属于成人而不是儿童。
其他的三个 musicals 则不是看过电影版本,就是听闻已久的。Rent 是1996年的摇滚音乐剧。我不是一个摇滚乐的粉丝,并不是很喜欢这部作品。不过,舞台设计把所有的布幕撤掉,制造一个破落楼房的空间,倒是很吸引我。
看 A Chorus Line, 对我来说,完全是一种 nostalgia. 第一次看,是1985年的电影版本。当时,我还是台大的学生,而且,正开始对舞蹈产生浓厚的兴趣。我想象自己就是那十几个抱着厚望想要被选站上正式舞台的舞者,每个舞者,都有自己独特而感受深刻的故事。A Chorus Line 可以说是 Broadway musical 的集大成之作,主要演员都是能唱、能舞、能演,把 musical 这种 genre 的特质表现得淋漓尽致。
Hairspray 是我这次到纽约之前唯一决定非看不可的,完全是因为刚看了电影的缘故——美国艺术工业联结的势力之大可想而知。舞台版本和电影版本,在叙述上有所差别,最大的不同,就是 Tracy Turnblad 被捕入狱,而 Link Larkin 潜入狱中将她救出。舞蹈场面,电影的比较好看。不过,舞台版本,更突出三对母女(Tracy, Penny, Amber 和她们的母亲)的关系,则是看电影时所没有明显觉察到的。
纽约五天,遗憾的是时间太短,没有机会看 Off-Broadway 与 Off-Off-Broadway 的节目。有机会在纽约长住的话,该多好啊。
不过,2007年12月9日晚上,当我从 Subway 的出口走出来,站在 Times Square 的中央,的确有这样的感受。
Times Square 的所在,是 Broadway 与 Seventh Avenue 的交界处,南北范围来说,是介于 42nd Street 与 47th Street 之间。交通要道上的一个小小的安全岛,两边繁忙得多数时候蜗行的交通,周围摩天高楼耸立,巨大的霓虹广告牌子闪耀着五光十色的诱惑,行色匆匆或驻足拍照的人,说着各种听得懂的、猜得到的,或者完全陌生的语言。感觉像是在伦敦的 Piccadilly Circus, 不过楼房高得多也新得多,少了历史的质感,多了时代的脉搏。
哦,我的参照体系再次泄漏了我作为前殖民主义者的臣民的背景了。
上一回站在这个地点,大概是1993年。妹妹在纽约工作,我到纽约就住在她在 Times Square 附近的 service apartment, 走几分钟就到这里。我不是一个非常喜欢 shopping 的人,到 Times Square 最主要的目的,是买票看 Broadway musicals.
根据记忆,售卖减价戏票的 TKTS ticket booth 是在安全岛上,可是,找来找去,却只看到一个警岗,而没有看到卖票的亭子和人龙。看到一个警察在街上,走向他想问一问。还没有开口,警察就大声说:“What’s up?” 嘿嘿,果然是美国警察,像电影里的一样呢。问了之后,警察带点歉意地说他只是偶尔来此地巡逻,叫我们到警岗询问。警岗里的警察,可能回答过无数次的相同问题,想也不想的就说;“Go to the 46th Street, turn right, it’s at the Marriot Hotel.” 我们根据指示,走过安全岛的北部,才看到围起来的工地,原来此处的 TKTS booth 在修建,营业处暂时移到西边的酒店外了。
Broadway 的剧院大多数聚集在 Times Square 附近,有多少个我也不清楚,单单是照片里的这条 45th Street 就几乎整条街都是并排的剧院。街口的剧院上演的是 Lion King, 嘿嘿,当然不是我所要看得啦。我不是美国童话的粉丝。不过,多数的 musicals 都是在宣扬大美国主义的励志故事,逃也逃不掉呢。
我在纽约的五个晚上,就看了四部 musicals, 分别是:Avenue Q, Rent, A Chorus Line, Hairspray.
Avenue Q 是刚从纽约回来的JW介绍的,2003年开始的相对新的制作。意外的惊喜,是演出由人和布偶同台演出,有的演员同时饰演多过一个布偶角色。Avenue Q 的风格与通行全球的儿童节目 Sesame Street 相似,不过,叙述的故事是属于成人而不是儿童。
其他的三个 musicals 则不是看过电影版本,就是听闻已久的。Rent 是1996年的摇滚音乐剧。我不是一个摇滚乐的粉丝,并不是很喜欢这部作品。不过,舞台设计把所有的布幕撤掉,制造一个破落楼房的空间,倒是很吸引我。
看 A Chorus Line, 对我来说,完全是一种 nostalgia. 第一次看,是1985年的电影版本。当时,我还是台大的学生,而且,正开始对舞蹈产生浓厚的兴趣。我想象自己就是那十几个抱着厚望想要被选站上正式舞台的舞者,每个舞者,都有自己独特而感受深刻的故事。A Chorus Line 可以说是 Broadway musical 的集大成之作,主要演员都是能唱、能舞、能演,把 musical 这种 genre 的特质表现得淋漓尽致。
Hairspray 是我这次到纽约之前唯一决定非看不可的,完全是因为刚看了电影的缘故——美国艺术工业联结的势力之大可想而知。舞台版本和电影版本,在叙述上有所差别,最大的不同,就是 Tracy Turnblad 被捕入狱,而 Link Larkin 潜入狱中将她救出。舞蹈场面,电影的比较好看。不过,舞台版本,更突出三对母女(Tracy, Penny, Amber 和她们的母亲)的关系,则是看电影时所没有明显觉察到的。
纽约五天,遗憾的是时间太短,没有机会看 Off-Broadway 与 Off-Off-Broadway 的节目。有机会在纽约长住的话,该多好啊。
Labels:
New York City,
一个离人,
剧场,
纯粹观众
Thursday, 20 December 2007
The Other Cambridge
会议主办者为与会者订的住宿,是在 Cambridge Street 上的一家小旅馆。一看到这座房子,我就开心起来,30个小时的长途跋涉之苦也忘记了。Friendly Inn, 这家旅馆的名字,果然名如其貌,让人觉得亲切温暖。何况,它就是使我想起了英格兰的那个 Cambridge 呢。
旅馆小得当然也就没有现代酒店的全套服务,而我倒是喜欢这样的隐私与自在。
每天早上的早餐,是完全自助的。“完全”的意思,是早餐就摆在一个小小得起居室里,任何时候,自己可以来取用,没有一个服务生。 在剑桥的几天,由于 jet lag, 我很早就起床,早的意思,是三点或四点。来到起居室,早餐竟然前一晚就在桌上整整齐齐地摆好了:咖啡、茶、牛奶,corn flakes, french pastries. 简单,可是对于无法睡得晚一点的旅客来说,真是太重要了。这个时候,大概大多数的人都还没有起床吧,我一面吃早餐,一面重读我将要发表的论文。这种状态,简单,宁静,而又充实。我不免又想起了在英格兰的那段日子。
会议是在旅馆五分钟脚程以外的一座新楼,也是著名的 Fairbank Centre for East Asian Research 的所在。John King Fairbank (费正清)是美国汉学的泰斗,也是这所研究中心的创办人。两天的会议,除了我们这场,其他的会议厅,也都很热闹。尤其是午餐时间,各地佳肴摆在各个角落。学术交流,美食盛宴,学者的丰盛生活。
每天既然早起,也就趁早出门,到不远处的 Harvard Square 感受一下街市的气氛。冬日的早晨,天才微亮,街上冷冷清清,却让我捕捉到清晨的宁静。
这是 Harvard Square 的日出。左边是校园,右边是商店。我喜欢这种背光的感觉,景物的内容看得并不是很清楚,却显示明晰的轮廓。生活中的事物,我倒不喜欢看得那么黑白分明呢。
在我抵达剑桥之前,这里下了大雪。我在剑桥的几天,之前的积雪还没有融化,好些积雪倒是结成冰了。校园里的景观,和街市上的又有所不同,像是通过时光隧道,进入一个18或19世纪的定格之中。这时,太阳已经升得比较高了,某个倾斜角度的阳光,照射在红砖建筑上,反射出柔和温暖的光泽。再晚一点,太阳的角度太高,世界往往就变得比较扁平了。
比较遗憾的是,几天在剑桥都没有像样地下过一场雪。只有在会议第一天结束的傍晚,当与会者徒步走向市中心的一家中国餐馆吃饭时,细雨夹着小雪。我和周蕾、史书美共撑一把周蕾的伞。对我来说,那是这次会议最美好的记忆之一了。
旅馆小得当然也就没有现代酒店的全套服务,而我倒是喜欢这样的隐私与自在。
每天早上的早餐,是完全自助的。“完全”的意思,是早餐就摆在一个小小得起居室里,任何时候,自己可以来取用,没有一个服务生。 在剑桥的几天,由于 jet lag, 我很早就起床,早的意思,是三点或四点。来到起居室,早餐竟然前一晚就在桌上整整齐齐地摆好了:咖啡、茶、牛奶,corn flakes, french pastries. 简单,可是对于无法睡得晚一点的旅客来说,真是太重要了。这个时候,大概大多数的人都还没有起床吧,我一面吃早餐,一面重读我将要发表的论文。这种状态,简单,宁静,而又充实。我不免又想起了在英格兰的那段日子。
会议是在旅馆五分钟脚程以外的一座新楼,也是著名的 Fairbank Centre for East Asian Research 的所在。John King Fairbank (费正清)是美国汉学的泰斗,也是这所研究中心的创办人。两天的会议,除了我们这场,其他的会议厅,也都很热闹。尤其是午餐时间,各地佳肴摆在各个角落。学术交流,美食盛宴,学者的丰盛生活。
每天既然早起,也就趁早出门,到不远处的 Harvard Square 感受一下街市的气氛。冬日的早晨,天才微亮,街上冷冷清清,却让我捕捉到清晨的宁静。
这是 Harvard Square 的日出。左边是校园,右边是商店。我喜欢这种背光的感觉,景物的内容看得并不是很清楚,却显示明晰的轮廓。生活中的事物,我倒不喜欢看得那么黑白分明呢。
在我抵达剑桥之前,这里下了大雪。我在剑桥的几天,之前的积雪还没有融化,好些积雪倒是结成冰了。校园里的景观,和街市上的又有所不同,像是通过时光隧道,进入一个18或19世纪的定格之中。这时,太阳已经升得比较高了,某个倾斜角度的阳光,照射在红砖建筑上,反射出柔和温暖的光泽。再晚一点,太阳的角度太高,世界往往就变得比较扁平了。
比较遗憾的是,几天在剑桥都没有像样地下过一场雪。只有在会议第一天结束的傍晚,当与会者徒步走向市中心的一家中国餐馆吃饭时,细雨夹着小雪。我和周蕾、史书美共撑一把周蕾的伞。对我来说,那是这次会议最美好的记忆之一了。
Monday, 17 December 2007
哈佛会议
从新加坡到 Boston, 是一个长得已经到了忍受极限的旅途。先是从新加坡飞到 Frankfurt 转机,再飞到纽约,在肯尼迪机场的国际终站下机出境,领了行李,再搭轻轨列车到国内机场,转搭小型飞机飞到 Boston. 连转机的时间,总共是30个小时。搭计程车抵达 Cambridge 的旅店时,全身的骨头好像要散成 206 块,没有两块是连起来的。
12月7日和8日的会议,却让我感觉着长途跋涉,竟是完全值得的。会议的主题是:Globalizing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Sinophone and Diasporic Writings. 两天的会议,见到了这个领域重量级的学者,如王德威、周蕾、史书美、张锦忠、廖炳惠、单德兴等等,还有年轻一代的学者,如 Jing Tsu, Eric Hayot, Emma Teng, Lok Siu, Alison Groppe, Eileen Chow, Carlos Rojas, Andrea Bachner, 庄华兴、朱崇科等等。最后一场的圆桌讨论,更是集合了领域内外的名家:周蕾、哈金、Haun Saussy, Brent Hayes Edwards, Marc Shell.
会议是跨领域的,却有深刻的讨论交集,学者们的共同话题,是建立在文学与文化理论的基础上。虽然个人的研究对象(文本)有所不同,可是,美国学界的理论训练却是共通的,也使得学者们的交流可以在这个基础上有效地进行,而不会形成各说各的,互相不感兴趣也无法切入的局面。如果说学术有一个理想国,这种在共同理论基础上的交流,可以说就相当接近了。人文领域的学术,本来就是非常个人的,往往就是独自面对资料和研究对象,很可能就成了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自己和自己说话。研究者期待交流的愿望,就在和自己选择的古人对话中实现。如果能够和当下的其他学者进行有意义的交流,那该是多么满足的事。
希望很快有下一次这么充实的交流,而且不必飞那么长的时间。当然,如果有这样的交流机会,在飞机上和机场里受一些折磨,也是值得的呢。
12月7日和8日的会议,却让我感觉着长途跋涉,竟是完全值得的。会议的主题是:Globalizing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Sinophone and Diasporic Writings. 两天的会议,见到了这个领域重量级的学者,如王德威、周蕾、史书美、张锦忠、廖炳惠、单德兴等等,还有年轻一代的学者,如 Jing Tsu, Eric Hayot, Emma Teng, Lok Siu, Alison Groppe, Eileen Chow, Carlos Rojas, Andrea Bachner, 庄华兴、朱崇科等等。最后一场的圆桌讨论,更是集合了领域内外的名家:周蕾、哈金、Haun Saussy, Brent Hayes Edwards, Marc Shell.
会议是跨领域的,却有深刻的讨论交集,学者们的共同话题,是建立在文学与文化理论的基础上。虽然个人的研究对象(文本)有所不同,可是,美国学界的理论训练却是共通的,也使得学者们的交流可以在这个基础上有效地进行,而不会形成各说各的,互相不感兴趣也无法切入的局面。如果说学术有一个理想国,这种在共同理论基础上的交流,可以说就相当接近了。人文领域的学术,本来就是非常个人的,往往就是独自面对资料和研究对象,很可能就成了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自己和自己说话。研究者期待交流的愿望,就在和自己选择的古人对话中实现。如果能够和当下的其他学者进行有意义的交流,那该是多么满足的事。
希望很快有下一次这么充实的交流,而且不必飞那么长的时间。当然,如果有这样的交流机会,在飞机上和机场里受一些折磨,也是值得的呢。
Wednesday, 5 December 2007
下雨,天晴,下雪
下了一整天的雨。我站在家里的阳台,看着雨点从小变大,又从大变小,一直没有停过。这就是岛国的十二月,雨水比较多,气温因此而可能降低了两三度,不过,也就是如此。下雨的时候,盼望放晴;阳光普照的时候,盼望有一点风雨。盼望的幅度,是一把短短的量尺。
再过二十几个小时,我将抵达一个有冬天的城市——剑桥,不过,不是南英格兰的那个,而是麻塞诸萨州的那个,the other Cambridge. 昨天,接到电邮通知我们那里“fairly cold”,又有好几个人跟我说,纽约下雪了。我将到剑桥的哈佛参加一个学术会议,会议结束后,会到纽约几天。晚上查了一下yahoo的天气预报,就只有昨天下雪,接下来,不是天晴,就是下雨。天晴和下雨,呵呵,当然和岛国的天晴和下雨是完全不同的。纽约天晴时气温比较低,下雨反而要回升好几度呢。
什么叫做“fairly cold”?就是摄氏零度上下。嘿嘿,那么,如果是“very cold” 的话,将是怎么样的天气啊?我想,可能就是内陆那种零下四十度的气候吧。我倒是还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严寒,最冷的经验,就是几年前在法国Aix的零下十几度罢了。还好吧。
我把曾经在Aix穿过那件外套找出来,准备带去美国。干洗过后真空包装的那件外套,散发出淡淡的霉味。是太久没有穿而产生的霉味吗?还是那年的法国冬天要我记得的味道?
雨还在下。刚刚又上了yahoo, 咦,原本预测下个星期下雨的,现在却预报 rain/snow showers 了。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多好啊,雨,下着下着,就下起雪来了。
再过二十几个小时,我将抵达一个有冬天的城市——剑桥,不过,不是南英格兰的那个,而是麻塞诸萨州的那个,the other Cambridge. 昨天,接到电邮通知我们那里“fairly cold”,又有好几个人跟我说,纽约下雪了。我将到剑桥的哈佛参加一个学术会议,会议结束后,会到纽约几天。晚上查了一下yahoo的天气预报,就只有昨天下雪,接下来,不是天晴,就是下雨。天晴和下雨,呵呵,当然和岛国的天晴和下雨是完全不同的。纽约天晴时气温比较低,下雨反而要回升好几度呢。
什么叫做“fairly cold”?就是摄氏零度上下。嘿嘿,那么,如果是“very cold” 的话,将是怎么样的天气啊?我想,可能就是内陆那种零下四十度的气候吧。我倒是还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严寒,最冷的经验,就是几年前在法国Aix的零下十几度罢了。还好吧。
我把曾经在Aix穿过那件外套找出来,准备带去美国。干洗过后真空包装的那件外套,散发出淡淡的霉味。是太久没有穿而产生的霉味吗?还是那年的法国冬天要我记得的味道?
雨还在下。刚刚又上了yahoo, 咦,原本预测下个星期下雨的,现在却预报 rain/snow showers 了。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多好啊,雨,下着下着,就下起雪来了。
Sunday, 2 December 2007
文化巨人的过境
《联合早报》2007年12月2日
刚过去的周末,有两场公开文化活动,观众挤爆了会场,一场是星期六在新加坡美术馆举行的高行健对话会,另一场是星期天在旧国会大厦议事厅举行的陈平原演讲。在近年越来越热闹的新加坡文化交流场域之中,这两场活动,既显示了新加坡人(以及定居于此地的外国人)对于文化与思想性互动的热切需求,也说明了国际级文化巨人对于新加坡的垂青。
高行健最显著的身份,是200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作为一个游走于多元艺术媒介的作家、画家、评论家,高行健的艺术和思想,在新加坡的华人╱华语社群中,是人们所企望的一个高大形象。何况,高行健和新加坡还有一段历史渊源:当他还不是那么出名的时候,曾经出席1988年初在这里举办的戏剧营。高行健这次到来,除了捐赠一幅画作给美术馆,出席他的电影的亚洲首映会,还参与了三场对话会。
陈平原则是应南洋理工大学中华语言文化中心之邀,担任陈六使访问教授。除了在旧国会大厦主讲“解读当代中国大学”,他还在南大主讲“作为物质文化的中国现代文学”。虽然他不如高行健那样几乎众所周知,熟悉中国现代文学的人,对陈平原也多有景仰。他和黄子平、钱里群在1985年发表宣言式的《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启发了此后人们的学术观念;而他近年对于中国大学和教育的尖锐批判,也展示了他更广泛的社会关怀。
陈平原在此驻足两周,高行健匆匆过境五天。此时,两个文化巨人已经离开新加坡。人们饱餐几顿文化飨宴,对我来说,他们的来访倒留下了一些让人省思的问题。
作为一个经济发达的先进国,新加坡政府这些年来努力打造新加坡在文化艺术方面也丰富多彩的形象,其中一个做法,就是邀请国际知名的文化人和艺术家,来新加坡演讲、演出。于是,居住在新加坡的人,可以不必出国,而等着世界走进来。可是,我们很快就发现,这些巨人匆匆忙忙地来了又去,留下的不是与他们本人不可分割的精神内涵,而是一排排的足印。这些足印证明了他们曾经到此一游,而他们高大的形象却在此地晃荡几天之后,就成了虚幻的影子。
把文化事业当作旅游业一样来经营,不是不可以。世界上的文化巨人那么多,如果有机会在这个小小的岛国亲炙他们的风采,的确是一件美事。可是,文化事业更是需要积累沉淀的。我们不妨问一问,除了吸引文化巨人来这里观光演讲,新加坡有没有什么条件,可以让他们有可能考虑在这里长期驻留?如果留下来,更重要的是,他们是不是有兴趣参与和关怀这里的社会?如果有肯定的答案,那么,新加坡就有机会不只是作为旅店的首选了。
当然我们也要问一问,新加坡有没有本土的高行健和陈平原?我们有没有一个或几个文化巨人,从这块土壤中生长,也能够像高行健和陈平原一样,让新加坡人景仰?不同于新加坡对于杰出的企业家、科学家、艺术家、运动员、学者的期待和栽培,一个文化巨人,可以是从任何一个专业领域中出现,可是,却不是用各种丰厚资源和完备政策就可以培养出来的。这个岛国如果想从这些杰出的专业人士中,看到文化巨人,可能要先问一问,我们是不是准备好了,虚心地接受他对于社会问题的针砭批判,诚恳地尊重他的真知灼见?文化巨人的思维方式,大概不会以经济发展作为基础和目标,也很可能在一般人看来相当理想主义——岛国是否准备好了在这个层次和他对话?
说到对话,我出席的那场高行健对话会,一点都不像对话,更像是高行健的独白。如果要找一个本土的文化巨人能够和高行健在相近的层次上进行对话,有没有适合的人选?我突然想念起郭宝崑。在许多场合,当高行健提起近二十年前的来访,一定会提到他是在郭宝崑的邀请之下前来。高行健这次五天的行程挤得满满,看到了许多簇拥的崇拜者。可是,他会不会因为没有见到郭宝崑,而觉得有一点失落和寂寞?
刚过去的周末,有两场公开文化活动,观众挤爆了会场,一场是星期六在新加坡美术馆举行的高行健对话会,另一场是星期天在旧国会大厦议事厅举行的陈平原演讲。在近年越来越热闹的新加坡文化交流场域之中,这两场活动,既显示了新加坡人(以及定居于此地的外国人)对于文化与思想性互动的热切需求,也说明了国际级文化巨人对于新加坡的垂青。
高行健最显著的身份,是200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作为一个游走于多元艺术媒介的作家、画家、评论家,高行健的艺术和思想,在新加坡的华人╱华语社群中,是人们所企望的一个高大形象。何况,高行健和新加坡还有一段历史渊源:当他还不是那么出名的时候,曾经出席1988年初在这里举办的戏剧营。高行健这次到来,除了捐赠一幅画作给美术馆,出席他的电影的亚洲首映会,还参与了三场对话会。
陈平原则是应南洋理工大学中华语言文化中心之邀,担任陈六使访问教授。除了在旧国会大厦主讲“解读当代中国大学”,他还在南大主讲“作为物质文化的中国现代文学”。虽然他不如高行健那样几乎众所周知,熟悉中国现代文学的人,对陈平原也多有景仰。他和黄子平、钱里群在1985年发表宣言式的《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启发了此后人们的学术观念;而他近年对于中国大学和教育的尖锐批判,也展示了他更广泛的社会关怀。
陈平原在此驻足两周,高行健匆匆过境五天。此时,两个文化巨人已经离开新加坡。人们饱餐几顿文化飨宴,对我来说,他们的来访倒留下了一些让人省思的问题。
作为一个经济发达的先进国,新加坡政府这些年来努力打造新加坡在文化艺术方面也丰富多彩的形象,其中一个做法,就是邀请国际知名的文化人和艺术家,来新加坡演讲、演出。于是,居住在新加坡的人,可以不必出国,而等着世界走进来。可是,我们很快就发现,这些巨人匆匆忙忙地来了又去,留下的不是与他们本人不可分割的精神内涵,而是一排排的足印。这些足印证明了他们曾经到此一游,而他们高大的形象却在此地晃荡几天之后,就成了虚幻的影子。
把文化事业当作旅游业一样来经营,不是不可以。世界上的文化巨人那么多,如果有机会在这个小小的岛国亲炙他们的风采,的确是一件美事。可是,文化事业更是需要积累沉淀的。我们不妨问一问,除了吸引文化巨人来这里观光演讲,新加坡有没有什么条件,可以让他们有可能考虑在这里长期驻留?如果留下来,更重要的是,他们是不是有兴趣参与和关怀这里的社会?如果有肯定的答案,那么,新加坡就有机会不只是作为旅店的首选了。
当然我们也要问一问,新加坡有没有本土的高行健和陈平原?我们有没有一个或几个文化巨人,从这块土壤中生长,也能够像高行健和陈平原一样,让新加坡人景仰?不同于新加坡对于杰出的企业家、科学家、艺术家、运动员、学者的期待和栽培,一个文化巨人,可以是从任何一个专业领域中出现,可是,却不是用各种丰厚资源和完备政策就可以培养出来的。这个岛国如果想从这些杰出的专业人士中,看到文化巨人,可能要先问一问,我们是不是准备好了,虚心地接受他对于社会问题的针砭批判,诚恳地尊重他的真知灼见?文化巨人的思维方式,大概不会以经济发展作为基础和目标,也很可能在一般人看来相当理想主义——岛国是否准备好了在这个层次和他对话?
说到对话,我出席的那场高行健对话会,一点都不像对话,更像是高行健的独白。如果要找一个本土的文化巨人能够和高行健在相近的层次上进行对话,有没有适合的人选?我突然想念起郭宝崑。在许多场合,当高行健提起近二十年前的来访,一定会提到他是在郭宝崑的邀请之下前来。高行健这次五天的行程挤得满满,看到了许多簇拥的崇拜者。可是,他会不会因为没有见到郭宝崑,而觉得有一点失落和寂寞?
Labels:
早报评论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