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那么快,我的部落格开张已经一年了!
去年此日,为了我的戏《独在家乡为异客》而开设这个部落格,所以就取用了戏的英文名 A Stranger at Home. 后来,部落格就成了我书写感受和想法的空间。意外的是,部落格作为交流和联络感情的平台,竟然有一种特殊的效果。
书写是一种表达和沟通的媒介。有一些想法,没有写出来连自己也不是很清楚;有一些往事,没有写出来也以为已经忘记。
写出来,即使作者已经死了,文字继续活着。
Sunday, 27 May 2007
Sunrise Kindergarten
这两个星期,在一个有关新加坡历史课题的论坛 singaporeheritage@yahoogroups.com 中,有人谈到旧时的 Orchard Road.
每个人从他们的记忆中挖取一点片段,渐渐地拼凑成了相当有模样的一个昔日 Orchard Road 的景观。
有人谈起在现在 Heeren 的地点原本的那座建筑物。那是一排店屋,面向店屋,最左边的是卖泳装的 Speedo 店,玻璃橱窗里常年都是一个女性和一个小孩的 mannequins. 最右边的则是唱片店 Beethoven Records House. 这两间店都有人提起。
没有人谈到的,而在我的记忆中非常清晰的,是“黎明幼稚园”。那是我的母校,就在 Speedo 和 Beethoven 之间的某一个店屋单位。
我读了两年幼稚园,第一年是在我母亲教书的工商幼稚园,第二年就是在黎明幼稚园。
工商幼稚园在工商学校旁的山脚下,有相当大的校地,有一个草场,上面有秋千、跷跷板、merry-go-round、monkey swing 等,还有一个相当大的沙池,让小朋友们玩泥沙。你可以想象有多大啊。
第二年,母亲为了让我多学英语,换到黎明幼稚园上课。那是一个商业闹区里的小小的学校,大概就像现在 shopping centre 里的学习中心吧。整间学校就是一个比较大的店面,里头摆了几张圆桌,坐了几十个小朋友。
我已经忘了上课的情形,只依稀记得和老师还有小朋友说话,都是说英语的。我的英语应该就是在那个时候打下基础的吧。
我第一张戴四方帽的照片,就是我在黎明幼稚园的毕业照。这一张照片,是我在黎明幼稚园时和班上同学合照的。亲爱的读者,你认得出哪一个是我吗?
每个人从他们的记忆中挖取一点片段,渐渐地拼凑成了相当有模样的一个昔日 Orchard Road 的景观。
有人谈起在现在 Heeren 的地点原本的那座建筑物。那是一排店屋,面向店屋,最左边的是卖泳装的 Speedo 店,玻璃橱窗里常年都是一个女性和一个小孩的 mannequins. 最右边的则是唱片店 Beethoven Records House. 这两间店都有人提起。
没有人谈到的,而在我的记忆中非常清晰的,是“黎明幼稚园”。那是我的母校,就在 Speedo 和 Beethoven 之间的某一个店屋单位。
我读了两年幼稚园,第一年是在我母亲教书的工商幼稚园,第二年就是在黎明幼稚园。
工商幼稚园在工商学校旁的山脚下,有相当大的校地,有一个草场,上面有秋千、跷跷板、merry-go-round、monkey swing 等,还有一个相当大的沙池,让小朋友们玩泥沙。你可以想象有多大啊。
第二年,母亲为了让我多学英语,换到黎明幼稚园上课。那是一个商业闹区里的小小的学校,大概就像现在 shopping centre 里的学习中心吧。整间学校就是一个比较大的店面,里头摆了几张圆桌,坐了几十个小朋友。
我已经忘了上课的情形,只依稀记得和老师还有小朋友说话,都是说英语的。我的英语应该就是在那个时候打下基础的吧。
我第一张戴四方帽的照片,就是我在黎明幼稚园的毕业照。这一张照片,是我在黎明幼稚园时和班上同学合照的。亲爱的读者,你认得出哪一个是我吗?
Friday, 25 May 2007
答读者问:新加坡的中文系
读者在留言板上问我:新加坡中文系的特色和强项在哪里?在没有中国和台湾学生深厚的底蕴下,新加坡中文系的学生如何寻找一个定位?
这些都是不容易回答的问题。我无法为别的大学的中文系说话,只能够就我在南大中文系的情况稍作讨论。
首先,我们要问一问自己,什么是中文系?或者,我们想象中的中文系是怎样的?是一个样子吗?还是每个地方的中文系都是不同的?
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想象的一个中文系,而每个社会╱社群中,也有一种对于中文系的集体想象。譬如说,以新加坡的情况来说,大多数人想象中的中文系,可能是中文程度(包括古文和白话文)深厚,又对传统的中国文学、历史、思想等有相当的认识。
这样的中文系,应该是存在于中国或台湾。不过,中国和台湾的中文系,却又有一些相异之处。非常简单的来说,中国的中文系主要以文学和语言学作为两大专业领域,而台湾的则是根据传统的经、史、子、集作为分类系统。
(读者请不要对我进行攻击,这样的概括,肯定又是对许多细节有所忽略。可是,这是部落格啊,如果要详细深入地讨论,我要写学术论文了!)
除此之外,还有英国、欧洲大陆、美国等地的中文系,也都有各自的特色。我不认为有孰优孰劣的问题,而是你想要一种怎样的中文系教育。
如果仔细了解各地的中文系,就会发现中文系课程的形成,跟当地的历史文化等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譬如说,英国的中文系(一般称之为汉学系)是在19世纪殖民主义的语境中建立起来,要了解中国,不能够只是读文学,而必须对中国的历史、社会、政治、经济等有所认识。又如美国的中文系(一般称之为东亚系或东亚文化系),则深受美国现代文化理论的影响,而采用的理论方法与其他地方的有所不同。
那么,新加坡的中文系呢?
我们不是中国,不是台湾,也不是欧洲或美国,学生的程度和需要有所不同。纯粹复制一个别的地方已经有的中文系,是不切实际的。我们需要先理解我们的学生的情况、社会的特殊条件,以及我们希望中文系毕业的同学可以在这个环境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首先,我不认为新加坡的学生需要跟中国或台湾的中文系一样那么全面、深入的学习传统的学问。但是,他们必须有作为一个中文系学生最基本的知识。因此,文学、文化、历史、思想等方面,需要概论性的课程。
其次,我们身在一个双语的社会环境中,应该将双语视为优势而不是局限。我们可以直接用中文和英文阅读,也因此能够更直接接触中文和英文的文本。虽然,人们可能会认为我们的中文不如中国和台湾,英文不如英美。人们看成缺点之处,我的态度是,要设法看到优点,并将之转成优势。因此,以中英文的能力为基础,我们可以教学生的是阅读的方法,而不是读了多少。也因此,跨文化、跨领域的方法,应该是新加坡中文系的优势和重点。
第三,同样的,与中国的距离,也可以从劣势转为优势。从认知和批判的角度来说,距离是重要的。我们可以比较客观地对待中国,也可以参考中国以外的方法和态度。另一方面,我们也有更大的空间来对待我们学习的对象。
第四,我们不在中国,读中文系除了要读中国的事物,也应该了解我们所生活的环境中与中国╱中文有关的东西。譬如说,东南亚的华人历史、文化、社会,或者中文在中国以外的形态等等。这些是我们就近能够学习研究的,不必妄自菲薄而将之舍弃。
我先就想到这几个比较重要的特点,当然还有其他的没有论及。有一点要再强调的是,我认为大学教育不是学习的终结,而是另外一个阶段的开始。尽量吸收知识固然重要,学得一种对待事务的方法和态度更重要。因为,当你离开大学之后,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你不可能每次碰到一个问题就回到学校问你的老师应该怎样解决。老师教的,是你在未来的生命里,如何独立而又自信地面对种种意想不到的挑战。
这些都是不容易回答的问题。我无法为别的大学的中文系说话,只能够就我在南大中文系的情况稍作讨论。
首先,我们要问一问自己,什么是中文系?或者,我们想象中的中文系是怎样的?是一个样子吗?还是每个地方的中文系都是不同的?
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想象的一个中文系,而每个社会╱社群中,也有一种对于中文系的集体想象。譬如说,以新加坡的情况来说,大多数人想象中的中文系,可能是中文程度(包括古文和白话文)深厚,又对传统的中国文学、历史、思想等有相当的认识。
这样的中文系,应该是存在于中国或台湾。不过,中国和台湾的中文系,却又有一些相异之处。非常简单的来说,中国的中文系主要以文学和语言学作为两大专业领域,而台湾的则是根据传统的经、史、子、集作为分类系统。
(读者请不要对我进行攻击,这样的概括,肯定又是对许多细节有所忽略。可是,这是部落格啊,如果要详细深入地讨论,我要写学术论文了!)
除此之外,还有英国、欧洲大陆、美国等地的中文系,也都有各自的特色。我不认为有孰优孰劣的问题,而是你想要一种怎样的中文系教育。
如果仔细了解各地的中文系,就会发现中文系课程的形成,跟当地的历史文化等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譬如说,英国的中文系(一般称之为汉学系)是在19世纪殖民主义的语境中建立起来,要了解中国,不能够只是读文学,而必须对中国的历史、社会、政治、经济等有所认识。又如美国的中文系(一般称之为东亚系或东亚文化系),则深受美国现代文化理论的影响,而采用的理论方法与其他地方的有所不同。
那么,新加坡的中文系呢?
我们不是中国,不是台湾,也不是欧洲或美国,学生的程度和需要有所不同。纯粹复制一个别的地方已经有的中文系,是不切实际的。我们需要先理解我们的学生的情况、社会的特殊条件,以及我们希望中文系毕业的同学可以在这个环境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首先,我不认为新加坡的学生需要跟中国或台湾的中文系一样那么全面、深入的学习传统的学问。但是,他们必须有作为一个中文系学生最基本的知识。因此,文学、文化、历史、思想等方面,需要概论性的课程。
其次,我们身在一个双语的社会环境中,应该将双语视为优势而不是局限。我们可以直接用中文和英文阅读,也因此能够更直接接触中文和英文的文本。虽然,人们可能会认为我们的中文不如中国和台湾,英文不如英美。人们看成缺点之处,我的态度是,要设法看到优点,并将之转成优势。因此,以中英文的能力为基础,我们可以教学生的是阅读的方法,而不是读了多少。也因此,跨文化、跨领域的方法,应该是新加坡中文系的优势和重点。
第三,同样的,与中国的距离,也可以从劣势转为优势。从认知和批判的角度来说,距离是重要的。我们可以比较客观地对待中国,也可以参考中国以外的方法和态度。另一方面,我们也有更大的空间来对待我们学习的对象。
第四,我们不在中国,读中文系除了要读中国的事物,也应该了解我们所生活的环境中与中国╱中文有关的东西。譬如说,东南亚的华人历史、文化、社会,或者中文在中国以外的形态等等。这些是我们就近能够学习研究的,不必妄自菲薄而将之舍弃。
我先就想到这几个比较重要的特点,当然还有其他的没有论及。有一点要再强调的是,我认为大学教育不是学习的终结,而是另外一个阶段的开始。尽量吸收知识固然重要,学得一种对待事务的方法和态度更重要。因为,当你离开大学之后,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你不可能每次碰到一个问题就回到学校问你的老师应该怎样解决。老师教的,是你在未来的生命里,如何独立而又自信地面对种种意想不到的挑战。
Sunday, 20 May 2007
谁要读中文系?
《联合早报》 2007年5月20日
身为在中文系教书的教师,常常有人问我跟新加坡的华文有关的问题:“你认为现在学生的华文程度怎样?”
我总是沉默了一下,再缓缓地说:“很难说,看你从哪一个角度来说,或者跟谁的华文程度做比较。”然后,我说:“不过,这个问题并不是很公平,我也没有办法用简单的一两句话回答。有很好的,也有需要提升的。概括地回答,对谁都是不公平的,而且往往抹杀了最重要的细节。”
如果把“华文程度”作为一个社会现象来讨论,也许可以很笼统地得到答案。不过,也只能是很笼统——譬如说,很多人的印象是,现在学生的华文程度大不如老华校生。可是,就像所有的比较研究,两个对象是不是有可以进行比较的基础,怎样进行有效的比较,如此的比较是否有意义等等,都是重要的问题。发出“今不如昔”的感叹的人,很多时候并没有好好思考这些问题,而急于得到简单的定论。
我不是社会学者,也不是专业的社会或文化现象的评论者。我的主要身份,是一个教师。作为一个教师,我更需要知道的是每个学生的情况、程度和问题,这样我才有可能尽量给他们针对性的协助和引导。作为一个业余的评论者,我也许会对某个现象提出尖锐的观察和批评。作为一个专业的教师,我则必须了解细节并积极地诉诸行动。
最近,在大学招生活动中,有个初级学院学生问我:“我的华文不好,可以不可以报读中文系?”我对她说:“就是因为你认为自己的华文不够好,才要来读中文系啊。”
我不认为,大学的中文系是等着接收中学训练好的华文程度很好的学生。事实上,无论是华文好或不好,无论是有没有相当的文史知识,学生来到中文系,往往会发现这是一个他们没有想象过的全新的世界。这里知识浩瀚,想象丰富,创意横溢,思维深刻,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刺激的新世界。
就如人们认为现在学生的华文程度大不如前的那种概括性的思维方式,也有人认为新加坡的中文系肯定不如中国或台湾的中文系。一些学生告诉我,他们面对好些压力,质疑他们的能力和到新加坡读中文系的选择。
我可以想象。不过,就像我对关于“华文程度”之类问题时的回应一样,我对学生说,我们首先要理解和厘清自己到底学了什么,有没有经历自己认为满意的学习过程。新加坡的中文系,也许不是那种人们一般观念里的“传统中文系”,却有自己的特色和强项。
一个学生告诉我,进了中文系后,发现“这里是一个我从来都没有想象过的全新世界,彻底地打破我的刻版印象”。另一个学生说:“念中文系,我学到的不只是书本中的知识,也学会了如何用不同的角度看待身边的事物,去思考问题。虽然人们对中文系的刻版印象难以消除,可是我还是可以骄傲的承认自己是中文系的学生,因为只有我自己知道修读中文系对我本身有多大的意义!”
的确,自己确定读中文系的意义是最重要的。我想起我当年读大学时,在众多选择中挑了中文系,就这样成了一辈子的事。在那个80年代初的时候,“中国崛起”或“经济发展”之类的说法都还不见踪影呢。从此,我常常要面对许多各种各样的好奇眼光,有的怀疑,有的佩服,有的同情,有的疑惑——什么态度都有。现在回想起来,我心里总是觉得好笑又好玩,想想:这也蛮不错的,如果选择读了别的科系,可能就只有一种“羡慕我赚钱多”的眼光呢。
那样的一辈子不免也太单调了吧。
身为在中文系教书的教师,常常有人问我跟新加坡的华文有关的问题:“你认为现在学生的华文程度怎样?”
我总是沉默了一下,再缓缓地说:“很难说,看你从哪一个角度来说,或者跟谁的华文程度做比较。”然后,我说:“不过,这个问题并不是很公平,我也没有办法用简单的一两句话回答。有很好的,也有需要提升的。概括地回答,对谁都是不公平的,而且往往抹杀了最重要的细节。”
如果把“华文程度”作为一个社会现象来讨论,也许可以很笼统地得到答案。不过,也只能是很笼统——譬如说,很多人的印象是,现在学生的华文程度大不如老华校生。可是,就像所有的比较研究,两个对象是不是有可以进行比较的基础,怎样进行有效的比较,如此的比较是否有意义等等,都是重要的问题。发出“今不如昔”的感叹的人,很多时候并没有好好思考这些问题,而急于得到简单的定论。
我不是社会学者,也不是专业的社会或文化现象的评论者。我的主要身份,是一个教师。作为一个教师,我更需要知道的是每个学生的情况、程度和问题,这样我才有可能尽量给他们针对性的协助和引导。作为一个业余的评论者,我也许会对某个现象提出尖锐的观察和批评。作为一个专业的教师,我则必须了解细节并积极地诉诸行动。
最近,在大学招生活动中,有个初级学院学生问我:“我的华文不好,可以不可以报读中文系?”我对她说:“就是因为你认为自己的华文不够好,才要来读中文系啊。”
我不认为,大学的中文系是等着接收中学训练好的华文程度很好的学生。事实上,无论是华文好或不好,无论是有没有相当的文史知识,学生来到中文系,往往会发现这是一个他们没有想象过的全新的世界。这里知识浩瀚,想象丰富,创意横溢,思维深刻,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刺激的新世界。
就如人们认为现在学生的华文程度大不如前的那种概括性的思维方式,也有人认为新加坡的中文系肯定不如中国或台湾的中文系。一些学生告诉我,他们面对好些压力,质疑他们的能力和到新加坡读中文系的选择。
我可以想象。不过,就像我对关于“华文程度”之类问题时的回应一样,我对学生说,我们首先要理解和厘清自己到底学了什么,有没有经历自己认为满意的学习过程。新加坡的中文系,也许不是那种人们一般观念里的“传统中文系”,却有自己的特色和强项。
一个学生告诉我,进了中文系后,发现“这里是一个我从来都没有想象过的全新世界,彻底地打破我的刻版印象”。另一个学生说:“念中文系,我学到的不只是书本中的知识,也学会了如何用不同的角度看待身边的事物,去思考问题。虽然人们对中文系的刻版印象难以消除,可是我还是可以骄傲的承认自己是中文系的学生,因为只有我自己知道修读中文系对我本身有多大的意义!”
的确,自己确定读中文系的意义是最重要的。我想起我当年读大学时,在众多选择中挑了中文系,就这样成了一辈子的事。在那个80年代初的时候,“中国崛起”或“经济发展”之类的说法都还不见踪影呢。从此,我常常要面对许多各种各样的好奇眼光,有的怀疑,有的佩服,有的同情,有的疑惑——什么态度都有。现在回想起来,我心里总是觉得好笑又好玩,想想:这也蛮不错的,如果选择读了别的科系,可能就只有一种“羡慕我赚钱多”的眼光呢。
那样的一辈子不免也太单调了吧。
Friday, 18 May 2007
新书介绍:黄浩威散文《查无此城》
看阿威的文章,我会自然的联想着爵士音乐,慢慢的想象,慢慢的品味。读他的散文,又像读诗。原来生活可以如此诗意。
——黄文鸿,广播电台 1003 DJ兼节目经理
How Wee's writings are deeply thought-provoking and poetic. He fills the reader with imagination and nostalgia.
——Royston Tan 陈子谦, filmmaker
浩威的散文,是知性与诗性的完美结合。
——柯思仁,作家、编剧、文化评论家兼南大中文系教授
Immaculately expressive. Compelling and thoughtful.
——Kok Heng Leun 郭庆亮, Artistic Director of Drama Box
很少新加坡华文作家能像他这样有才华,把思想和情感表达得如此深刻。
——杨君伟,著名媒体人兼理工学院讲师
定价 14 元,八方文化创作室出版,新加坡各大书局有售。
Labels:
阅读
Tuesday, 15 May 2007
国家博物馆
一个历史不太长的国家,要怎样叙述她的历史?这个问题,是我上个星期参观去年底重新开幕的国家博物馆时不断问自己的。
国家博物馆最主要的部分,就是在新的延伸建筑物里的新加坡历史馆。一走进遮盖得阳光一点不透的展馆里,就是多媒体的声影展示,我就觉得很不自在。我不是排斥多媒体,而是那些展示的形式和内容,相当的lame, 没有让人觉得一点惊喜。
接着看到第一件展品,就是历史最久远的“新加坡石”,那种展示的方式,不仅让我想起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在展厅前迎接访客的 Rosetta Stone. 后者是多少学者多少年月潜心研究后,揭开古埃及文字的谜团,可是,“新加坡石”究竟有没有吸引考古学者进行研究,我在叙述文字中没有看到什么说明。
几百年的历史不算太短,可是展览并没有让人觉得这几百年有什么太丰富的遗物。有一个可能,是我对这个历史比较熟悉,所以没有太多惊奇和赞叹。另外一个可能,就是怎样叙述的问题。展览的实物和图片,都是在为一个 narrative 服务的,如果这个 narrative 让我觉得没有太大的新鲜感和思考的刺激,就会觉得无趣了。
历史是一个叙事。亲爱的读者,我不是说“叙述”历史,像在“说”故事。我不是把“历史”比喻为“故事”。我说的是,“历史”,就是一种“说故事的方式”。
如此理解,也许可以好好思考一下,要怎样“说故事”,也就是要怎样的“历史”。
Saturday, 12 May 2007
Wednesday, 9 May 2007
邻居
下班回到家已经晚上十点多,在电梯口遇到一个年轻人,看起来满头大汗,竟是我的邻居。我惯常地对他微笑,算是打招呼。
在电梯里,他突然开口对我说:“我刚刚去学摩托车……比较大辆的摩托车。”我以为他刚打完球,大概被他看出我怀疑的眼神。我说:“很好啊。你还在读树吗?还是已经工作了?”他说:“刚刚毕业,工作没有多久。”
就说了几句,电梯在五楼打开门,我家就在电梯前,跟他说再见,就各自开门进屋里了。
搬来这里已经快十三年。刚搬来的时候,他大概还不到十岁,一个蛮沉默的小男孩。我在家里常常可以听到隔壁传来的小提琴声,应该就是他在练琴。起初几年,琴声说老实话有点难听。后来我到英国念书,回来之后,琴声竟相当悦耳了。
不过,我很少见到他,平时除了见面时微笑打招呼,从来没有说过话。这是第一次。
我在上课时教到欧洲工业革命、大城市兴起以后出现的现代性情境时,总是会提起乡村时代和城市时代的差异。当人们离开乡村环境来到城市里,在大工厂里工作,和家人、邻居、土地都切断了关系,独自在狭小与隔绝的空间里生活,每天早出晚归,疏离感和孤独感就会产生。这种感觉,是二十世纪初以来的文学和艺术中尤其明显的特征。在新加坡的语境里,就像甘榜和组屋的分别。
我问同学们,你们认识你们的邻居吗?多数都说不怎么认识。
我也不认识我的邻居。他们叫什么名字?从事什么工作?家里有一些什么人?更不用说,他们的性格和感情,生活上是不是有什么问题等等更为私人的部分。
我问同学们,你们有过甘榜生活的经验吗?多数都说没有。
我也没有甘榜经验。还好,我能够从书本中认识到乡村和城市的差别,也还能够意识到城市生活相对于甘榜生活的欠缺。至于是不是就觉得甘榜是比较理想与人性化的环境,这就不一定了。
但是,至少我会为了那几句短短的对话,感觉到我和邻居在某个层面上有某一种联系。
在电梯里,他突然开口对我说:“我刚刚去学摩托车……比较大辆的摩托车。”我以为他刚打完球,大概被他看出我怀疑的眼神。我说:“很好啊。你还在读树吗?还是已经工作了?”他说:“刚刚毕业,工作没有多久。”
就说了几句,电梯在五楼打开门,我家就在电梯前,跟他说再见,就各自开门进屋里了。
搬来这里已经快十三年。刚搬来的时候,他大概还不到十岁,一个蛮沉默的小男孩。我在家里常常可以听到隔壁传来的小提琴声,应该就是他在练琴。起初几年,琴声说老实话有点难听。后来我到英国念书,回来之后,琴声竟相当悦耳了。
不过,我很少见到他,平时除了见面时微笑打招呼,从来没有说过话。这是第一次。
我在上课时教到欧洲工业革命、大城市兴起以后出现的现代性情境时,总是会提起乡村时代和城市时代的差异。当人们离开乡村环境来到城市里,在大工厂里工作,和家人、邻居、土地都切断了关系,独自在狭小与隔绝的空间里生活,每天早出晚归,疏离感和孤独感就会产生。这种感觉,是二十世纪初以来的文学和艺术中尤其明显的特征。在新加坡的语境里,就像甘榜和组屋的分别。
我问同学们,你们认识你们的邻居吗?多数都说不怎么认识。
我也不认识我的邻居。他们叫什么名字?从事什么工作?家里有一些什么人?更不用说,他们的性格和感情,生活上是不是有什么问题等等更为私人的部分。
我问同学们,你们有过甘榜生活的经验吗?多数都说没有。
我也没有甘榜经验。还好,我能够从书本中认识到乡村和城市的差别,也还能够意识到城市生活相对于甘榜生活的欠缺。至于是不是就觉得甘榜是比较理想与人性化的环境,这就不一定了。
但是,至少我会为了那几句短短的对话,感觉到我和邻居在某个层面上有某一种联系。
Labels:
平常
Friday, 4 May 2007
五四
今天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如果亲爱的读者还记得的话,“五四运动”的第88周年。我读大学的时候,总是让五四启发着我,也许是因为台大是北大传统的继承人,而北大是五四的发源地。
五四,作为一个文化的符号,或者政治的、社会的、文学的,等等,是非常复杂而往往让人陷入沉思。要做一个历史性的思考,也须等待一天让我从学术的角度来进行吧。今天,就让我以纪念五四为理由,想想“读书”这一回事吧。
最早接受五四历史,除了听老师上课的时候侃侃而谈以外,就是这本周策纵写的巨著《五四与中国》(台北:时报文化,1979年)。这部厚达711页的书,包括了周策纵原来用英文写的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Intellectual Revolution in Modern China, 出版于1960年。此外,还有许多其他作者所写的反思与回顾。
由此,我开始对五四的历史和文化意义产生浓厚的兴趣,接着就找了各种胡适所写的书或有关胡适的书来读。我最爱读的是这本《胡适口述自传》(台北:传记文学,1986年再版)。书中除了叙述胡适的家世经历,也有胡适的学术思想。
趁着今天是五四,我向中文系老师建议,为同学们拟了一个书单,希望同学们在假期有空有兴趣的话,可以从书单里挑几本书来读。结果就出了这么一个共有14本文学类和24本非文学类的书单。
好了,如果亲爱的读者你有耐心读到这里的话,又是有奖猜谜的时候了。
请问:这个书单中,那几本是我推荐的?嘿嘿,这个题目够难了吧。暗示是:我推荐了三本。
答对两本或以上的同学,才可以得奖,共有两个奖,先到先得,送完为止。不是南大中文系的朋友,这回抱歉了,你们没有办法玩这个游戏。不过,你们还可以接着看我介绍的其他书籍。
其实,我是很想给同学们介绍散文。我喜欢读散文,而上课好像没什么机会教散文作品。我在这里介绍几本我喜欢的散文,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找来看一看。
张晓风《从你美丽的流域》——优美抒情的文字,容易读,也容易感动。
杨牧《一首诗的完成》——不仅谈诗,谈的是文学、人文、艺术和修养。原来的书名是《给青年诗人的信》。
雷骧《单色风情》——生活抒情小品,非常短,还有许多作者(也是画家)的铅笔素描。
罗智成《M湖书简》——抒情而又有深刻的思想性,给感性又喜欢思考的读者。
木心《素履之往》——我能够怎样描述他呢?读者自己发现层出不穷的惊喜吧。
五四,作为一个文化的符号,或者政治的、社会的、文学的,等等,是非常复杂而往往让人陷入沉思。要做一个历史性的思考,也须等待一天让我从学术的角度来进行吧。今天,就让我以纪念五四为理由,想想“读书”这一回事吧。
最早接受五四历史,除了听老师上课的时候侃侃而谈以外,就是这本周策纵写的巨著《五四与中国》(台北:时报文化,1979年)。这部厚达711页的书,包括了周策纵原来用英文写的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Intellectual Revolution in Modern China, 出版于1960年。此外,还有许多其他作者所写的反思与回顾。
由此,我开始对五四的历史和文化意义产生浓厚的兴趣,接着就找了各种胡适所写的书或有关胡适的书来读。我最爱读的是这本《胡适口述自传》(台北:传记文学,1986年再版)。书中除了叙述胡适的家世经历,也有胡适的学术思想。
趁着今天是五四,我向中文系老师建议,为同学们拟了一个书单,希望同学们在假期有空有兴趣的话,可以从书单里挑几本书来读。结果就出了这么一个共有14本文学类和24本非文学类的书单。
好了,如果亲爱的读者你有耐心读到这里的话,又是有奖猜谜的时候了。
请问:这个书单中,那几本是我推荐的?嘿嘿,这个题目够难了吧。暗示是:我推荐了三本。
答对两本或以上的同学,才可以得奖,共有两个奖,先到先得,送完为止。不是南大中文系的朋友,这回抱歉了,你们没有办法玩这个游戏。不过,你们还可以接着看我介绍的其他书籍。
其实,我是很想给同学们介绍散文。我喜欢读散文,而上课好像没什么机会教散文作品。我在这里介绍几本我喜欢的散文,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找来看一看。
张晓风《从你美丽的流域》——优美抒情的文字,容易读,也容易感动。
杨牧《一首诗的完成》——不仅谈诗,谈的是文学、人文、艺术和修养。原来的书名是《给青年诗人的信》。
雷骧《单色风情》——生活抒情小品,非常短,还有许多作者(也是画家)的铅笔素描。
罗智成《M湖书简》——抒情而又有深刻的思想性,给感性又喜欢思考的读者。
木心《素履之往》——我能够怎样描述他呢?读者自己发现层出不穷的惊喜吧。
HC214 course blog
这个学期上HC214华文剧场与表演,第一次用blog的方式把一些讨论和同学的作业上载,让同学们参与分享,觉得相当不错。
看来同学们还蛮喜欢这种方式的。下面的图表是这个blog从4月4日到5月4日的造访人次(绿色)与阅读页次(紫色)。真是大起大落啊。最高纪录是在4月26日(约340页次)和27日(约260页次)。
为什么?嘿嘿,因为27日早上是HC214的考试啊。
考试复习的方式是读blog, 不错吧?
看来同学们还蛮喜欢这种方式的。下面的图表是这个blog从4月4日到5月4日的造访人次(绿色)与阅读页次(紫色)。真是大起大落啊。最高纪录是在4月26日(约340页次)和27日(约260页次)。
为什么?嘿嘿,因为27日早上是HC214的考试啊。
考试复习的方式是读blog, 不错吧?
Thursday, 3 May 2007
旧国家图书馆(续篇)
我可能得要为“旧国家图书馆”特别设一个新的 label 了。就像是一个梦魇一样,时不时就会在我的意识里再次出现,而且萦绕不散——噢,不是梦魇,简直就是鬼魂, which often comes back to haunt me.
我一直惦记着上个星期的那个猜谜题目,继续翻找我的存档,又发现了一些旧图书馆的旧照片。这些照片都是储存在一个名为 Daoguo 的文件夹里的。那是为我和浩威合写的书《如果岛国,一个离人》所拍的照片。照片是谁拍的已经不容易辨认得出来了,可能是我,也可能是浩威。
我特别惦记着旧图书馆,除了自己中学生时代四年几乎每天都要在这个图书馆前等巴士回家(当然还有在图书馆里借书读书做作业等等),还有一点,就是当年为了扭转这座建筑物将被拆掉的宿命所引发的一场社会运动。那是一场在1970年代左翼运动被清除以后就没有见过的壮大声势的场面,是30年来一次公民社会发声的现象。
有人说,拆都已经拆了, let's move on.
不,我一点都不认为如此。我们要记得这个事件,而且常常温习,让它成为下一次公民社会运动的基础和动力。
忘记?“忘记”是务实主义魔鬼所使用的咒语。
如果读者想知道更多有关这场社会运动,可以找一找以下的这本书来看一看:
Between Forgetting and Remembering: Memories and the National Library
Edited by Kwok Kian Woon, Ho Weng Hin, Tan Kar Lin, published by Singapore Heritage Society, 2000.
书中有许多深入地讨论,还有剪报、照片和过程的详细记录。
btw, 主要编辑之一的 Kwok Kian Woon 是我们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的副院长,也是社会学系的教授,是我非常敬佩的知识分子和学者。有机会的话,同学们应该去选修他的课,至少去旁听几次。
黄昏的旧图书馆建筑,带有浓浓的 nostalgia. 不过,社会运动是一点都容纳不下 nostalgia 的。
没有伤感,没有煽情。
你看到的是黄昏的图景,我感受到的是焚化中的记忆。
我一直惦记着上个星期的那个猜谜题目,继续翻找我的存档,又发现了一些旧图书馆的旧照片。这些照片都是储存在一个名为 Daoguo 的文件夹里的。那是为我和浩威合写的书《如果岛国,一个离人》所拍的照片。照片是谁拍的已经不容易辨认得出来了,可能是我,也可能是浩威。
我特别惦记着旧图书馆,除了自己中学生时代四年几乎每天都要在这个图书馆前等巴士回家(当然还有在图书馆里借书读书做作业等等),还有一点,就是当年为了扭转这座建筑物将被拆掉的宿命所引发的一场社会运动。那是一场在1970年代左翼运动被清除以后就没有见过的壮大声势的场面,是30年来一次公民社会发声的现象。
有人说,拆都已经拆了, let's move on.
不,我一点都不认为如此。我们要记得这个事件,而且常常温习,让它成为下一次公民社会运动的基础和动力。
忘记?“忘记”是务实主义魔鬼所使用的咒语。
如果读者想知道更多有关这场社会运动,可以找一找以下的这本书来看一看:
Between Forgetting and Remembering: Memories and the National Library
Edited by Kwok Kian Woon, Ho Weng Hin, Tan Kar Lin, published by Singapore Heritage Society, 2000.
书中有许多深入地讨论,还有剪报、照片和过程的详细记录。
btw, 主要编辑之一的 Kwok Kian Woon 是我们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的副院长,也是社会学系的教授,是我非常敬佩的知识分子和学者。有机会的话,同学们应该去选修他的课,至少去旁听几次。
黄昏的旧图书馆建筑,带有浓浓的 nostalgia. 不过,社会运动是一点都容纳不下 nostalgia 的。
没有伤感,没有煽情。
你看到的是黄昏的图景,我感受到的是焚化中的记忆。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