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29 December 2006

I know!

Scene 1: Changi Airport Terminal 1

在某家卖 kopi 和 kaya toast 的店,我一面犹豫不决,一面点餐。点完之后,自己认为刚才说得不清楚,就准备重复一便。我说:“One kopi-o...”

才说了半句,还没有来得及说下去,柜台后面的 auntie 就面无表情的说:“I know!” 然后转身去倒 kopi。

我马上语塞,不知道怎样反应。

Scene 2: MacDonald’s in Taipei

半夜11点多,台北车站附近的麦当劳还是人挤人,柜台前大排长龙。终于轮到我的时候,我点了热饮料。店员把饮料准备好了,问我要不要装在袋子里。我说,不必了。他脸带微笑的说:“小心烫哦。”

虽然那晚台北刚好寒流过境,杯子的热气温暖着我的双掌。

Tuesday, 26 December 2006

满城尽带黄金甲

这是一部用钱砸出来的电影,张艺谋的国际声望使他成为吸金机器,可是,他显然并不懂得怎样有意义的花钱,而尽是砸钱在缝制几十万一件重得不能穿的皇袍(这可是周润发说的),宫廷走廊上五光十色看多了眼睛会患散光的琉璃,把绿叶拔光的光秃秃的看起来像是塑胶花的上万盆黄菊,超大的方桌在超高的楼台为的是要制造天圆地方的已经俗不可耐的所谓象征符号……

电影中只有场面和画面效果,而这些效果却没有足够的动机来支撑。例如那场皇帝派能者刺客到山里的房子灭口的场面,刺客从高山上四面八方吊索下滑的场面固然壮观,却没有办法说明为什么非如此不可。难道从地面进房子会有什么困难吗?

花了这么多钱在制造效果,却不好好花点钱写个好剧本,实在匪夷所思。借用了曹禺的故事和人物,免费得到的是一个空壳子,曹禺的剧本中的万钧戏剧张力却荡然无存。加多了一个三王子,好像是有点创意,最后三王子谋反的情节,最能看出编剧一点能力也没有,几乎没有伏笔,也没有人物建设,只是几个三王子怨恨的特写镜头,就以为能够把动机交代得了吗?

这也是一部用乳房堆出来的电影。不过,看了画面中充斥的乳房,不禁想笑出声来。这种又托又挤的露乳方式,是不是唐代的穿着习惯,我没有做过研究不敢随便说,不过,显然是欧洲宫廷戏里常见到的。只是,看巩俐被托起的双乳,就是露出来的那部分了,下半部有穿衣服的部分,几乎扁平得看不见了。也许是巩俐不够唐代女子胖,有得露了就没得藏了。

巩俐用来擦汗的丝巾,怎么看都不像是能够吸水的,看了真担心会擦破她的额头皮肤。还有她喝药之后用来擦嘴的手帕,擦完随手一扔,好像还听到“哐啷”一声,用来擦地板都嫌粗呢。

钱多了不一定能拍得出好电影来呢,这些年来的例证还不够多吗?

Thursday, 21 December 2006

牛肉面和金兰酱油

Ok, ok, I promise, this will be the last post about food in Taipei.

到台北,不吃台湾牛肉面,差不多等于白来了。如果,亲爱的读者你是吃素的,我只好跟你说声抱歉了。

大街小巷里,到处都是卖牛肉面,到底哪一家好吃?我的答案是,无论哪一家,我从来没有在台北吃过不好吃的牛肉面!不过,台湾牛肉面是北方的食物,跟新加坡的那种南方的牛肉粉或牛肉果条,是完全不同的家族。台湾的牛肉面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最普遍的红烧的,另一种是比较少见的清炖的。如果你的口味比较重,那红烧的就适合你,而且通常红烧的香料比较多,会有一点辣,不够辣的话还可以加辣椒油。如果你喜欢牛肉的原味,也就是说,喜欢牛肉的那种淡淡的骚味,那就点清炖牛肉面吧。



这回根据《台北旅游全攻略》按图索骥,找到了台北车站附近的延平南路,有两家牛肉面特别介绍。两家的店名都叫“清真黄牛肉面”,开在两隔壁,门牌分别是21号和23号。我比较喜欢23号这家,牛肉是切块的,咬起来比较有劲。21号的牛肉则是切片的,如果你比较斯文,长着樱桃小嘴,无法张大嘴巴吞下切块的牛肉的话,就吃21号这家吧。其实两家都好吃,有机会的话,两家都应该试一试。不要忘了,除了牛肉面,也应该点牛肉锅贴,比起新加坡常见的猪肉锅贴,大概有两倍到三倍大!锅贴的皮略焦而香脆,牛肉馅汁多甜美。我现在回想起来都要垂涎三尺。可惜在新加坡从来没有看到过。

好了,最后要介绍的是“金兰酱油”。我虽然在台北念书时就已经用金兰酱油做菜,真正认识到金兰酱油的威力,是在剑桥读书的时候,一个台湾同学教我用来做各种菜肴。金兰酱油比酱清稍浓,但比新加坡的酱油稍稀,在两者之间,却兼有两者的好处。一般烧菜可以用它来调味,如果要卤肉的话,也可以用金兰酱油。这是我吃过最好吃也最好用的酱油,真的没有骗你。下次如果到台湾,随便到一家超级市场,都可以买得到。我家里,我妹妹家里,我舅母家里,现在全都用金兰酱油呢!新加坡当然买不到,只好等妹妹或我到台北时才进货了。还好的是,买一瓶大瓶的,可以用上大半年。

如果亲爱的读者,谁家里开出入口商,请慎重考虑进口金兰酱油哦。对了,顺便恳求一下,如果也进口新东阳的辣豆瓣酱的话,我舅母会很感激的。

Wednesday, 20 December 2006

凤梨酥

台湾的土产之中,最出名也最让人垂涎的,恐怕非凤梨酥莫属了。我在读大学的时候,有时懒得吃饭,就在附近的便利店买一包凤梨酥充当晚餐。想起来还真没有平衡的营养,但是太好吃了,也就顾不得那么多。



这些年,除了“新东阳”这些以出产凤梨酥著称的连锁店之外,许多糕饼店也都有自制的凤梨酥,而且各有特色,味道不尽相同。这次到明星西点面包店,赫然发现他们也卖凤梨酥,就像其他卖凤梨酥的糕饼店那样,每一盒里里外外都精美包装。



台湾的产品显然受日本包装文化的影响,简直让人舍不得将包装拆掉,把凤梨酥摆放在客厅或饭厅的桌子上,俨然就是精美的摆设品呢。我记得当年的凤梨酥,最讲究就是摆放在一个盒子里,现在呢,使每一个凤梨酥都单独包装起来,再装在设计得金碧辉煌的纸盒中,盒上的文字往往还是汤金印上去的。



这次稍微留意各间店里的招贴和产品中的说明,发现台湾有各种各样食物的比赛。明星的凤梨酥,就曾经得过“原味金赏奖”。根据店员所说,是全台湾凤梨酥大赛的第四名呢。不过,他当然没有说前三名是哪几家店的产品,否则,我们可能还会问他那几家店在哪里,然后也不跟他买了。



明星的凤梨酥奶油味比较浓,凤梨馅比较不甜。我倒是喜欢这种香而不太甜的味道。另外一家有名的凤梨酥专卖店,则是老字号的“太和”,在西门町红楼剧场旁不远的成都路上,店面就老旧 lok kok, 却是著名的老店。太和的凤梨酥味道和明星的正好成为对比,凤梨馅超甜,而没有太浓的奶油味。有人说,如果要在台北买凤梨酥的话,非要在太和买不可。我想是各有所好吧,每一家糕饼店都使出浑身解数,制造出独特口味的凤梨酥,让顾客各取所需。这种独家口味的产品,哪里是超级连锁店所能够取代得了的呢?对于自己创造出来的口味感到自豪而坚持,不在乎推广普及,才是让人佩服的精神啊。

明星西点面包店

明星咖啡馆的白俄罗斯籍老板,原来是先开明星西点面包店的。咖啡馆开在二楼和三楼,而西点面包店是在一楼。在车水马龙的武昌街上,明星就开在城隍庙的正对面。可能是因为城隍庙的关系,武昌街上有好几间素食餐馆,卖素食自助餐,台面上摆了最少有五十种不同的花花绿绿的菜色,极尽诱人之能事。



比起台北各处五花八门的面包店,明星的糕饼面包是其他地方几乎绝迹的老土。橱窗里的各种糕饼,让我感觉像是回到了八十年代的组屋区里的西饼店,或者七十年代或更早以前在乌节路上的(店名我已经忘记了,舅母记得的话请留言)——色彩朴素、造型简单。



无论是店里卖的糕饼,还是店面的装潢,就像楼上的明星咖啡馆一样,有意的将时间坐标停留在六十年代。那时的明星见证了一个时代的风起云涌,而现在领导风骚已经是别人的任务了。还是让时钟停摆吧,让那些想要怀旧的人还找得到怀旧的对象,让他们回到他们当年的青春风貌,忘记他们已经垂垂老矣。如果将明星翻新、翻新、再翻新,徒使那些怀旧的人不胜唏嘘了。

Tuesday, 19 December 2006

鼎泰丰

鼎泰丰是我在新加坡最喜欢去的餐馆之一,可是,这么多年来,我到台北竟然从来没有到过鼎泰丰!这次,作为一个观光客,我终于到台北永康街口的鼎泰丰总店朝圣。



六点到鼎泰丰,门前已经挤满了人,而且看来大多数是外国观光客,除了照片中明显辨识得出来的洋人,听店外等候的人们的唧唧歪歪,还有不少日本人和香港人呢——想来这些人都跟我一样是来朝圣的。等了近30分钟,终于等到号码被叫到。我点的食物都是在新加坡是爱吃的,其实 menu 和新加坡的没有太大的不同,Wisma Atrium 那间新开的分店有更多新的菜式呢。嘿嘿,主要是想试一试台北的鼎泰丰跟新加坡的比起来有没有不同。结果,竟然完全一样!完美的 QC!



最重要的一道,当然就是镇店之宝“小笼包”。鼎泰丰的小笼包最有特色的地方是,无论怎么用筷子夹,夹顶端的折皮,或夹包子的肉身,热的时候夹,或冷了之后夹,小笼包的皮都不会破——当然,你不要用筷子去戳啦!



当店员把一笼小笼包放在餐桌上时,她说:“有一个包子破了,等一下补给您。”没几分钟,她另外端来了一个同样大小的笼子,里面就只有一个包子!天啊,我简直感动得要哭出来了!这种服务态度,对于产品的 pride 是我在新加坡从来没有见过的。

果然是圣地。

Sunday, 17 December 2006

“鸭肉扁”鹅肉店



在台北做学生的时候,应该就已经见过这间招牌写着“鸭肉扁”的店了。

那时,偶尔到西门町逛街看电影。中华商场两层的建筑,就在中华路上下两个方向的马路中央,旁边与中华商场平行的是火车轨道。1990年代中,当我再访台北时,中华商场和铁轨都已经拆了,中华路变得宽大,路旁的人行道也可以安心自由的漫步。一两年回到台北一次,像是看DVD按 fast forward x 2 或 x 4 或 x 8 那样,时间并不是完全连续的,可是却更加明显看到这个空间的改变,每个一年的一个 frame 和一年前的那个 frame 之间的差异突出,可是却又不是那种十年二十年的沧海桑田的感慨。

就在中华路和武昌街的交界处,走过的话几乎不可能对这个招牌视而不见的。不过,我从来没有吃过。这一回,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在台北买了一本叫做《台北旅游全攻略》的旅游指南,里头就介绍了一定要吃的“鸭肉扁”。

岔开说一下,这本《台北旅游全攻略》是我在诚品书店翻了架上所有的旅游指南后决定买的。是的,我在诚品买旅游指南——是不是很没有文化,辜负了诚品?做一次观光客嘛!后来发现,奇怪怎么街上的讲广东话的香港观光客很多也都手上拿着这本指南,翻到版权页才发现是香港出版的!——要做彻彻底底的观光客,就要做一个香港观光客!

另外一本旅游指南里说,这间店是“挂羊头卖狗肉”,招牌写的是“鸭肉扁”可是卖的却是鹅肉! 据说原来是卖鸭肉的,生意一直不好,改卖鹅肉之后,就门庭若市。不过,念旧的老板,却保留老招牌,虽然买鹅肉,还是挂“鸭肉”招牌。

上面那张图是在店里拍的,如果仔细看的话,下面一行字:“土鹅专卖店,全国绝无分店”,“国”字是后来贴上去的。猜猜原来的是什么字?——中文系的同学,这又是你们赢奖的机会啦!第一个把答案 email 给我的同学(而且要告诉我为什么要贴上这个字),可以得到一份奖品。



这就是“鸭肉扁”的鹅肉切盘,四分之一只鹅,配上浆料,太好吃了。

做一个纯粹的观光客,手里拿着地图和旅游指南,还蛮快乐的。

Saturday, 9 December 2006

满地落英



没有四季的岛国,气候没有变化,花草树木也多数常年如一。天桥上的九重葛,好像从来没有不开花的时候。也许政府选择全岛各地栽种九重葛,也正是看上它常年开花的特性。

上个星期,有一种树突然开满了花,没多久这些粉红色或白色的花又全都纷纷掉落。我不知道这是什么树,却往往在开车经过时忍不住将车速减慢,惊叹一下满地落英的奇景。

这么壮大的一棵树,这么范围广大的落英。这是在大学附近的一个少人到来的地方。

感谢这些季节性开花落花的树,使岛国没有那么单调。

Thursday, 7 December 2006

欲望岛屿

今晚看浩威的剧本,陈志刚导演的《欲望岛屿》,虽然是第二次看(上一回演出是去年3月),感觉却完全新鲜。女演员吴美若是原来的卡斯,男演员换了苏佳亮。几乎完全没变的是剧本。佳亮是目前最强的华语剧场演员之一(嘿嘿,不只是因为他演过我的《独在家乡为异客》哦),两个演员之间的 energy 碰撞非常微妙而精彩。导演的手法纯熟而精确,把一个没有贯穿始终的 linear narrative 的剧本处理得颇有层次,段落衔接之处也颇自然。

剧本值得反复玩味,和现实、别的文本等之间的互文阅读,特别值得思考的是,不是简单的寓言,当然更不是所谓的“反映”。看的时候,就觉得怎么有那么强烈的 Beckett 的味道,后来和导演志刚谈起,他说他特别喜欢 Beckett!难怪那么 Beckettian 了。两个人困在孤岛……结束又回到开场时的情景……时间过去了,可是时间实际上却没有移动……

Theatre of the Absurd 被评为“反戏剧” (anti-drama) ,《欲望岛屿》也是“反戏剧”,不过不是 anti-drama,而是 reverse-drama。要怎么解读?情节中许多反向的叙述和反向的寓言,但是又不全是,间中混杂了一些直接的叙述,让观众陷入一种被强迫思考的状态之中。隐喻、反讽,随处可见,是一种阅读的挑战,也是一种愉悦。

浩威其实是很懂得说故事的,志刚处理起来也很有戏剧性,像父亲临终、骨灰安放等段落,都很精彩。不过编剧又故意不要让观众看得那么投入,总是很快地又把观众引入思考。

以上不是剧评,只是一些感思的纪录。如果有兴趣练习自己的诠释能力,就赶快自己去看一看这个戏吧。明天和后天还有三场呢。演出详情请看本部落格之前的介绍。

Wednesday, 6 December 2006

德士都去了哪里?

离开机场,搭上一辆德士。

我:今天比较少德士哦,不像以前,从来没有见过人等德士的。

司机:哪里会?全新加坡最多德士的就是 Changi Airport 了。

我:是吗?报纸不是说很多人等不到德士,德士不够吗?

司机:全新加坡没有德士,就是 Airport 不可能没有。

我:为什么?

司机:新加坡的德士比很多城市都多,可是政府觉得还是不够。因为政府不能够看到游客在 Airport 等不到德士。所以还要一直加加加。

我:那为什么市区整天都有人等德士等很久?

司机:所有的德士都到 Changi Airport 了嘛。尤其是周末五点到九点,每次一般飞机到就是四百个人,连续几班飞机,你想想看,需要多少德士?从机场出发,附加费加起跳费,一开车就是九块钱!谁不想来?全新加坡四分之三的德士都在机场!如果机场德士不够的话,公司马上就 call 我们,要我们到机场载客。市区哪里还有车?

我:难怪市区都等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