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31 January 2009

《私房话》的对话会

演出后的对话会,似乎成为岛国剧场的一种传统。华艺节的演出,总是会安排一场。不过,也就是只有一场,看来有点是为了安排对话会而安排,而不是为了与观众对话而安排。

星期五晚上《私房话》的首演之后,有一场对话会。几乎没有意外的,观众发出的问题,总是直接指向编剧/导演的“意图”。“为什么是这样?”“你们想要表达什么?”等等之类。编剧和导演在回答时,显得相当抗拒。编剧说,你们不要想那么多,不要用理论来看戏,要用感觉,简单一点。导演比较善良,他尝试引导观众,运用自己的方式来阅读剧场。

剧场作为一个文本,可以“简单化”吗?对于一个单纯的观众来说,也许可以。不过,“简单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把许多值得感受和思考的道路都堵死了。普通的观众,也应该可以比较复杂的看或感受剧场啊。观看剧场,阅读剧场,思考剧场,这正是面对剧场(文本)的乐趣所在。

当然,最重要的,是不要问创作者,你的意图是什么。创作者要表达的,已经通过剧场的演出说出来了。怎样阅读和思考,是观众的责任和权利啊。

这样说来,对话会要来做什么?也许观众可以想一想,除了问创作者的意图,还有什么其它的问题可以问的。

1 comment:

  1. 其实发问也是一门学问,问什么、怎么问才能引发有机的对话,绝非易事。

    我想,除了创作意图是不该问的,赞美的话虽然是对创作者的鼓励,但建设性的批评与意见,应该是他们更想听到并进一步讨论的。赞美就留给掌声、留给自己的blog、留给私下的对谈。对话会着重的是双向交流,而非创作者的独白。

    没有建设性的问题、批评、意见,就保持缄默,专心聆听,那也是对创作者的一种尊重。你同意吗?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