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3 September 2009

因为戏剧,课室变成了奇境

嘿!这里有戏——华文教学里的戏剧应用是一本难得的关于 Drama-in-Education 与华文教学的书。以下是我为这本书写的序。如果你是老师,或者准备成为老师,或者想成为老师,应该拥有一本。

因为戏剧,课室变成了奇境
柯思仁

2000年初,当我在国立教育学院接过“戏剧教学法”的时候,这门课是“文学教学法”的一个附属单元。也就是说,戏剧是作为文学的一种类别,教学的重点是戏剧文本的阅读与分析。我当时的想法是,华文老师在课室里教文学的机会已经很少了,而学校文学课程中的戏剧分量极少甚至没有,何况,戏剧也可以采用一般对待文学文本的方法来处理。那么,“戏剧教学法”这门课,可以怎样为大多数华文老师的教学有所启发和帮助?

当时,借助戏剧表演为方法,以训练说话和表达能力为目标的“Speech and Drama”,在英文课的系统里,已经采用多年,而英语戏剧团体“必要剧场”(The Necessary Stage)则开始与学校合作,推出通过戏剧方法达到多元学习目标的“Learning through Drama”课程,也获得良好反应。于是我想,与其把戏剧作为一种学习的对象,不如把戏剧作为一种学习的方法,介绍到一般的华文课中,让所有上我的课的实习老师,有机会尝试以一种新的教学技能,让华文课更多姿多彩,提高学习的效益。

从2000年到2005年,我为将在中学与高中教华文的老师开设的“戏剧教学法”,从“如何教戏剧”变成“如何以戏剧进行教学”。虽然是只有一个学分的课,我简要地介绍了雕塑(sculpture)、静止画面(tableaux)、热席(hot seating)等方法,并结合使用于语文与文化等的教学。后来,在国立教育学院中文系主任陈照明教授的支持之下,我进一步为学士课程与硕士课程分别设计了“教育戏剧”(Drama-in-Education)相关的单元。那几年,无论是教学还是研究,我都相当专注于教育戏剧的领域。

对于绝大多数的华文老师来说,无论是戏剧教学法还是教育戏剧,都是相当陌生且新鲜的概念。几次开课下来,老师们的积极反应,让我更相信应该要加以推广;而老师们毕业后在学校里继续实践,也让我知道这种有别于传统语文教学的方法,不仅为课室注入活力,也强化老师的自信与能力。接下来,戏剧盒艺术总监郭庆亮在学校里进行教育戏剧课程,我全程观察、讨论,原本希望完成一个研究报告。陈翡翠老师虽然没有上过我的教育戏剧课,她对此的热忱与坚持却一直让我感动,而我也曾经在最初阶段,参与她在布兰雅坡小学的教学创新实践,并曾经和她的校长讨论过这个计划,也很欣慰于校长的大力支持。

2003年底,我转任南洋理工大学新开设的中文系,离开教育与师训系统,教学与研究方向有所改变,之前几年逐渐累积的教育戏剧经验和资源,不得不暂搁一边。这个转变所带来的最大遗憾,是我原本计划要完成有关教育戏剧的专书,因此无法完成。

不过,两年前,当我获知在教育部课程规划与发展司任职的曾昭程老师,开始与庆亮、翡翠合作,还邀得林振南老师、张晓忆老师、曾佩溋老师的加入,组成一个人员精简但经验丰富的队伍,展开一个华文教学中的教育戏剧计划,我是非常兴奋与期待的。这个阵容有四方面的人才:在课室里进行实际教学的年轻老师、经验丰富的资深特级教师、具备课程规划经验的专业人员、以及结合剧场与教育戏剧理念的实践者。这是一个理想的多元组合,同时再现了教育戏剧的多元性与跨领域特征。

经过多时的努力,他们完成了这本书:《嘿!这里有戏——华文教学里的戏剧应用》,而我有幸得以先睹为快。本书最大的优点,在于兼顾理论与实践,一方面,以深入浅出的方式介绍教育戏剧的概念,另一方面,又提供许多实际可行的教学建议与方案。概念的讨论是重要的,因为教育戏剧强调的正是教师的自主性、思考性与引导角色,老师必须理解这些概念的意义,才能够配合学生情况与教学需要,自由运用与调整教学策略。各种戏剧技巧的具体介绍,以及以课本为基础的教案设计,则让老师们更方便直接选取使用。在这两者的紧密配合之下,老师将更能够灵活而有效地在课室里,让教育戏剧的方法发挥最大的效果。

这本书虽然是以小学华文老师为主要对象,不过,我相信读者将不会只是局限于此。不同背景与教学对象的老师,都可以从书中获得启示与灵感,经过适当的调整,就可以在他们的课室里进行尝试。这也正是教育戏剧让人感觉被赋予力量的地方:作为教师的你,如果能够把教育戏剧带进课室,你会发现,那个把课室变成奇境的人,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因为你正是创造这个奇境的魔术师。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