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12 August 2009

郭寶崑的《靈戲》

我很喜歡郭寶崑的《靈戲》,認為那是最有詩意的同時,也最有批判性思考的作品。幾年前,我寫過一篇論文,專文討論《靈戲》。在這裡摘錄幾段,與讀者分享我的想法。

不知道你們這個星期如果有看的話,會有甚麼想法。當然,這個戲會再現甚麼意義,還要看導演郭慶亮和演員怎麼詮釋。

--------------------------------------------

《靈戲》所處理的事件,在華人社會的語境中,的確是一個敏感而具有爭議性的課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軍人對於東亞國家——尤其是中國——的侵略行為,雖然隨著戰爭的結束,已經過了超過半個世紀,在受害國(作為一個集體)與受害者(作為一個個人)的心理層面,仍然留著深刻的傷痕。近年來,日本政治人物評論二戰的言詞、晉拜靖國神社的舉措等,都引起曾經是戰爭受害國的強烈不滿與抗議。雖然偶爾有一些言論,認為二戰的仇恨應該拋諸腦後,讓一切重新開始,可是,事實上,這些負面情緒,經過多年的累積與深化,加上日本作為侵略者未曾像德國那樣明確表示懺悔,遂形成一種以民族主義作為後墊的,對於日本的反射性敵對態度。這種態度,尤其是在經過政治宣傳與強化之後,在一般人民之中,形成一種強烈而缺乏批判性的意識。這種意識,也正產生一種對於某個民族具有某種特殊意義的民族圖騰效果,卻並不一定有著個別感情意義的「集體記憶」。

從積極的角度來說,集體記憶是某個民族作為一個「想像的共同體」進行建構的重要基礎。集體記憶所發揮的作用,是使得該民族得以建構所有成員能夠認同的物件,並以此物件作為社群的共同標誌。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種物件的存在,對該社群中的絕大多數成員來說,是不經批判過程而接受的。中國人(華人)對於日本的接受方式,很大程度就是建構在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日本侵略行為而建構的集體記憶上。因此,當郭寶崑的《靈戲》中出現日本,尤其是通過強烈暗示的方式以日本的侵略戰爭為主要表現課題,中國人(華人)的集體記憶立即發生作用。這些觀眾在看這個戲的時候,集體記憶的發揮使得民族自尊高漲,即認為郭寶崑在劇中所展現的同情態度,是針對日本侵略者。日本人及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爭行為,顯然已經無法脫離這種集體意識的籠罩。

有意思的是,郭寶崑的《靈戲》在遭受中國集體意識的反射性誤解的同時,創作者的意圖,顯然的,卻是在反思與批判另外一個民族的集體意識——日本人的軍國主義。《靈戲》很直接明顯的主題,是通過劇中將軍一角,表現以日本軍國主義為本體的集體意識對於個人的壓抑與扭曲。《靈戲》不但沒有對日本的戰爭行為有所同情,相反的,是對戰爭的毫不含糊的批判。將軍在整個情節展現的過程中,一直與其他四個人物(媽媽、姑娘、漢子、詩人)形成一種對峙——性格、感情、信仰等方面,都顯示無法妥協的衝突。從人物設置的策略來說,將軍孤立地出現在劇中,即使是性格剛烈、信仰堅毅,仍然在其他四個人物所形成的一種濃郁的人性化氛圍中,顯得無法堅持。因此,將軍作為一個反諷人物,最終的崩潰,雖然不是一種人性的覺悟,卻會產生更深刻的批判意義。

——柯思仁〈個人與集體的鬥爭:論郭寶崑《靈戲》中的記憶、想像與現實〉,《香港戲劇學刊》(第五期),2005年。

2 comments:

  1. 我猜想演员的国族身份放到这个戏的语境当中去进行诠释和被解读,应当是有趣的,尤其是Miyuki。

    ReplyDelete
  2. 胡扯。稿费没了不能这样。

    ReplyDelete